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001CB10904)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赵奎军彭于发张永军赵红盈吴孔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致死效应
  • 1篇中肠
  • 1篇中肠组织
  • 1篇双价基因
  • 1篇水稻
  • 1篇抗虫
  • 1篇抗虫水稻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抗虫水稻
  • 1篇二化螟

机构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郭予元
  • 1篇吴孔明
  • 1篇赵红盈
  • 1篇张永军
  • 1篇彭于发
  • 1篇赵奎军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转sck单价基因和cry1Ac/sck双价基因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效应及中肠组织病理变化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室内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86AS1和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MSB不同生育期主茎顶叶对二化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生育期的MSB对二化螟初孵幼虫表现出了很强的毒杀效果,二化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在扬花期前均达到90%以上;扬花期和灌浆期抗虫性有所下降,校正死亡率高于80%;成熟期校正死亡率在60%以上.在整个生育期,二化螟幼虫取食86AS1主茎顶叶的校正死亡率均未超过50%.MSB对二化螟幼虫的毒杀效果明显高于86AS1.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二化螟幼虫取食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和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主茎顶叶后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两种转基因水稻都能够引起二化螟幼虫中肠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但病变程度有明显差异.二化螟幼虫取食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3d,中肠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且病理变化明显;取食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3d,幼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却较缓慢.
张永军赵红盈吴孔明赵奎军彭于发郭予元
关键词:二化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