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7)

作品数:66 被引量:324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宝平刘景辉贾志锋米俊珍武俊英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燕麦
  • 15篇性状
  • 14篇谷子
  • 9篇土壤
  • 7篇农艺
  • 7篇农艺性
  • 7篇农艺性状
  • 7篇胁迫
  • 6篇荞麦
  • 5篇有机肥
  • 5篇杂交
  • 5篇生理特性
  • 5篇水分
  • 5篇同播
  • 5篇播期
  • 5篇不同播期
  • 4篇氮肥
  • 4篇施肥
  • 4篇籽粒
  • 4篇苦荞

机构

  • 2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2篇青海大学
  • 7篇张家口市农业...
  • 6篇白城市农业科...
  • 4篇青海省畜牧兽...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泰兴市农业科...
  • 3篇学研究院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郑州市农林科...
  • 2篇吉林省白城市...
  • 2篇乌兰察布市农...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1篇赵宝平
  • 19篇刘景辉
  • 11篇贾志锋
  • 10篇武俊英
  • 10篇米俊珍
  • 9篇马祥
  • 6篇郭来春
  • 5篇任长忠
  • 5篇刘勇
  • 4篇沈群
  • 4篇马祥
  • 3篇杨珍平
  • 3篇王全友
  • 3篇蒋建军
  • 2篇秦岭
  • 2篇王海莲
  • 2篇刘玉涛
  • 2篇张宇
  • 2篇管延安
  • 2篇韩燕丽

传媒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草地学报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作物杂志
  • 3篇作物学报
  • 2篇种子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农学学报
  • 2篇北方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青海畜牧兽医...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7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收获时间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以‘青海444’、‘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在蜡熟期后进行收获,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对青海地区燕麦发芽率的影响,旨在为青海地区燕麦的最佳收获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青海甜燕麦’最佳收获期在蜡熟期后12~15天左右,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发芽率均在84%以上;‘青海444’最佳收获期在蜡熟期后10~15天左右,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发芽率均在93.56%以上、‘青引2号’最佳收获期在蜡熟期后11~13天左右,虽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发芽率均在96.44%,但‘青引2号’的最适宜收获期时间较短。
马祥马祥刘勇张永超梁国玲
关键词:燕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芽率蜡熟期
油草混播种类对油菜生产和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筛选与门源油菜混播效益最高的牧草种类,解决油菜连作障碍问题,提高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土地的生产能力。采用油菜混播箭筈豌豆、青稞和燕麦的方式,分时段取样,探究油菜混播不同牧草对在不同时段牧草自身生产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土地当量比判断各混播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油菜—燕麦混播处理在7月6日时表现干重最高,单位面积达174.48 g;在7月21日表现为鲜重和鲜干比最高,在8月15日时表现为株高显著高于单作油菜(P<0.05),较单作油菜高97.02%,鲜重最高,达2817.00 g。在9月11日,油菜—青稞和油菜—燕麦混播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单作油菜(P<0.05),分别较单作油菜高64.33%和99.68%,以油菜—青稞混播处理的干重最高,达589.00 g,较单作油菜处理高147.51%。油菜—箭筈豌豆混播和油菜—燕麦混播有产量优势,油菜—燕麦混播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为1.11,土地利用效果最好。
刘勇马祥秦燕
关键词:油菜混播土地当量比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2021年
为明确不同播期和刈割期对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粮饲兼用燕麦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进行了5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种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但推迟播种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其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受年份和刈割期影响较大;燕麦饲草粗蛋白含量受刈割时间影响显著(P<0.001),在抽穗期含量最高;燕麦饲草产量在灌浆期达到最大;生育期间积温对燕麦饲草生长影响显著,拔节到抽穗期的积温增加不利于燕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但出苗到分蘖间的积温增加可提高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总之,在北方农牧交错区种植燕麦饲草‘白燕2号’,在5月中下旬之间播种,在灌浆期刈割,可获得相对优质高产的燕麦饲草。
周磊王璐赵宝平米俊珍王凤梧刘景辉张丹刘烨焜
关键词:播期刈割期燕麦饲草品质
谷子抗“拿捕净”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究谷子抗病育种的理论基础,采用Blast比对的方法,利用已知的谷子抗"拿捕净"除草剂的基因组序列,对谷子抗"拿捕净"基因进行SSR分子连锁标记筛选研究。利用抗"拿捕净"基因的已知序列找到了在谷子基因组中第7和第9条染色体上均存在同源序列,分别在这些同源序列上下游寻找SSR引物,在谷子F2群体中进行SSR标记的筛选,进行共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2个SSR标记SIMS13569和SIMS13512与谷子抗"拿捕净"基因性状共分离,即表现为连锁遗传,该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谷子抗"拿捕净"基因育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第9染色体上的序列不具有抗"拿捕净"的作用。
李志江李延东马金丰李祥羽赵丽娟王绍滨
关键词:谷子BLASTSSR标记
绿豆、蓖麻对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效果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索不同植物对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情况,筛选出适用该地区的吸附植物,设置对照组CK、绿豆组、蓖麻组3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试验小区40 m^(2),分析种植绿豆和蓖麻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含量影响;绿豆和蓖麻籽实、秸秆、地上部对5中重金属积累情况;不同处理对5种重金属的地上部富集系数影响。种植绿豆、蓖麻均能降低土壤1重金属含量,与CK相比,绿豆组Cr、Pb、Cd和Hg分别降低11.84%、26.27%、56.97%、33.33%,蓖麻组分别降低5.35%、20.85%、33.94%、33.33%,绿豆组和蓖麻组相比,土壤Cr降低了6.32%;土壤Pb降低了6.85%;土壤Cd降低了34.86%;土壤As降低了3.29%。绿豆籽实5种重金属含量均小于绿豆秸秆,蓖麻籽实5种重金属含量均小于蓖麻秸秆,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器官转移程度呈逐渐减小状态。蓖麻籽实Cr和Pb的含量仅为绿豆的0.19、0.37倍、Cd含量是绿豆的1.50倍、Hg含量与绿豆秸秆中Hg含量相当。蓖麻秸秆中Cr、Pb、Cd、As的含量分别仅为绿豆的0.44、0.17、0.30、0.69倍,蓖麻秸秆中Hg含量和绿豆秸秆中Hg含量相当。由此可见,绿豆对Cr、Pb、Cd和As的地上部富集能力高于蓖麻,二者对Hg的富集能力相当。绿豆和蓖麻对重金属均有较好吸附作用,绿豆吸附效果优于蓖麻。
王跃飞王永宁张雷刘宏金乔志刚武岩
关键词:重金属绿豆蓖麻
12种杂粮米蒸煮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以12种杂粮米为原料,将其各分为2组,一组在蒸煮前进行浸泡处理,另一组未处理。蒸煮后,测定各种杂粮米的糊化度曲线,根据是否需浸泡预处理和延长蒸煮时间将各种杂粮米进行分类。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杂粮的特点,选择是否浸泡和设定蒸煮时间。结果表明,经浸泡预处理的杂粮米与未经处理的相比,糊化度较高;浸泡处理的样品组中,绿大米、紫大米、绿小米、白小米和玉米碴(小)糊化时间最短,容易熟化,高粱和玉米碴(大)最难糊化。焖制20min后,白大米和白小米糊化度最高,玉米碴(大)、高粱糊化度最低。白大米、白小米、黑大米、绿大米、紫大米可以不经过浸泡而直接蒸煮;黄小米和绿小米不经过浸泡也可达到同样的糊化度,但需要蒸煮较长时间;红大米、玉米碴(小)在蒸煮前必须浸泡才可以达到较高的糊化度;高粱米、荞麦米、玉米碴(大)均需要在浸泡后仍要延长蒸煮时间。
陈静刘宏沈群
关键词:糊化度蒸煮品质
小米麸皮植酸的提取及植酸含量初步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旨在研究优化小米麸皮植酸的提取工艺,测定取得部分品种小米麸皮植酸的含量值。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确立了小米麸皮植酸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14∶1(v/w,mL/g),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34℃。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提取了38个小米品种麸皮的植酸,用铁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其含量。实验所测得38个小米品种麸皮植酸的含量范围为3.13~8.75mg/g,DC小米麸皮植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晋谷小米麸皮植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大;不同品系、同一品系不同品种的小米麸皮的植酸含量差异较大。
陈蓓颖沈群
关键词:植酸
燕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间作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种植模式。土壤线虫作为土壤健康的指示生物,可揭示地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功能。为探究燕麦不同间作模式对产量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本试验分别设置燕麦单作、燕麦||大豆、燕麦||赤小豆、燕麦||马铃薯和燕麦||甘薯5个处理,分析燕麦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以及土壤线虫的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筛选出较优的燕麦间作模式。结果表明:相比单作,间作模式在土地利用率和作物总产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其中燕麦||马铃薯间作模式最佳,土地当量比(1.36)最高,其次为燕麦||大豆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为1.29。4种燕麦间作模式均显著(P<0.05)降低了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提高了食微线虫相对丰度,优化了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燕麦||大豆间作模式下食微线虫比例最高(88.42%),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最低(6.31%),且在多项生态指数中(瓦斯乐斯卡指数、线虫通路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燕麦单作(P<0.05)。而燕麦||赤小豆间作模式下富集指数最高,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最低,土壤线虫群落受干扰程度最低。速效钾与线虫通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2**),速效钾含量的提升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分解主要依靠细菌分解途径。综上,间作种植模式可以优化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产量;燕麦||大豆是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的间作模式。
王亚南乔月静范雅琦霍瑞轩郭来春杨珍平
关键词:土地当量比作物产量
燕麦产量形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燕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低产是制约燕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燕麦小穗多花多粒特性、小穗不孕性和抗倒伏性能等角度分析了燕麦产量形成的主要特征;并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生产性能和源库关系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比较了皮燕麦和裸燕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学差异,提出了提高燕麦产量的技术途径。
赵宝平刘景辉任长忠
关键词:燕麦产量构成因素倒伏源库关系
不同镉浓度对3个燕麦品种光合特性及镉富集转运系数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为了探究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镉富集转运特性及耐镉性生理差异,以‘坝莜1号’、‘燕科2号’、‘白燕2号’为供试品种,于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不同镉浓度(0,20,40,60,100 mg·kg^(-1))处理,测定燕麦生长、光合特性指标及各部位镉含量,计算富集转运系数。结果表明:燕麦株高、叶面积及产量在20 mg·kg^(-1)镉浓度达到最大,‘坝莜1号’表现最优,其次为‘燕科2号’;各品种在20 mg·kg^(-1)镉浓度下光合指标较对照均有所升高,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光合参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坝莜1号’较‘燕科2号’、‘白燕2号’降幅较小;在不同镉浓度胁迫下,‘坝莜1号’各部位对镉的吸收能力最弱,‘白燕2号’最强。综上,不同品种对镉的耐性不同,耐镉性表现为‘坝莜1号’>‘燕科2号’>‘白燕2号’,且耐性强的品种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并减少植株对镉的吸收,降低籽粒镉含量。
张茹赵宝平王永宁乔志刚米俊珍刘景辉
关键词:燕麦光合特性转运系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