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XH2010F002)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陈淑仪陶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异化
  • 1篇语言
  • 1篇视域
  • 1篇中西文化
  • 1篇中西文化碰撞
  • 1篇文化碰撞
  • 1篇金斯伯格
  • 1篇归化
  • 1篇《嚎叫》
  • 1篇创作渊源

机构

  • 2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2篇陈淑仪
  • 1篇陶涛

传媒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西文化碰撞视域下林纾译本的特色及其根源探究
2011年
林纾的译本有两大特色——归化的语言、异化的思想。深谙中国人心理的林纾,巧妙地将异化的思想根植于归化的语言之中,既契合了接受主体的文化心理,又传播了进步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本文拟从"多元系统理论"及"归化"、"异化"的概念入手,对林纾译本的两大特色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究其根源,旨在全面地看待林纾译本在中西文化碰撞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认识价值和艺术魅力。
陈淑仪
关键词:归化语言异化
金斯伯格《嚎叫》创作渊源及艺术价值探析
2013年
金斯伯格的代表作《嚎叫》堪称为20世纪美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整整一代人的痛苦和愤怒,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金斯伯格创作该诗歌的渊源,部分是源于他罹患精神病的母亲娜阿米和行为怪诞的挚友卡尔.所罗门,更重要的是,他以此来抨击压抑人性的资本主义机器,并为备受迫害的"垮掉的一代"青年代言。《嚎叫》与传统诗歌彻底决裂,创作理念独具匠心,开创了一代诗风。金斯伯格大胆采用"自发性写作"与"一切均可入诗"的创作方式,并在多个场合大声吟唱和朗诵该诗歌,充分体现出他襟怀坦荡、不畏强权的凛然风范。
陈淑仪陶涛
关键词:金斯伯格《嚎叫》创作渊源艺术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