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04005)

作品数:30 被引量:367H指数:11
相关作者:官建国张清杰袁润章刘飚王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纳米
  • 5篇苯胺
  • 4篇聚苯
  • 4篇聚苯胺
  • 4篇
  • 4篇磁性
  • 3篇微波吸收
  • 3篇纳米FE
  • 3篇共聚
  • 3篇共聚物
  • 3篇二醇
  • 3篇
  • 3篇
  • 2篇电磁
  • 2篇电磁参数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多元醇
  • 2篇多元醇法
  • 2篇液相

机构

  • 25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济南大学
  • 2篇武汉工业大学
  • 1篇国家建筑材料...

作者

  • 27篇官建国
  • 13篇张清杰
  • 12篇袁润章
  • 7篇刘飚
  • 5篇王琦
  • 4篇李鹏
  • 3篇甘治平
  • 3篇邓惠勇
  • 3篇赵文俞
  • 3篇马会茹
  • 2篇柳娜
  • 2篇程海斌
  • 2篇王维
  • 2篇卢国军
  • 2篇李立春
  • 2篇刘桂珍
  • 2篇龚荣洲
  • 1篇包健
  • 1篇苏良碧
  • 1篇方亮

传媒

  • 7篇功能材料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Journa...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壳型铁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多元醇还原工艺和自组装技术,在微米级Fe粉表面包覆纳米Co粒子,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磁性微球,用SEM表征了其相组成和形貌,用VSM测试了磁滞回线,初步研究了磁学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型Fe/Co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包覆致密,其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介于微米铁粉和纳米钴粉之间。
刘飚官建国王琦张清杰
关键词:自组装技术核壳结构磁学性能
Electrorheological Particles Composed of Polyaniline Core and BaTiO_3 Layer Shell被引量:2
2002年
Composite particles consisting of polyaniline( PAn) core and barium tilanate ( BaTiO3) Layer shell were synthesized. The PAn-BaTiO3 composites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XRD. The dielectric behavior of particles was tested and the electrorhcologicak(ER) behavior of the suspensions of PAn/ BaTiO3 panicles in chlorinated paraffin oil with a 20vol % was investigated under DC electric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 effect of composite particle is far stronger than that of pure polyaniline and barium titanate which mere synthesized by the stone method. pH and thickness of BuTiO3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R effects.
魏建红
关键词:钛酸铋BATIO3
纳米技术在微波吸收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3年
在概述了纳米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纳米吸波材料可能的吸波机制。指出将纳米技术引入吸波材料的研究开发,可以制备出宽频、高效、质轻、层薄的多频谱吸收的新型吸波材料。
刘飚官建国王琦张清杰
关键词:纳米微波吸收材料纳米金属纳米氧化物纳米碳纳米硅
多元醇法制备纳米Fe_3O_4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研究液相多元醇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以氯化亚铁为前驱物,1,2-丙二醇为还原剂,意外获得了Fe3O4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标定了获得样品的物相为面心立方结构的Fe3O4,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样品的形貌,其颗粒形貌为球形,大小为50—70 nm。根据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池电动势研究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Fe2+发生了歧化反应,反应主要向Fe2+被氧化的方向进行,产物为纳米Fe3O4。
刘飚官建国张清杰
关键词:多元醇法纳米FE3O4粒子反应机理歧化反应
Model of In Situ Composite of Cobalt(Ⅱ)-Phthalocyanine and Carbonyl Iron for Organic/Inorganic Nanocomposites
2001年
Cobalt-phthalocyanine/iron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have been obtained using method of composite in situ, with the mixture of carbonyl iron and solution of cobalt ( Ⅱ ) - phthalocyanine (Co-Pc) ultrasonic dispersing in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inner and surface have relation with method of carbonyl iron joined in the mixture, contents of carbonyl iron and Co-Pc in the mixture of Co-Pc ultrasonic dispersing in DMF. With a method of composite in situ controlling reasonable experiment condition, it can be obtained that cobalt-phthalocyanine/iron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has completely been covered with Co-Pc, they had structure of Chinese gooseberry in inner and mere made up of almost regular spherical shape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is 1. 4 μm.
龚荣洲
关键词:SITUNANOCOMPOSITESCARBONYLCOBALT
激光散射法测定粒径的样品处理方法被引量:10
2003年
研究分析了激光散射法测定纳米 Fe3 O4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时样品处理方法与结果的关系 ,并得出样品处理的最佳方法 :稀释度一般控制为 0~ 3倍 ,超声波破碎时间为 (10 0 W) 2~ 3min。
程海斌刘桂珍李立春官建国袁润章
关键词:粒径粒径分布超声波纳米FE3O4
侧链含PEO链段的苯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003年
采用化学氧化法将苯胺 (An)与间苯二氨基甲酰己二氨基甲酸聚氧乙烯乙酸酯 (MPAE)进行共聚 ,制备出一种侧链含聚氧化乙烯 (PEO)链段的苯胺共聚物。结果表明 ,MPAE投料量增加 ,共聚产率线性减少 ,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 ,在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及成膜性能提高 ,但 MPAE摩尔投料量达 30 %后 ,产物溶解性无明显变化。
柳娜官建国
关键词:苯胺聚氧化乙烯共聚物
柠檬酸法合成SrFe_(12)O_(19)磁铅石型铁氧体的晶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柠蒙酸法合成具有热稳定性的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IR ,TG和DSC分析表明 :化学计量SrFe1 2 O1 9干凝胶为具有吸水性的柠檬酸盐。不同煅烧温度下的产物XRD分析表明 ,该干凝胶在 45 0℃和 5 5 0℃分解时并不直接形成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结果表明 :60 0℃左右形成的低温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在热力学上并不稳定 ,当温度升高时将被分解成斜方晶系SrFeO2 .5和四方晶系Fe2 O3,分解温度为 688.6℃左右。热稳定的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的形成温度需高于 80 0℃。当温度升至 10 0 0℃时 ,产物由α -Fe2 O3和SrFe1 2 O1 9组成 ,斜方晶系SrFeO2 .5和四方晶系Fe2 O3消失。 12 0 0℃时煅烧产物的组成和含量特征指出 ,温度升至 10 0 0℃后 ,升高温度已不再对SrFe1 2 O1 9的纯度产生影响。给出了粉末XRD法鉴别γ -Fe2 O3和四方晶系Fe2 O3的方法 ,证实在热稳定性SrFe1 2 O1 9磁铅石型铁氧体结晶之前有四方晶系Fe2
赵文俞张清杰李鹏官建国
关键词:晶化过程
羰基铁/酞菁钴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5
2000年
酞菁钴 (Co Pc)和羰基铁的原位复合 ,制备出稳定的铁 /酞菁钴复合粒子。XRD、SEM、TG和 DTA的表征表明 :复合粒子的结构、形态和组成与采用的制备方式有关。分解时 ,羰基铁的浓度越低 ,复合粒子的粒径越小。Co Pc和羰基铁的混合液回流 ,Co Pc用量不小于 6.7%(质量分数 ) ,可得以铁为主、粒径 1 .2 0 μm± 0 .1 0 μm、密度 3.664g/cm3、Co Pc完全包覆的铁 /酞菁钴复合粒子。 Co Pc的完全包覆提高了复合粒子中超微铁的抗氧化性。
龚荣洲官建国方亮袁润章
关键词:羰基铁酞菁钴原位复合磁流变液
FeSO_4溶液/表面活性剂/油准三元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测试了 Fe SO4水溶液 /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 +异戊醇 /二甲苯准三元体系的电导率与 SDS的含量 P(w/ % )、异戊醇与 SDS的质量比 Km 及水与 SDS的摩尔比 R三个结构参数的关系 ,并建立了它们的反相微乳液相图。系统地研究了体系的组成 ,如异戊醇和 SDS的质量比 Km、Fe SO4 溶液的浓度和 p H值、MMA的加入和温度 (T)对其反相微乳液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三元体系在形成反相微乳液的过程中 ,σ随 Km降低和 P增加而增大 ,随 R增大表现出明显的阈渗效应 ,发生阈渗效应的临界 R值为 4 ,远小于文献 [1,2
苏良碧官建国孙涛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电导率相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