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5170)

作品数:25 被引量:9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斌锐金英连方水光吴善强徐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机器人
  • 7篇仿真
  • 4篇气动
  • 4篇气动肌肉
  • 3篇电动机
  • 3篇碰撞
  • 3篇机械臂
  • 3篇刚柔耦合
  • 2篇导航
  • 2篇电动
  • 2篇电机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仿真
  • 2篇抖动
  • 2篇形状记忆
  • 2篇形状记忆合金
  • 2篇异步
  • 2篇异步电动
  • 2篇异步电动机
  • 2篇水环境

机构

  • 23篇中国计量学院
  • 5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商业职业...
  • 1篇中国北车集团

作者

  • 20篇王斌锐
  • 16篇金英连
  • 6篇方水光
  • 4篇吴善强
  • 4篇徐崟
  • 3篇邵丹璐
  • 3篇孙冠群
  • 3篇蔡慧
  • 2篇武丽君
  • 2篇黄佩佩
  • 2篇严天宏
  • 2篇程苗
  • 1篇毛傥生
  • 1篇黄艳岩
  • 1篇邹细勇
  • 1篇程峰
  • 1篇鲍军民
  • 1篇李文环
  • 1篇郭振武
  • 1篇王国建

传媒

  • 3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计量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机电工程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控制工程
  • 1篇Scienc...
  • 1篇Intern...
  • 1篇图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匹配和卡尔曼滤波的机器人视觉稳像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机器人视觉稳像问题,建立六参数仿射图像运动模型,给出其递推关系。设计基于梯度的KLT特征提取算法,根据最优绝对误差和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利用超定的运动参数求解方程推导,得到有意运动参数的观测模型,并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对卡尔曼滤波后的运动参数和图像运动模型进行反向求解,实现含抖动视频的稳像补偿。在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KLT算法得到的特征点分布更合理,速度更快,经相对参数滤波后的图像相比绝对参数滤波更平滑。
徐崟王斌锐金英连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稳像
气动肌肉仿生关节柔度分析与机构优化设计
2013年
为明确机构参数对关节仿生特性的影响,通过旋转变换矩阵,求得气动肌肉相对伸缩量与关节摆角之间的精确模型;利用单根气动肌肉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仿生关节力矩方程,通过提取弹性力矩,推导得到摆角与弹性力矩比值的柔度公式。搭建了SimMechanics仿真平台;仿真得到不对称对气动肌肉伸缩总量的影响,及不等高和不对称对匀速摆动中关节柔度的影响曲线。针对人体手臂,优化设计了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机构参数。针对右侧气动肌肉最大收缩状态,逆向反求左侧气动肌肉参数,以保证左右侧气动肌肉同时达到最大伸缩量。与传统方案对比表明:优化的肩关节摆角范围提高7%,肘关节提高42%;气动肌肉伸缩总量最大可减小7%;仿生关节特性更接近人类上肢体关节。
王斌锐程苗金英连邵丹璐
关键词:气动肌肉柔度优化设计仿真
碰撞下PMSM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速度滑模控制被引量:2
2010年
碰撞引起负载突变情况下速度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是机器人研究重点。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并利用矢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解耦。为抗碰撞影响,设计了转动关节速度的滑模控制算法,建立了二维滑模函数,分析了算法稳定条件,给出了滑模控制算法参数选择原则。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速度控制仿真平台。针对碰撞突加负载和变参数情况下的速度平稳控制,对滑模和PI两种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对转矩和速度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无超调、对负载和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好,是碰撞工况下机器人关节速度稳定控制的可选方法。
金英连王斌锐程峰郭振武
关键词:电机机器人滑模控制PID控制碰撞
Phase control of ellips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nanometric positioning system被引量:3
2011年
Development in industry is asking for improved resolution and higher accuracy in dimensional metrology. 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a control displacement method based on a polarization ellipsometirc interferometer and phase-locked loop technique. The proposed principle was set u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step and step displacements with a step value of 5 nm were presented. We also analyzed the resolution,the potential minimal displacement of the established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error induced by the ellipticty deviation of the light beam becomes negligible thanks to our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with high-order filter. This method could be useful for many applications in nano dimensional metrology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y.
XU SuAnCHASSAGNE LucTOPCU SuatZHONG ShaoJunHUANG YanYan
关键词:相位控制仪用信号处理电路锁相环技术
机器人倾倒碰撞动力学建模与不同刚度下碰撞响应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确定刚度对柔性臂倾倒碰撞力的影响,基于混合坐标法建立柔性臂运动学模型,利用假设模态法对柔性变形解耦,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非线性阻尼理论建立接触碰撞力模型,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含碰撞的动力学方程。编写了变步长变精度的四阶Runge-Kutta数值求解算法。对不同刚度下柔性臂的碰撞响应进行仿真,得到了接触力、关节转角、角速度和弹性变形曲线。对比可得,随着抗弯刚度增大,接触力变大且峰值出现的相位提前,且碰撞后柔性臂关节转角变小,弹性变形和角速度的振动都减小;材质结构阻尼对弹性振动变形有明显的抑制。该文所建模型和求解方法有效。
王斌锐严冬明方水光金英连
关键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刚柔耦合刚度
基于最大功率点与最小损耗点跟踪的光伏水泵系统效率优化被引量:10
2013年
太阳能光伏电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再生能源,但应用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是当前制约独立光伏水泵系统在光照充足的农村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瓶颈之一。该文研究工作的核心是优化光伏水泵系统、提升效率,在不增加硬件投入的前提下,一是利用一种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算法优化光伏转换效率,二是在异步电动机的损耗方面优化进而提升效率,利用一种最小损耗点跟踪(minimum loss point tracking,MLPT)算法提高水泵用异步电动机效率,并且将MPPT与MLPT耦合。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优化策略的实际运行情况,其节能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而可有效提高投资回报率。
孙冠群孟庆海王斌锐蔡慧
关键词:水泵异步电动机MPPT
Modeling of Pneumatic Muscle with Shape Memory Alloy and Braided Sleeve
2010年
Pneumatic muscle (PM) of flexible actuators used in bionic robot is an active area of recent research. A novel PM with shape memory alloy (SMA) braided sleev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SMA is used to improve PM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output force model of PM and relationship with braided wire inner-stress are established, and analysis of PM deformation has shown that braided wire length is the key factor of output force characteristic. Based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ransitions, the relationship of temperature with wire shrinkage is derived. Then, the synthetic dynamics of novel PM is established. A physical prototype of PM with SMA braided sleeve is developed, and test platform that is built for the experiment.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test of static isometric-length, static isobaric-press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don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 Moreover, based on experiment, model of output force was improved by adding a correction factor to deal with the elastic force of rubber tube. The results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stablished models are correct, and SMA wires can reinforce PM and make PM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adjustable. P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greater output force and is beneficial to achieve more accurate control that is useful for manipulating fragile things.
Bin-Rui WangYing-Lian JinDong Wei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气动肌肉动态特性测试仿生机器人SMA
气动肌肉仿生关节建模与机构优化设计仿真被引量:2
2012年
关于机器人关节动态设计优化问题,机器人关节机构应随仿生特性要求而变化。建立了拮抗安装气动肌肉驱动的关节模型,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气动肌肉伸缩量与关节转角之间的精确模型。提出了4个约束条件,定义了关节有效摆动角度。为分析不对称和不等高机构对转动角度、速度及加速和控制精度的影响,利用MATLAB编程进行了3组参数下的摆动仿真,对比了关节轨迹曲线,并分析了各约束条件的强弱。针对人手臂关节,优化设计了仿生肩和肘关节。与传统方案对比表明,优化设计的仿生肘关节转角范围更广;肩关节加速性能更好;仿生关节性能特性更接近人类上肢体运动特点。
程苗王斌锐金英连严天宏
关键词:气动肌肉仿真
移动机器人视觉抖动的Kalman滤波补偿被引量:1
2012年
消除视觉抖动是机器人移动中对接作业的关键。基于仿射变换,建立了图像的递推运动模型;设计了基于梯度的分区域的KLT特征提取算法,分析了梯度与灰度变化的关系;利用绝对误差和最优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并利用菱形搜索算法来提高匹配速度,设计自适应模板算法来解决匹配结果不惟一的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超定运动方程组,得到运动参数。推导得到有意运动参数的观测模型;利用Kalman滤波去除无意运动;利用滤波后的运动参数重构图像,对含抖动的视频进行稳像补偿。在非平整路面内移动机器人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参数滤波比绝对参数滤波更平滑,且算法对x和y方向的抖动补偿无相互干扰,经过该算法处理后的视频序列与原序列相比结果得到较大改善,满足准确性要求。
王斌锐徐崟金英连
关键词:KALMAN滤波
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低能耗设计被引量:3
2011年
为解决目前滑动式爬壁机器人能耗效率低下的问题,将低能耗设计技术应用到负压吸附机构设计中。开展了机器人安全吸附、负压吸附机构流体力学分析,得到了机器人工作负压、流量与吸盘尺寸、密封裙尺寸的关系,建立了机器人总体能耗与机器人尺寸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应用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负压发生器即离心风机上进行了流场仿真,对其特性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滑动式负压吸附爬壁机器人负压吸附机构试验。其结果表明爬壁机器人系统能耗控制在298 W以内,负压吸附机构可提供2.5 kPa的负压,机器人可以稳定吸附在壁面,为爬壁机器人的低功耗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吴善强黄佩佩武丽君毛傥生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