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387)

作品数:17 被引量:84H指数:8
相关作者:杨利坡于丙强李荣民白振华于华鑫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带钢
  • 14篇冷轧
  • 11篇轧带
  • 11篇冷轧带
  • 11篇冷轧带钢
  • 10篇板形
  • 3篇板形检测
  • 2篇带钢板形
  • 2篇虚拟仪器
  • 2篇轧机
  • 2篇误差补偿
  • 2篇冷轧机
  • 2篇辊型
  • 2篇横向厚差
  • 2篇钢板
  • 2篇闭环
  • 2篇闭环控制
  • 2篇测控
  • 2篇SHAPE
  • 1篇带钢冷轧

机构

  • 15篇燕山大学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上海梅山钢铁...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作者

  • 11篇杨利坡
  • 5篇于丙强
  • 4篇李荣民
  • 3篇于华鑫
  • 3篇白振华
  • 2篇王军生
  • 2篇王东城
  • 2篇宋蕾
  • 2篇华长春
  • 2篇沈明钢
  • 2篇刘宏民
  • 2篇陈雪波
  • 2篇刘亚星
  • 2篇钱承
  • 1篇周莲莲
  • 1篇王瑞
  • 1篇张永顺
  • 1篇侯彬
  • 1篇高朋
  • 1篇刘军

传媒

  • 6篇钢铁
  • 6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轧带钢板形检测误差及异常信号补偿模型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冷轧带钢板形检测通道的信号误差或异常等问题,基于接触式板形检测原理、压磁传感器及其电磁特性,建立板形检测误差及异常信号补偿模型。综合理论模型和中试数据,深入分析零点残存电压、带钢边部板形误差、检测辊挠度、安装精度等因素对原始板形信号的影响,解决板形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以1050冷轧机为例,根据轧机配置和工艺参数,在线计算带钢起始和末尾通道号、边部信号误差、检测辊挠度误差等补偿量,制定满足在线板形控制要求的板形检测辊允许安装误差,提出异常信号紧急处理措施,防止板形误调事故,实现稳定轧制,有利于提高板形检测精度和板形控制精度。
杨利坡于丙强李荣民刘宏民杜长征
关键词:板形检测零点漂移异常信号冷轧带钢
Effect of Width-to-Thickness Ratio and Thickness Profile Changing on the Critical Instable Shape During Cold Strip Rolling被引量:1
2016年
Based on the volume constancy with equal flow-per-second and elastic sheet stability theory, a coupling relationship among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 width-to-thickness ratio of cold rolling strip steel under ideal and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hape is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principl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critical instable shape analyzed in-depth. Firstly, the influence model under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 is developed by referring to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 and shape under ideal condition. The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for thin strips with thickness below 0.3 mm, their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hape. After then,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 and width-to-thickness ratio on the critical instable shape is concluded according to the elastic sheet stability model, with the synthetic effect of these three factors analyzed. Test data indicate that for cold rolling strip steel with width-to-thickness ratio above 3 000, the critical instability stress differenc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Actual measure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s of two rolls of typical strip manufactured by a sixhigh cold mill, with the influence law of lateral thickness variation and width-to-thickness rati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ultrathin strip steel with different width-to-thickness ratios, the loading roll shapes should be fin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 of input strips.Therefore, the variation of lateral thickness difference of output strip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hape stability,so as to obtain fine shape.
宋蕾沈明钢杨利坡王军生陈雪波
连退过程带钢热瓢曲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带钢连退过程中的热瓢曲问题,充分考虑到连退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从内力、外力两方面因素分析了热瓢曲以及横向压应力的产生机理,阐述了热瓢曲的发生规律,首次提出了瓢曲指数的新概念,给出了相应的瓢曲临界条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连退过程的带钢热瓢曲指数的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工艺段内带钢瓢曲指数分布规律以及相同工艺段内来料板形、横向温差、炉辊辊型、摩擦因数、设定张力、通板速度等因素对带钢热瓢曲指数的影响,并将相关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开发出了"连退机组通板过程带钢瓢曲预报软件",实现了对连退过程带钢瓢曲的在线预报,为瓢曲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瑞白振华王云祥刘亚星钱承华长春
关键词:连续退火热瓢曲
二次冷轧设备及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在介绍了二次冷轧的基本定义、二次冷轧产品的主要用途与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二次冷轧设备的发展概况,比较了国内外典型二次冷轧机组主要特征参数;随后简单分析了二次冷轧的工艺特点,并从二次冷轧机组总压下率设定技术、张力优化设定技术、辊系板形参数设定技术、辊型参数设定技术、工艺润滑参数设定技术、高速稳定轧制与缺陷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国内外二次冷轧工艺发展情况;最后,简单分析了二次冷轧产品的市场前景,并根据二次冷轧产品的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结合现场实际经验,给出了二次冷轧设备与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白振华宋和川钱承刘亚星杜江城华长春
关键词:工艺特点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带钢板形统计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冷轧带钢板形统计存在误差的问题,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理论,采用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建立了板形分档定级统计模型。对在线检测的板形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然后选用合适的统计函数对带钢的板形进行统计,得到带钢的质量等级。对比传统的板形统计方法,该模型以某1050六辊可逆式冷轧机在线检测板形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时统计。结果表明,板形分档定级统计模型统计误差小,计算速度快,可在线实时显示板形统计结果,给带钢板形在线调控提供了准确的统计数据,从而提高了带钢的质量等级。
丁顺风杨利坡于丙强
关键词:拟合优度检验冷轧带钢
冷轧带钢板形调控虚拟系统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板形测控数学模型和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冷轧带钢板形测控系统。首先利用板形仪获得高灵敏度的原始信号,然后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各种工艺误差,在获得高精度有效板形信号的同时对其进行模式分解和板形调控,观察轧制前后的板形调控效果;其次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和OPC技术组建虚拟平台,降低硬件风险和设备费用,减少通讯环节和闭环周期,便于组态和调试。工业实例表明,新系统安装方便,易于操作,适应恶劣工况,能够满足在线板形调控要求。
杨利坡杨利坡于华鑫李荣民袁文越
关键词:冷轧带钢虚拟仪器板形检测闭环控制
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辊型优化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以往现场生产过程中辊型的优化设计中主要考虑板形和辊耗的控制,而对色差的防治考虑比较少的问题,在充分结合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并兼顾平整轧制过程中板形与辊耗的控制和色差的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辊型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减少了下游用户的质量抱怨,为现场生产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张青树侯彬宋和川王天顺白振华周莲莲
关键词:平整机组辊型色差板形辊耗
横向厚差与宽厚比对冷轧带钢临界失稳板形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秒流量相等的体积不变条件和弹性薄板稳定性理论,推导了理想条件和实际工况下冷轧带钢横向厚差、宽厚比与板形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各因素对临界失稳板形的综合影响规律。参考理想条件下横向厚差与板形的基本关系,建立实际工况下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0.3mm以下厚度薄带的横向厚差变化量对板形的影响明显;根据弹性薄板稳定性模型,分析横向厚差和宽厚比对临界失稳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轧带钢的宽厚比大于3000时,临界失稳应力明显减小。通过实测1450六辊冷轧机的两卷典型带钢横向厚差,得到在生产不同宽厚比的超薄规格带钢时,需要根据入口带钢的横向厚差,调整负载辊缝形状,以保证出口带钢的横向厚差变化量满足板形不失稳条件,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板形。
宋蕾沈明钢杨利坡王军生陈雪波
关键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宽厚比
带钢冷轧机辊型曲线磨削精度改进措施
2016年
辊型优化是提高现有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限于磨床的磨削能力,实际磨削辊型与目标辊型之间往往存在偏差,导致辊型曲线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偏差的基本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目标辊型偏移补偿和倾斜补偿两种改进措施,使实际磨削辊型与目标辊型之间的均方差显著降低,基本消除了辊型的不对称性,辊型应用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存在固定偏差模式的辊型磨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张龙王东城马晓宝王志杰张帅
关键词:带钢冷轧机辊型曲线
冷轧带钢边部偏移量对原始板形信号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在板形检测过程中,针对冷轧带钢两侧边部经常不能完全覆盖检测通道及可能发生偏移的现象,建立了适应在线计算的带钢边部板形信号误差补偿模型。利用该模型,根据带钢横向偏移量自动计算检测辊的起始通道号、有效通道数量及带钢边部的通道覆盖率,合理选择比例补偿和差分补偿2种方法,对带钢边部在线板形信号进行必要的误差补偿,使板形曲线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板形状况。经物理测试和工业验证,该方法可靠有效,有效防止因异常板形信号引起的误调事故,满足轧机的精细板形调控要求。
杨利坡于丙强李荣民杜长征
关键词:冷轧带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