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991010Z)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江立庚杨彩玲秦华东张玉汪妮娜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根系
  • 3篇耕作
  • 3篇耕作方式
  • 2篇氮肥
  • 2篇稻根
  • 2篇施氮
  • 2篇水稻根
  • 2篇水稻根系
  • 2篇水分
  • 2篇水分管理
  • 2篇免耕
  • 2篇免耕水稻
  • 2篇根系生长
  • 2篇CH
  • 2篇不同耕作
  • 2篇不同耕作方式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作者

  • 6篇江立庚
  • 4篇杨彩玲
  • 3篇秦华东
  • 3篇汪妮娜
  • 3篇郑土英
  • 3篇张玉
  • 2篇肖巧珍
  • 1篇伍龙梅
  • 1篇姬秋梅
  • 1篇董心普
  • 1篇李忠
  • 1篇刘立龙
  • 1篇农文寿
  • 1篇唐新莲
  • 1篇张婧
  • 1篇黄敏

传媒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品种吉优716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运筹的响应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在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为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下3种施氮量(N0、N1、N2)和两种施氮方式(F1、F2)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利用对施氮水平运筹的响应基本一致,但对施氮方式运筹响应呈现不一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也随之升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穗部干物质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免耕和常耕下,重施穗肥有利于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产量响应表现相反,免耕下重施穗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而常耕下重施基蘖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杨彩玲郑土英刘立龙赵荣德徐世宏江立庚
关键词:耕作方式施氮方式氮素利用
耕作方式和氮肥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及与土壤还原物质间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探讨不同耕作方式下氮肥调节对稻田CH4排放及与土壤还原物质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在常耕与免耕2种耕作方式、3种施氮量(N0、N1、N2)和2种施氮方式(F1、F2)条件下,稻田CH4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CH4排放通量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规律,峰期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拔节前稻田CH4排放占水稻全生育期排放量的75.12%。免耕能显著降低稻田CH4排放,氮肥极显著地促进稻田CH4排放。重施基蘖肥有利于降低免耕稻田CH4的排放,重施穗肥有利于降低常耕稻田CH4的排放。耕作方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CH4排放的互作效应显著,其中免耕和重基蘖肥搭配能极显著降低稻田CH4排放。耕作方式和氮肥调节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与稻田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量及Fe2+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郑土英杨彩玲徐世宏江立庚汪妮娜张玉
关键词:稻田甲烷耕作方式氮肥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增产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灌浆盛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湿润淹灌,水稻产量差异则不显著。
秦华东江立庚肖巧珍徐世宏
关键词:免耕水稻水分管理根系生长干湿交替灌溉
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免耕抛秧水稻立苗期根系生长及成熟期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立苗期免耕水稻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总根数、白根数、单条根长、根毛区长、一次分枝、二次分枝根数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根系的伸长、生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稻草还田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免耕抛秧水稻0~10cm土层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6t/hm2稻草还田量比对照0~10cm土层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分别高29.85%、41.62%,产量提高11.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秦华东肖巧珍江立庚
关键词: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根系生长根系分布
不同耕作方式与施氮水平下稻田CH_4排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耕作方式和施氮肥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方法】设常耕、免耕两种耕作方式和施氮、不施氮两种施氮模式共4个处理,研究其CH4排放随水稻生长的动态变化和日变化的规律。【结果】各处理稻田CH4排放表现为双峰型模式,峰期分别出现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水稻拔节前,免耕明显降低稻田CH4的排放通量。水稻拔节后,免耕稻田CH4排放通量高于常耕稻田。免耕水稻全生育期稻田CH4排放量比常耕减少32.35%。两种耕作方式下,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用氮肥提高稻田CH4排放通量2.73~3.26倍。常耕、免耕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存在差异。免耕稻田CH4排放通量峰值出现较晚,低谷期出现较早,日变化幅度较小。【结论】免耕水稻全生育期稻田cH排放通量比常耕低,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稻田CH4的排放。
郑土英杨彩玲徐世宏唐新莲张玉汪妮娜江立庚
关键词:耕作方式施氮CH4排放
水稻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被引量:20
2013年
为了明确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根箱试验,获取水稻根系坐标数据,采用方程Y=a(1-bX)(Y为根系累积长度,X为横向分布距离或纵向分布深度)建立根系纵向和根系横向分布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田间水分管理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约88%的根系分布在10 cm深度土层内,60%~70%根系分布在10 cm的横向范围内,其纵向和横向累积长度的变化均可用方程Y=a(1-bX)模拟.水分管理影响水稻根系生长数量和纵向分布,但不影响根系横向分布.间隙灌溉水稻根系分别比湿润灌溉和水层灌溉水稻根系分布深0.6和3.5 cm,根系长度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19.8%与26.4%,根系数量分别比湿润灌溉、水层灌溉水稻多28.3%及21.0%.平均角度的变化具有同样的趋势.
张玉秦华东黄敏李忠杨彩玲汪妮娜姬秋梅张婧伍龙梅农文寿董心普江立庚
关键词:水稻根构型水分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