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ZD020)

作品数:40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闫坤于树一张鹏刘新波崔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财政
  • 14篇财政政策
  • 10篇宏观经济
  • 6篇公共
  • 6篇财税
  • 5篇金融
  • 5篇公共财政
  • 4篇中国财政
  • 4篇税政
  • 4篇税制
  • 4篇财税政策
  • 3篇税收
  • 3篇贫困
  • 3篇全球经济
  • 3篇经济增长
  • 3篇财政体制
  • 2篇演进
  • 2篇演进轨迹
  • 2篇债务
  • 2篇债务危机

机构

  • 37篇中国社会科学...
  • 21篇财政部财政科...
  • 4篇河南财政税务...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35篇闫坤
  • 13篇于树一
  • 10篇张鹏
  • 7篇刘新波
  • 4篇崔潮
  • 3篇刘陈杰
  • 2篇刘轶芳
  • 2篇卫婷婷
  • 2篇师旭辉
  • 1篇罗文博
  • 1篇马蔡琛
  • 1篇商瑾
  • 1篇杨谨夫

传媒

  • 9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税务研究
  • 3篇全球化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改革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地方财政研究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财贸经济
  • 1篇贵州财经学院...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财政研究
  • 1篇涉外税务
  • 1篇中国财经信息...
  • 1篇社会科学管理...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下半年稳增长与新常态下经济合理增速测算被引量:3
2014年
2014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可能在2014年10月正式退出,并可能于2015年二季度前后首次加息。同时,日本与欧洲正在积极采取宽松的政策或措施,稳定经济和国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我国在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应该对此提早做好政策储备。2014年z-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温和改善。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5%和7.6%,全年GDP同比增速为7.5%。这一预测的核心基准假设为:下半年房地产增速逐渐回落至10%,消费增速稳定在12%,出口名义增速为7.5%,基建投资增速为28%。财政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下半年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任务:(1)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保障基建投资财政资金来源;(2)加快建立跨年预算平衡机制,在不增加当年赤字的情况下,将一部分2015年的预算资金在本年度使用;(3)实施消费税改革,降低一些必需消费品的高税率,适度鼓励必需品消费。实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提供一个具有持续激励,但又具有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从而促使社会纵向流动性加快,避免出现社会阶层的固化。因此,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种种不平衡,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可能并不在于一时的经济增长得失,而在于如何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如何测算适度的新常态增速,以及在这一稳健增速下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我们�
闫坤刘陈杰
关键词:热钱流出
中国近现代财政转型的脉络剖析
2013年
近现代以来,中国财政转型经历了帝国财政崩溃、全能财政试验与宪政财政建设三次大变迁的过程。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帝国财政制度走向瓦解,民国时期试图进行变革但没有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进行了全能财政的试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宪政化改革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深化财政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持续滤去帝国财政的毒素,通过完善宪政财政程序以推进财政公共化,提高财政制度的长期效率。
崔潮
关键词:财政转型
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演进轨迹与总体方略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具体国情的约束和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现阶段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使改革获得更大成功,需要重点聚焦于优化现代税制结构、深化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推动转移支付的法制化进程、建设阳光财政体系以及推进财政外交等五个方面,来谋划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路线图与实施方略。
闫坤马蔡琛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体系财税改革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双循环”结构与中国“逆”调控被引量:2
2012年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闫坤张鹏
关键词:宏观经济财政政策欧债危机
全球经济政策多重调整与复合式通胀背景下的我国财政政策选择被引量:2
2011年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渐次步入恢复期,各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出现多元化的局面。在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与主导国家经济政策逆向调整的情况,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多种因素、多种风险和多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压力累积在一起,形成了异常棘手的复合式通胀。本文以"供给管理"为方向,构建了在"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大框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并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闫坤张鹏
关键词:合理预期(经济学)欧元区国家财政金融财政
财政过程的不完全合约属性、成因及趋向被引量:1
2012年
财政过程是一个不同产权形态转化的过程,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进行调整的集中体现。财政过程产权转化不完全合约属性决定于参与方力量的不均衡甚至地位的不平等,第三方实施机制的不完善甚至不存在,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合约履行中的测度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财政制度变迁由不完全性合约逐渐向完全合约演化,走向财政主体地位平等化、影响范围扩大化、内容明细化、形式规范化。
崔潮
关键词:不完全合约财政制度变迁
“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共同需要论”的比较被引量:4
2012年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历史时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是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将"国家分配论"与"社会共同需要论"进行对比分析,将二者的合理因素融入公共财政体系之中,在公共财政的"一般"中,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
闫坤于树一
关键词:公共财政社会共同需要
税收调节职能再思考:理论分析与税制决定被引量:6
2014年
税收调节职能包括微观调节和宏观调节职能,政府更重视宏观调节。在理论上,税收的宏观调节职能可用税收收入弹性和税收乘数来解析。前者表明税收对宏观经济有自动调节的一面,后者则表明税收对宏观经济有被动调节的一面,自动调节决定于税制,被动调节决定于税收政策。相机抉择和税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税收的被动调节并不可靠,只在理论层面具有合理性,在实际中要想全面发挥税收职能,应注重加强税收的自动调节,这便需要全面深化税制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税收方面做出的安排之外,深化我国税制改革还须考虑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全面提升税制弹性,二是增进税制公平程度。
闫坤于树一
关键词:税收税制
2011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四大关键词”编织的世界经济困局下中国财政政策选择
2011年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财政整顿。这四个关键问题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紧密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三个困局:"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滞胀"的困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在这些困局中,财政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在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对内做好"自我保护";对外积极探寻破解困局之路,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闫坤于树一刘新波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经济体财政财政金融
中国模式反贫困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要素被引量:11
2013年
反贫困是要求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要领域,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要以全面的视角对中国贫困问题形成整体性认识,发现其中的本质性规律及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能够指导实践。本文在深入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分析,提炼出反贫困中国模式"两线一力"的理论框架:把握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两条线索,通过政府主导的财政减贫来实现资源配置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
闫坤于树一
关键词:反贫困政府主导中国模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