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CSTC2009AB5090)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郑江祝元峰刘鑫罗奇志杨景程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拮抗细菌
  • 1篇小鼠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CPG_DN...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郑新川
  • 1篇鲁永玲
  • 1篇杨景程
  • 1篇罗奇志
  • 1篇刘鑫
  • 1篇祝元峰
  • 1篇郑江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苦柯胺B拮抗细菌内毒素和CpG DNA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苦柯胺B(kukoamine B,KB)体内外拮抗脓毒症的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测定KB与大肠埃希氏菌LPS、CpG ODN 1826的亲和力,并用鲎试剂法检测KB对大肠埃希氏菌LPS的体外中和作用,采用ELISA法体外检测KB对LPS和CpG DNA单独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热灭活大肠埃希菌和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在腹腔注射热灭活细菌菌液小鼠脓毒症模型中,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KB(低、中、高剂量)组、和临床药物组(血必净和乌司他丁),观察比较7 d内各组动物死亡率。结果 KB与LPS和CpG ODN1826的KD值分别为7.38 nmol/L和197.2 nmol/L,在体外KB能够明显抑制LPS对鲎试剂的促凝作用(P<0.05,P<0.01),对热灭活细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确的量效关系(P<0.05,P<0.01)。在体内实验中,KB对重度和极重度脓毒症模型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KB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临床药物组(P<0.05,P<0.01)。结论 KB作为一种多病原分子的中和剂,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且效果显著优于现有临床用药血必净和乌司他丁。
杨景程刘鑫郑新川祝元峰鲁永玲郑江罗奇志
关键词:脓毒症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