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5089)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少东周海虹徐维佳范应刘益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3篇茵陈
  • 3篇茵陈蒿
  • 3篇茵陈蒿汤
  • 3篇均匀设计
  • 2篇代谢
  • 2篇游离脂肪
  • 2篇游离脂肪酸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酸
  • 2篇脂质
  • 2篇脂质代谢
  • 2篇中药
  • 2篇细胞
  • 2篇HEPG2细...
  • 1篇代谢紊乱
  • 1篇代谢异常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锌
  • 1篇血症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5篇周海虹
  • 5篇陈少东
  • 4篇徐维佳
  • 3篇范应
  • 1篇王训
  • 1篇周志华
  • 1篇林锦培
  • 1篇李晶
  • 1篇彭景华
  • 1篇李刚
  • 1篇刘平
  • 1篇刘成
  • 1篇李雪梅
  • 1篇林曼婷
  • 1篇许丽莉
  • 1篇刘益华
  • 1篇韩咏竹
  • 1篇冯琴
  • 1篇胡义扬
  • 1篇白琳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茵陈醇提物抗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脂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茵陈醇提物对游离脂肪酸刺激HepG2细胞所致肝脂毒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的正常血清和药物血清,在经毒性试验确定无药物毒性的前提下,分设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醇提物组(10%,1%,0.1%3个剂量),以相应浓度的正常血清和药物血清培养HepG2细胞,同时添加长链游离脂肪酸(FFA)刺激HepG2细胞24 h。观察:①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ELISA法);②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细胞脂肪油红O染色;③细胞内磷酸化κB抑制蛋白(P-IκB)、组织蛋白酶B(ctsb)、凋亡抑制基因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W estern B lotting法);④细胞TNF-,αctsb和Bax基因表达(real-tim e PCR);⑤细胞内ctsb的表达和分布(免疫荧光法)。结果:模型组细胞内TG及上清TNF-α含量显著升高,分别达(590±186)mg.g-1,(77±11)pg.mg-1,细胞内ctsb,P-IκB的蛋白表达以及ctsb,TNF-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强;而10%茵陈醇提物组细胞内TG和上清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仅为(335±54)mg.g-1,(55±7)pg.mg-1,且显著抑制细胞内ctsb,P-IκB的蛋白表达以及ctsb,TNF-α的mRNA表达。结论:茵陈醇提物对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TNF-α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抑制ctsb等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陈少东冯琴彭景华许丽莉刘平刘成胡义扬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HEPG2细胞
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锌、铜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方(人参、清半夏、陈皮、茯苓)及其拆方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血清锌、铜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采用Katz刺激方法制备CUMS抑郁模型。在应激的第2天开始,按前期工作中得出了相应的效应中药及其各拆方最佳药物配比熬制中药浓缩剂,调节锌、铜方(3.25 g.kg-1组)和益气化痰方(7.0 g.kg-1)组按提取液10 mL.kg-1灌胃,阳性药物组按10 mg.kg-1ig马普替林混悬液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按10 mL.kg-1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给药至第23天。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平得分、竖直得分、修饰次数、大便颗粒数及糖水消耗量。于第23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样。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锌、铜水平的含量。结果:采用孤养和CUMS刺激方法成功制备动物抑郁模型。模型组血清铜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血清锌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益气化痰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够逆转上述改变;其中调节锌铜方组可以显著提高血清锌的水平及降低血清铜水平。结论:益气化痰方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同时能逆转大鼠行为学、体内微量元素锌和铜的改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为调节锌铜方药。
白琳韩咏竹周海虹周志华王训
关键词:益气化痰方抑郁症
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方茵陈蒿汤调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0周,茵陈蒿汤组第6周起给予茵陈蒿汤灌胃5周。10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LDL-C、Ch含量,增加血清HDL-C含量,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改善肝组织脂质沉积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的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是促进HDL-C合成,减少Ch、TG、LDL-C在体内的蓄积。
林曼婷范应陈少东徐维佳周海虹李晶刘益华
关键词:茵陈蒿汤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脂肪肝
茵陈蒿汤抗游离脂肪酸对HepG2细胞脂毒性作用的效应中药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茵陈蒿汤的效应中药或组合。方法:采用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体外细胞模型和药物血清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根据复方中的3味中药(茵陈、栀子、大黄),选用U7(76)表进行组方设计所得6种中药组合进行干预,以对甘油三酯(TG)及TNF-α的抑制效应作为考察指标,筛选效应中药或组合,并重新区间分组验证。结果:茵陈和栀子在高剂量组合时有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的效应,与全方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单一茵陈也可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结论:茵陈及其与栀子的组合是茵陈蒿汤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作用的效应中药。
陈少东周海虹李雪梅林锦培范应徐维佳
关键词:茵陈蒿汤HEPG2细胞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均匀设计
均匀设计法筛选茵陈蒿汤抗脂肪肝脂质代谢异常的效应组分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法筛选茵陈蒿汤抗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的效应组分及其最优剂量配比,探讨揭示复方配伍理论科学内涵的研究方法。方法:将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进行分组设计,分为6种中药组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并以血清三酰甘油(TG)、肝组织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作为筛选指标,分析不同作用途径的效应组分及其最优剂量配比。结果:较之正常组,模型组血清TG、LDL和肝组织TG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0.01),肝组织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各药物纽上述脂肪病理改变程度均明显减轻。根据均匀设计实验逐步回归分析,降低血清TG和降低肝组织TG的效应组分分别是茵陈、栀子。而茵陈与大黄对降低血清LDL有明显疗效,以茵陈0.3g+大黄0.15g为最优剂量组合。结论:茵陈蒿汤通过多途径调节脂肪肝的脂质代谢,其不同作用途径存在特定的效应组分及相应的最优剂量配比。
徐维佳范应陈少东周海虹李刚
关键词:茵陈蒿汤脂肪肝脂质代谢均匀设计
均匀设计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是一种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其在减少试验次数、防止试验意外和便于现代统计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优势,较之以往的试验设计方法更加方便、可操作性强、预测性好,为中药复方的配伍理论研究及制剂工艺优化展开了一条新的探索思路和方法。但是均匀设计的应用在指标评价、复方药物(因素)范围的选择、因素和水平的设定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该法在中药复方的研究运用尚有很大空间可待发展。
徐维佳周海虹陈少东
关键词:均匀设计中药复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