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作品数:379 被引量:1,998H指数:17
相关作者:侯振江宋书昌冀向宁张喜平卢智更多>>
相关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1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9篇细胞
  • 25篇疗效
  • 22篇糖尿
  • 22篇糖尿病
  • 19篇中药
  • 17篇术后
  • 16篇血管
  • 16篇静脉
  • 15篇动脉
  • 15篇肿瘤
  • 15篇免疫
  • 14篇蛋白
  • 14篇手术
  • 14篇疗效观察
  • 13篇内皮
  • 13篇肠癌
  • 11篇气管
  • 10篇支气管
  • 8篇腰椎
  • 8篇外敷

机构

  • 104篇沧州市中心医...
  • 104篇沧州医学高等...
  • 66篇河北省沧州中...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5篇沧州中西医结...
  • 8篇北京交通大学
  • 8篇沧州师范学院
  • 8篇沧州市中西医...
  • 7篇沧州市传染病...
  • 6篇沧州职业技术...
  • 5篇黄骅市人民医...
  • 5篇河北水利电力...
  • 4篇河间市人民医...
  • 4篇河北省沧州市...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生物化学教研...
  • 2篇石家庄市中医...

作者

  • 11篇宋书昌
  • 11篇侯振江
  • 11篇冀向宁
  • 11篇张喜平
  • 9篇胡庆
  • 9篇代荣琴
  • 9篇卢智
  • 8篇刘冬梅
  • 8篇张山起
  • 7篇张海峰
  • 7篇杨丽军
  • 7篇范洪
  • 7篇张靖宇
  • 7篇李喆
  • 7篇焦艳
  • 7篇王磊
  • 6篇陈俊荣
  • 6篇刘玉枝
  • 6篇王峰
  • 6篇牛占忠

传媒

  • 17篇河北医药
  • 17篇河北中医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山东医药
  • 9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现代中西医结...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7篇国际检验医学...
  • 6篇河北水利电力...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四川中医
  • 4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现代消化及介...
  • 4篇世界中医药
  • 4篇解放军医药杂...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3篇2023
  • 15篇2022
  • 23篇2021
  • 31篇2020
  • 39篇2019
  • 39篇2018
  • 29篇2017
  • 26篇2016
  • 38篇2015
  • 45篇2014
  • 24篇2013
  • 23篇2012
  • 1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3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窦弓神经对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自由基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去窦弓神经(SAD)对脑细胞线粒体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AD术后30 d组、60 d组、90 d组,分别测定脑细胞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术后30 d组、60 d组、90 d组MDA明显增加(P<0.01),SOD明显减少(P<0.01)。结论去窦弓神经使脑细胞线粒体的自由基增加,膜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且随时间延长日益严重。
胡庆杨丽军张山起李淑贞杨艳梅顾宇王晓宇刘娜
关键词:去窦弓神经线粒体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替罗非班与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尿激酶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测量下肢周径差,比较周径差变化情况。入院即刻和治疗后48 h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周径差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尿激酶组在治疗后比较,周径差未达统计学意义,MPAR、hs-CRP、IL-6均达到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少于尿激酶组。结论替罗非班与尿激酶比较,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相当,且出血事件较少,安全有效。
王峰王植荣刘芳如高秀荣杨宝刚王庆凯尹广利
关键词:替罗非班尿激酶下肢深静脉血栓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植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四肢皮肤缺损32例(实验组),常规游离植皮治疗皮肤缺损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皮肤缺损面积、植皮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植皮感染率。结果两组间皮肤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植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能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感染率,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可靠方法。
李志强吴文杰刘树江郝玉升
关键词:皮肤缺损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心肌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动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各节段动脉对应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五组(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4级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3D-STI检查结果,各节段的心肌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RS)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RS)。结果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与A峰比值(E/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E/A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随冠状动脉狭窄级别增高,室壁节段RS显著降低(P<0.05),与0级组比较,3、4级组不同节段RS显著降低(P<0.05),0级组与1级组不同节段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级组不同节段RS显著低于3级组、2级组、1级组和0级组(P<0.05);与0级组比较,2、3级组不同节段TRS显著延长(P<0.05),0级组与1级组不同节段T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级组部分节段TRS较3级组提前(P<0.05)。结论 3D-STI可以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心肌收缩能力,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高亚坤张玉辉刘颖李丽盛吉章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0
2010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在糖尿病肾病(DN)和高血压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无合并症组、糖尿病肾病血压正常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组和普通高血压病组,测定UMA和血BUN、Cr含量。结果 DN和高血压肾病患者UMA含量和阳性率明显增高,且与病程和年龄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436-0.663和0.415-0.832,病程越长,年龄越大,增高越显著(P<0.05-P<0.001),而与性别无关(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UMA含量和阳性率明显增加;DM各组Cr和BUN含量和阳性率也升高,反映DN和高血压肾病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UMA>Cr>BUN。结论 UMA检测对DM和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有预测价值,动态监测有助于DN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
侯振江牟兆新周秀艳王新颖何雪娟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Wingspan支架与Apoll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支架(Wingspan支架与Apoll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Wingspan支架与Apollo支架,对年龄、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支架材料与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等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分析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采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ISR的发生在两种支架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SR的发生与术前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P <0. 05)。结论采用Wingspan支架与Apoll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术后ISR的发生与支架的种类、年龄及狭窄血管的位置无关,但和术前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王斌任毅马福坤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再狭窄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2
2020年
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是中药发展的艰巨任务和必然趋势。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中药指纹图谱,用能体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物质群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符合中医药理论,是国内外认可的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详细查阅国内外学者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工作,依据分析技术和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对研究频率较高的中药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的概念、特点、研究进展及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赵娟谢世静赵兴华郭明曹长红陈俊荣
关键词:数据分析
基于ROC曲线分析ABCD3-Ⅰ和ABCD2-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基于ROC曲线对比分析ABCD3-Ⅰ与ABCD2-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均于发病48 h内行相关影像学检查,采用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TIA后1周内和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AUC值评估比较ABCD2、ABCD3、ABCD2-Ⅰ、ABCD3-Ⅰ评分系统预测TIA后脑卒中风险的能力。结果本组患者1周内脑卒中发生率为7.33%(11例),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为12.00%(18例),中危组与低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均高于低、中危组(P<0.05),症状持续时间≥10 min、DWI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50%是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1周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33,95%CI:0.876~0.990)、ABCD2-Ⅰ(0.897,95%CI:0.832~0.961)、ABCD3(0.829,95%CI:0.681~0.946)、ABCD2(0.732,95%CI:0.572~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3个月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04,95%CI:0.848~0.964)、ABCD2-Ⅰ(0.855,95%CI:0.782~0.928)、ABCD3(0.776,95%CI:0.649~0.904)、ABCD2(0.697,95%CI:0.567~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系统对于预测TIA后近期继发脑卒中准确性较ABCD2-Ⅰ评分系统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张福波张丽华杨潮萍范桂梅李广从王建平
关键词:TIA脑卒中
抗U1RNP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抗U1RNP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187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抗U1RNP抗体阳性的患者62例为观察组,抗U1RNP抗体阴性患者1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结果抗U1RN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炎和雷诺现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U1RNP抗体阴性的患者(P<0.05);抗U1RNP抗体阳性可伴有抗ds DNA抗体阳性率增高,C3和C4含量降低(P<0.05)。结论 SLE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抗U1RNP抗体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代荣琴陈洋刘玉枝李红岩徐倩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IGG
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表达下调基因9(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NEDD9)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人脑胶质瘤术中切除组织标本36例作为试验组(低级别胶质瘤组14例,高级别胶质瘤组22例),重型颅脑损伤内减压切除的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NEDD9 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级别胶质瘤组NEDD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P<0.05)。结论 NEDD9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表达率及表达水平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姜红升尹博文尹立勇王艳洲周彩凤李家璇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