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20111131) 作品数:4 被引量:31 H指数:3 相关作者: 谭志灿 孙冬梅 罗文汇 毕晓黎 陈雪婷 更多>> 相关机构: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布渣叶总黄酮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以微丸的物理性质及总黄酮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及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得到的最佳处方为:MCC与乳糖(质量比3∶1)为填充剂,质量分数5%PVP K30(体积分数30%乙醇)为黏合剂,质量分数10%CMS-Na作为崩解剂,载药量为30%;制备工艺为:挤出速度200 r·min-1、滚圆转速1 000 r·min-1、滚圆时间8 min;制得的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77.77%、90 min内溶出97.61%。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用于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可行,所得微丸质量好。 陈雪婷 孙冬梅 王洛临 李智勇 施之琪 徐文杰关键词:挤出滚圆法 微丸 HPLC同时测定布渣叶提取物中3种黄酮苷的含量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建立布渣叶提取物中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25℃。结果: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分别在8.512~29.79,8.208~28.73,41.60~145.6 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0%,97.32%,102.22%。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布渣叶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孙冬梅 陈雪婷 谭志灿关键词:布渣叶 高效液相色谱 牡荆苷 布渣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建立布渣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WatersXbridgeTM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25℃。结果:确定20个共有色谱峰为特征峰,构成布渣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其中3个共有峰得到确认,分别为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19批布渣叶样品中有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0.90,其余样品相似度>0.75。结论:该色谱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布渣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孙冬梅 谭志灿 罗文汇 毕晓黎关键词:布渣叶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RP-HPLC法同时测定布渣叶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布渣叶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apcell pak MG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甲酸溶液(30:70,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9nm,柱温为30℃。结果: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进样量分别在53.40~1334.00、73.90~1847.00n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0%和99.37%,RSD分别为1.87%和1.77%(n均为9)。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布渣叶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孙冬梅 谭志灿 毕晓黎 罗文汇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渣叶 牡荆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