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荷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FCCDP)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7
相关作者:柴勇李玉媛何蓉方波杜凡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西南林学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荷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特性
  • 2篇兰科
  • 1篇多样性
  • 1篇雨林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濒危
  • 1篇珍稀濒危植物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山地雨林
  • 1篇树种
  • 1篇乔木
  • 1篇乔木种群
  • 1篇种间
  • 1篇种间分离
  • 1篇种群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6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5篇李玉媛
  • 5篇柴勇
  • 4篇方波
  • 4篇何蓉
  • 2篇王玉兵
  • 2篇杜凡
  • 2篇杨卫
  • 2篇和丽萍
  • 1篇晁增华
  • 1篇武力
  • 1篇蒋宏
  • 1篇司马永康

传媒

  • 4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评价被引量:8
2008年
介绍了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珍稀濒危植物特点,在分析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对未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提出了保护建议。
王玉兵杜凡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
云南鸟舌兰属(兰科)一新变种被引量:1
2006年
报道了中国云南兰科鸟舌兰属植物一新变种,即红唇圆柱叶鸟舌兰Ascocentrum himalaicum(Deb.Sengupta et Malick)Christenson var.roseolum H.Jiang。它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唇瓣淡红色;花序轴长5~10cm,具花5~35朵;叶鞘具深紫色斑点。
蒋宏
关键词:新变种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两种植被类型的林木胸径结构及时间格局多样性特征被引量:4
2004年
以4块5000m2的植物群落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优势树种胸径结构及群落时间格局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目前处于恢复期。季节雨林的两块样地年龄比较接近,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1略高于样地2,这是由二者所处的小地形差异引起的。而山地雨林目前处于近成熟阶段,其两块样地的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在内禀多样性上样地4明显低于样地3,这是由其群落本身处于恢复期所决定的。
柴勇李玉媛和丽萍方波何蓉
关键词:植被类型林木
高黎贡山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对设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5块样地和季风常绿阔叶林3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4种土壤。样地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而土壤盐基饱和度较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明显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2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尚好,其余样地土壤通透性稍差,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何蓉杨卫李玉媛柴勇方波
关键词:土壤特性自然保护区
逻辑框架法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环节,运用逻辑框架法开展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能全面分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提高规划项目的针对性.文中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相关利益群体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策略分析,阐述逻辑框架法应用于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晁增华
关键词:逻辑框架法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被引量:7
2004年
对设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 (南涧段)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 6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壤和黄棕壤 2种土壤; 6块样地的土壤没有较明显的差异; 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 而盐基饱和度稍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稍低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 50 %, 通透性尚好; 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何蓉李玉媛杨卫柴勇方波武力
关键词:土壤特性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主要乔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式分布指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 x、丛生指标I、Morisita指数及最近邻体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的优势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重要值在2.0以上的12种乔木种群中,4种呈聚集分布,8种呈随机分布,没有均匀分布。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的状况表明,该群落已接近于演替的顶极期。各种群为争取更多的环境资源而随机分布在群落中,少数种群呈聚集分布则是由于生境的异质性或其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引起的。在不同发育阶段,岭罗麦、光序肉实树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滇南红厚壳则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的变化,显示出它们在群落中为争夺有利的生长环境而长期竞争的关系。
柴勇李玉媛方波和丽萍何蓉
关键词:山地雨林乔木种群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被引量:24
2007年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兰科植物。据调查,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3属、134种,约占云南省135属、780种的31.9%和17.2%,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最多的科。兰科植物在保护区的各个生态类型中均有出现。保护区134种兰科植物以附生兰占优势,占67.16%(90种);其次,地生兰占31.34%(42种),腐生兰为1.50%(2种)。保护区兰科植物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热带属占70.0%(28),温带属占27.5%(11)。鉴于兰科植物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首先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应加强社区经济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施社区共管以及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王玉兵杜凡
关键词:兰科植物多样性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岭罗麦、光序肉实树群落中树种的种间分离被引量:9
2005年
以5000 m2 的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用X2 适合性检验和分离指数指标, 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岭罗麦(Tarennoidea wallichii)、光序肉实树(Sarcosperma kachinense var simondii) 群落的种间分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25个主要树种形成的300组种对中, 大多数种对的种间关系表现为随机毗邻(占75 33%), 部分表现为显著正分离(占19 67%), 少数表现为显著负分离(占5%), 这种以随机毗邻为主的种间分离格局与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有关。群落中呈聚集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易发生正分离, 一般不会表现为负分离; 而呈随机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则多数表现为随机毗邻,少数表现为正分离或负分离。
柴勇李玉媛司马永康
关键词:种间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