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GH-136)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小林李义玲陈志超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被引量:8
- 2014年
- 在系统分析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的构建方法。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响应,应建立基于流域应急指挥中心、地方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应急联动部门3个层次的应急联动组织体系。指出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协调处置机制和奖惩机制3个部分。
- 杨小林李义玲
- 关键词:应急响应长江流域
-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往往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较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具有事态复杂性、损失破坏严重性、处置任务重等特点。科学有效地构建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有助于迅速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控制事态演化并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针对目前我国缺少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组织机构构建规范、现场处置机构设置不统一、术语不规范、职责不明确、难以实现不同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联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构建方式,认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构建应体现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统一构建,满足现场处置过程的动态性要求,并且阐述和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机构的职责及其运行机制。
- 杨小林陈志超李义玲
-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机理与应对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 杨小林
- 关键词: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