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2JY0062)
-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金平游明鸿张小晶王思思范宣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虉草种子成熟时构件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6
- 2017年
- 通过测定不同成熟期各构件可溶性糖(SS)、蔗糖(SU)、淀粉(ST)含量,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PA)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研究虉草种子成熟时灌浆物质在源、流、库器官间转移规律,探讨种子千粒重与构件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生殖枝中SS、ST、SU和PA含量及NR活性在发育期间和构件间均变化显著;(2)构件中SS、SU含量和NR活性随种子发育进程显著先增后降,ST含量显著增加,PA则显著下降;(3)穗轴中糖分含量、PA含量及NR活性数倍于其他构件,是灌浆物质累积、合成、转化及调控中心;(4)蜡熟期ST含量与灌浆期SS含量、乳熟期ST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灌浆期和乳熟期NR活性和ST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5)种子饱满度(千粒重)与叶(源)中SS含量,与茎(流)中SU含量,与穗柄(流)中SS、SU和PA含量,与穗轴(流)中SS、SU、PA含量和NR活性,与种子(库)中NR活性、S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各构件均参与"源-库"的物质运输,穗轴对源库流起调控作用。
- 王思思游明鸿刘金平范宣宗人旭
- 关键词:虉草生殖枝种子发育生理生化
- 生长抑制剂对老芒麦种群生殖投入与收益及种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在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对老芒麦种群的生殖投入参数(生殖枝密度及比例、花序生物量密度及比例、花序能量密度及比例等)、生殖收益参数(种子产量、成熟率、收益率等)和种子质量参数(千粒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殖投入有极显著影响(P<0.01),抑制剂种类、浓度及施用时间对生殖枝密度、花序生物量与能量密度均有影响;多效唑显著促进种群花序生物量与能量累积,矮壮素则抑制种群生物量、能量向花序分配;拔节期施用比孕穗期施用更有利于种群的生殖投入。生长抑制剂对潜在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成熟率及收益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多效唑对种子产量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矮壮素,拔节期施用200~800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P<0.05),尤其是施用600mg/L的多效唑使潜在种子产量、实际种子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6.21%、65.89%,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多效唑降低了种子成熟率与生殖投入收益率。生长抑制剂对种子千粒重、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拔节期施用可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孕穗期施用则降低发芽指数;抑制剂种类、浓度对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 刘金平游明鸿
- 关键词:老芒麦矮壮素种子产量种子活力
- 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生殖枝中糖分、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老芒麦生殖枝的叶、茎、穗柄、穗轴、种子等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构件可溶性糖(SS)、蔗糖(SU)、淀粉(ST)含量变化,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PA)含量变化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变化,分析糖分含量、呼吸强度及氮代谢速度在发育期间、构件间差异,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灌浆物质在源、流、库器官间转移规律,探讨种子饱满度与构件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可溶性糖、蔗糖和丙酮酸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发育期间和构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淀粉含量在构件间差异显著,在发育期间变化较小。2)随种子发育各构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淀粉含量无显著增加;乳熟期构件中丙酮酸含量显著增加,蜡熟期又显著下降(P<0.05);灌浆期和乳熟期构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无差异,蜡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3)种子发育过程中叶片丙酮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构件,穗轴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数倍于其他构件。4)灌浆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构件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和丙酮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大小为淀粉>蔗糖>可溶性糖>丙酮酸;乳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糖相关性大小为可溶性糖>淀粉>蔗糖,与丙酮酸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蜡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仅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种子饱满度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穗柄中丙酮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穗轴中硝酸还原酶活性、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种子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生殖枝各构件均参与种子发育过程中"源-库"物质运输,乳熟期运输速度与贮藏物沉积最快,穗轴对源库流起调控作用,氮代谢速度与种子饱满度显著相关。
- 刘金平范宣游明鸿王思思宗人旭
- 关键词:老芒麦生殖枝种子发育
- 行距对老芒麦光合性能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在30cm、45cm、60cm、75cm、90cm行距下,测定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及产量相关指标,分析行距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行距增大而增强,30cm行距时光合速率极显著低于其他行距;随着行距增加,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变化趋势相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蒸气压亏缺在75cm范围内与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光合速率因与营养枝和总分蘖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因与每生殖枝小花数和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适当行距条件下适时灌水改变蒸腾速率来促进光合速率的增加,可提高种子产量。
- 游明鸿刘金平白史且李达旭王丽焕张昌兵鄢家俊吴婍
- 关键词:老芒麦行距光合特性草产量种子产量
- 坡度对野生荩草分株特征及生殖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通过多重比较法,对紫色土丘陵区断面不同坡位下,野生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群落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结构、生殖分配与生殖再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荩草可在50°断面上存活,并完成生命周期,坡度越大生殖分株的小花数、小穗数等花序性状及结实率变异系数越大;生殖分株的绝对与相对根、茎、叶、花序生物量的最大、最小、平均值,均受坡度的显著影响(P<0.05),大坡度时生物量显著向根系分配,而减少花序的生物量比例;生殖分配率与生殖再分配著受生境的极显著影响(P<0.01),坡度越大生殖分配率与生殖再分配越低。野生荩草对断面干旱、贫瘠的生境条件具有极强适应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土护坡草坪乡土草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 刘金平
- 关键词:分株生殖生物量草坪
- 灌浆期虉草不同位叶对光照强度响应能力及光合贡献率被引量:8
- 2016年
- 设置10个内置光照强度,测定光照强度对灌浆期虉草(Phalaris arundinacca)1-4位叶光合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自然光下各位叶的光合贡献率与水分消耗率差异。结果表明,虉草能利用≥50μmol·(m^2·s)^(-1)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光合参数受光照强度和叶位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位叶的4个光合参数在500~1 700μmol·(m^2·s)^(-1)光照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光照强度大于1 400μmol·(m^2·s)^(-1)时则有光抑制现象。水分利用效率在光照800~1 400μmol·(m^2·s)^(-1)时最高。在自然光下,不同位叶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有显著差异(P<0.05),第2、3叶单叶光合速率和贡献率大于其它位叶,且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所以,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保持第1~3叶的完整与健康,以保证虉草种子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 张小晶宗仁旭游明鸿刘金平雷雄马娇
- 关键词:虉草光照强度叶位光合作用
- 13个燕麦品种在川西北高原生产性能及抗锈病能力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3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根、茎、叶构件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品种间株丛密度、鲜草产量及茎叶比等生产性能差异,同时对抗锈病能力进行品比。结果表明,113个品种间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宽、叶厚、根粗、根长、根体积等构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2鲜草产量、密度和茎叶比等生产性能指标有极显著差异,青引1号鲜草产量达55 215.93 kg/hm^2,林纳仅为26 075.56 kg/hm^2;阿坝密度达1 385.19枝/m^2,青海甜仅625.93枝/m^2;阿坝茎叶比6.35,林纳仅1.15。313个品种锈病感病率均为100%,感病级都大于3级,7个品种抗性为中感(MS),2个品种为感病(S),4个品种为高感(HS)。4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叶比、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基径、叶片数、叶宽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鲜草产量和抗锈病能力与构件性状、株丛密度无相关性。5聚类分析把13个品种分为5类,生产时要依据草地建设(如青引1号和陇燕1号)、天然草地改良(如阿坝和青引2号)或生态治理(如林纳)等生产目的,选择相应类型的燕麦品种。
- 范宣游明鸿刘金平雷雄季晓菲王思思
- 关键词:鲜草产量锈病
- 老芒麦种子发育时不同位叶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变化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本文通过在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测定不同位叶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分析种子发育过程中各位叶的光合速率、光合贡献率、叶生物量及含水量、花穗生物量和种子千粒重的变化,研究种子产量与不同发育期不同位叶光合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1)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位叶的光合速率和光合贡献率均存在显著变化,同-发育期各位叶的光合速率和光合贡献率表现出显著差异.2)不同位叶的叶生物量和含水量随种子发育均发生显著变化,同-位叶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叶生物量和含水量表现出显著差异.3)种子产量与开花期1~5叶的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及叶总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与灌浆期第1,3 叶光合速率和第1,2 叶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犘〈0.05);与乳熟期第4,5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生物量为负相关;与蜡熟期、完熟期第1叶光合速率为正相关,与第3~5叶光合速率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第1,2叶生物量呈正相关,与第3~5叶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4)种子产量与灌浆期之后的叶总生物量均为负相关,与灌浆期和乳熟期花穗生物量呈负相关,与蜡熟期和完熟期花穗生物量为显著正相关.所以,在营养生长阶段要采取合理栽培措施,促进不同位叶叶片生长和营养累积,为种子发育奠定物质基础,而灌浆期后要注意调控各位叶的生物量和光合速率,着重保护第1~3叶的完整性与健康度,以提高老芒麦种子产量与千粒重.
- 刘金平游明鸿曾晓琳蔡捡张小晶
- 关键词:老芒麦叶位种子产量生物量
- 灌浆期老芒麦位叶对光照强度响应能力及光合贡献率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设置0、50、100、200、500、800、1100、1400、1700、2000μmol/m^2·s等10个内置光源光照强度,测定不同位叶对光照强度的响应能力,分析自然光下不同位叶的光合贡献率与水分消耗率差异,结果表明:老芒麦能利用≥50μmol/m^2·s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光合参数极显著受光照强度和叶位的影响(P<0.01),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速率,叶位主要影响气孔导度;不同位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在500~1700μmol/m^2·s光照下均无显著差异;水分利用效率在光照500~800μmol/m^2·s时最高;在自然光下,不同位叶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第1叶单叶光合速率和光合贡献率最大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田间管理时应注意保持第1~3叶的完整与健康,以保证老芒麦种子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 刘金平游明鸿张小晶蔡捡曾晓琳
- 关键词:老芒麦光照强度叶位水分利用效率
- 丝茅草根浸提液对三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恶性杂草丝茅草(Imperata koenigii)对冷季型草坪造成严重危害的问题,通过室内生物检测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丝茅草根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3种草坪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根长、幼苗和根鲜重、干重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浸提液对3种草坪草种子的萌发指数、幼苗生长及生物量结构均有显著的化感效应,高浓度的浸提液显著抑制草坪草的生长与发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丝茅草根浸提液对3种草坪草表现出不同的化感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
- 张丽慧赵艳刘金平
- 关键词:浸提液草坪草化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