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0906705)
- 作品数:5 被引量:88H指数:5
- 相关作者:唐征罗天宽张小玲荆赞革刘庆更多>>
-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基因型花椰菜幼苗生长和叶片光合色素及质膜透性对盐胁迫的反应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本以球型松紧不同基因型花椰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68、136 mmol.L-1)胁迫对花椰菜幼苗生长、水分生理、光合色素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尤其是高浓度NaCl(136 mmol.L-1)胁迫,显著降低了花椰菜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叶片长宽、植株干鲜重量、植株相对含水量(PRWC)、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细胞膜稳定指数(CMSI)、叶绿素(Chl b)、总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Car/Chl);显著提高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Chl b);叶绿素a(Chl a)含量变化因品种和盐浓度而异。盐胁迫抑制了花椰菜幼苗的水分吸收和光合色素合成,同时破坏了叶片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影响了其幼苗的生长发育。与对照(0 mmol.L-1 NaCl)相比,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干鲜重量、PRWC、LRWC、CMSI、Chl b和Chl含量的降幅及MDA含量的增幅均为YM-80RZ-50。
- 朱世杨张小玲罗天宽刘庆唐征荆赞革
- 关键词:花椰菜盐胁迫MDA幼苗生长
- 花椰菜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光合色素对NaCl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花椰菜银农70天自交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7个NaCl胁迫浓度(0、34、68、102、136、170、204mmol·L-1)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光合色素的变化特点。结果发现:①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绿素a/b(Chla/Chl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值呈线性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增加趋势。②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幼苗干鲜质量以及Chla、Chlb、Chl和Car含量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钟形"抛物线变化规律,在68~136mmol·L-1NaCl胁迫下出现最大值;相对盐害率变化相反,呈"倒钟形"变化特点,在34mmol·L-1NaCl胁迫下出现最小值。③种子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呈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NaCl胁迫(136mmol·L-1)下活性升高,而重度NaCl胁迫(204mmol·L-1)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种子相对盐害率、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幼苗Chla、Chlb、Chl和Car含量不仅能较好地指示NaCl胁迫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的伤害程度,并且可反映其受NaCl胁迫伤害的强度水平,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Chla/Chlb和Car/Chl值则无法指示;102~136mmol·L-1NaCl胁迫浓度是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盐胁迫阈值。
- 朱世杨张小玲罗天宽刘庆唐征荆赞革
- 关键词:花椰菜种子活力抗氧化酶光合色素
- 花椰菜自交系主要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被引量:35
- 2012年
- 通过对54个花椰菜自交系材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以期为花椰菜育种中亲本选配提供帮助。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0.024%的前6个主成分来评价花椰菜自交系资源;现球期、采收期、叶长、叶宽、株高、花球纵径、花球横径、球重、球形、球紧实度、叶色、蜡粉、内叶数、始花期和株幅是花椰菜亲本选择的主要形态指标。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将54个花椰菜自交系分为3类:第Ⅰ类表现为早熟、株幅小、叶片狭窄、蜡粉较少、球重和紧实度中等;第Ⅱ类表现为中熟、株幅中等、叶片灰绿、蜡粉较厚和花球半圆紧实且重;第Ⅲ类表现为晚熟、株幅大、株形高、叶片宽阔、蜡粉中等和花球扁圆。3个类群自交系性状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有利于杂交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 朱世杨张小玲刘庆唐征罗天宽荆赞革
- 关键词:花椰菜自交系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储藏时间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明确花椰菜种子储藏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水平的变化状况,以储藏1、2、4年的花椰菜Yuan-H和Yuan-I种子为材料,调查了不同储藏时间下种子活力、田间出苗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花椰菜种子储藏1~2年,种子活力、田间成苗率降低不明显,平均出苗时间增加不明显,而幼苗苗高、干重和真叶数有明显降低趋势;储藏4年,发芽率〈60%,苗高等幼苗素质明显受抑。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中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因品种和储藏时间而异。种子活力、成苗率与SOD、POD和脱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5),与MD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
- 朱世杨张小玲罗天宽刘庆唐征荆赞革
- 关键词:花椰菜种子活力储藏生理生化
- 花椰菜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被引量:28
- 2012年
- 以98份花椰菜自交系资源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GP)、发芽势(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高(SH)和根长(RL)等指标的耐盐系数,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耐盐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的耐盐性强弱评价结果受多个指标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并赋予测定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计算出种质材料耐盐性强弱的综合评价D值,对98份种质材料耐盐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综合评价D值与GP、GR、GI、VI、SH、RL的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0.910**、0.921**、0.955**、0.972**、0.585**、0.686**),综合评价D值可以全面反映供试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别对综合评价D值、GP、GR、GI、VI、SH、RL的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发现GR、GI、VI、RL可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而GP、SH不宜直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基于综合评价D值聚类分析,可以将98份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差四大群类,其中有7份材料属于强耐盐性群类的种质,可供花椰菜耐盐性品种选育改良利用及耐盐性机制、耐盐遗传机理等方面研究。
- 朱世杨张小玲罗天宽刘庆唐征荆赞革
- 关键词:花椰菜种质萌发期耐盐性评价隶属函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