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06-YZ7-7)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宏岐郝红暖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都城地理学若干问题刍议被引量:7
- 2009年
- 中国都城地理学是地理学角度的古都学研究,是中国古都学的重要领域,其研究对象和时段与中国古都学是一致的。都城的历史地理、都城体系、都城空间等都应该是都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国都城地理学应学习和借鉴各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推动中国古都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吴宏岐郝红暖
- 关键词:中国古都学研究方法
- 隋唐行宫制度与宫廷革命——兼论陈寅恪“玄武门学说”之拓展被引量:3
- 2008年
- 隋唐时期帝王行宫为数众多,主要集中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的周围及两京道上,形成哑铃型分布格局。隋唐时期的行宫在功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尤以避暑行宫的数目最多而且也最为重要。唐代都城建置对国家政治格局固然颇有影响,但宫廷革命的成败却并非只表现在宫城北门的得失这一个方面。隋及唐初的帝王们对不同的行宫有着不同的偏好,但他们对于某些行宫的频繁临幸和长时间居住,使这些行宫充当着临时性政治中心的角色,也就是说,客观上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都城,另一个是帝王所幸的行宫。帝王们在巡幸行宫期间,固然享受了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但同时也为宫廷政变的发动者提供了绝佳时机。在行宫中发动政变的一方要想获得政变的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对相关行宫的控制。这一观点,可视为是对陈寅恪"玄武门学说"的一个拓展。
- 吴宏岐
- 关键词:宫廷政变
- 唐番禺县治所考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细致考证,认为原为南海郡附郭县的番禺县在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曾被省并,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又在广州重置番禺县,但唐代新的番禺县治已南迁至今广州海珠区珠江南岸一带,故而已不是广州的附郭县,并指出唐代广州地区行政建置的相关调整,大致是为了适应广州城以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江南洲的经济开发与行政管理的需要。
- 吴宏岐
- 关键词:唐代经济开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