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40800-2)

作品数:12 被引量:350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卫东刘志高刘红光王亮唐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碳排放
  • 2篇投入产出表
  • 2篇竞争型
  • 2篇竞争型投入产...
  • 2篇产出表
  • 2篇产业结构
  • 1篇地方生产网络
  • 1篇地理学研究
  • 1篇隐喻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区域经济
  • 1篇中国区域经济...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积累
  • 1篇社会贡献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生产网络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市经济与...

作者

  • 6篇刘卫东
  • 3篇王亮
  • 3篇刘志高
  • 3篇刘红光
  • 2篇尹贻梅
  • 2篇唐志鹏
  • 2篇余金艳
  • 2篇贺灿飞
  • 1篇王恂
  • 1篇金凤君
  • 1篇张文忠
  • 1篇童昕
  • 1篇鲁明勇
  • 1篇韩振海
  • 1篇孔卉
  • 1篇刘作丽
  • 1篇宋周莺
  • 1篇马海涛
  • 1篇黄建毅
  • 1篇范晓梅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特区经济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生产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以潮汕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被引量:22
2012年
采用社会调查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运用演化经济地理学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网络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后,潮汕地方生产网络内部空间结构不断演变,从多点集聚向多个孤立集群网络演进,再向跨集群地方网络发展;②网络演化本质上是企业关系的变化,企业间关系是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做出的战略选择,地理临近与路径依赖使潮汕集群网络结构得以保持(即"遗传"),企业创新需求作用下的路径创新推动了集群间联系的发展(即"变异");③生产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还应加强对路径创新与地方产业升级的研究。
马海涛刘志高
关键词:地方生产网络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为例被引量:48
2011年
从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属性出发,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架构起一般性的框架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模式,指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应摆脱资源依赖,回归到城市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等一般属性的建设上来。同时,以石油城市克拉玛依为例,分析其产业转型条件和机遇,研究其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要做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特别要依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地域环境做好城市发展战略。而在新形势下,克拉玛依应利用好现有的产业基础、中亚油气资源合作开发的机遇以及国家政策优势,推进构建产业结构的多元性,确立新的城市功能,借此推进城市产业转型。
王亮宋周莺余金艳黄建毅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个体流动与结构变迁:北京北部高科技产业带调查
2013年
地方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与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加强,产业组织模式的弹性化趋势成为当今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地方人力资本的流动与积累方式也出现了显著变化。通过对北京市北部高科技产业带的问卷调查,对比了高科技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和一般服务业人力资本流动与积累的模式,揭示了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及其对人力资本积累方式的影响。指出在微观个体层面,各种行业的弹性层与稳定层之间存在广泛的交叉与流动。结论指出,城市经济的多元性为各种产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需要建立包容性的人才政策,以适应更加弹性的产业组织模式。
王恂童昕孔卉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
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被引量:20
2011年
基于全球500强在华投资数据,研究了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随着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功能不断拓展,不同功能的空间分离已非常明显;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而生产功能则对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城市具有更强的偏好。条件逻辑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集聚经济和制度约束是影响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华不同功能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生产功能区位选择的被动式嵌入特征明显,其在受制度约束的同时十分关注部门集聚效益,地方化经济对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城市化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而服务功能区位选择则十分关注功能集聚和城市化经济,靠近政策源头布局也是其区位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
刘作丽贺灿飞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0
2011年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贺灿飞刘志高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社会贡献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被引量:80
2012年
路径依赖是理解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理学涵义。但相对于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路径依赖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及其在技术变迁、制度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扩展;回顾了该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引入及其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演化的机理。本文认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即锁定。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经济地理里路径依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
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2
2011年
研究对外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清我国碳排放的来源,有利于我国合理制定碳减排政策和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当前有关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大多没有处理好加工贸易这一重要因素。本文在理清区域间相互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复杂关系基础上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型,构建了两区域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联系模型,将直接排放分解为消费、投资、出口三大最终需求的完全排放,并将进口避免的国内排放分解为进口消费、进口投资、加工贸易等部分,最终明晰了区域间贸易产生的隐含碳排放转移问题,并以中国为例进行计算说明。结论认为:中国出口加工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比例偏高的产业结构特点,是中国碳排放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强。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
关键词:碳排放
西部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综合评价与地域划分被引量:12
2011年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工作重点以"打基础"为主,对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重视不够。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内部发展差异较为显著。特别是仍有部分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其发展存在特殊困难。现有研究缺乏西部内部小尺度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判,也缺乏综合地域划分。文章选用改进熵值法对西部171个地级行政单位进行综合发展评价,依据地理空间一致性对特殊困难地区进行地域划分,得到七个集中连片地区。分析显示,各片区致贫落后诱因相对一致。并探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的一般思路。
王亮韩振海余金艳王蓓刘卫东
关键词:改进熵值法集中连片
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1
2010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不仅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出口大幅度下降。因而,定量研究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对理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投入产出表方法,计算了中国各省市区对欧、美、日的商品出口对各自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对欧、美、日出口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沿海地区。
刘卫东刘红光唐志鹏王亮
关键词:出口金融危机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4
2010年
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中国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根源以及由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问题,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排放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标明,出口是中国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9.1%。而国内建筑业的投资,机械交通电子设备的出口与投资,国内对食品、电力热力以及服务业的消费,化工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等经济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根源,也是排放敏感性较高的经济活动。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加快产能转移,抑制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并逐步实施进口替代,提高出口层次和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重视提倡全民减排,积极建立节约型社会,特别是减少建筑业的浪费和服务业能耗,将是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任务。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
关键词:碳排放产业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