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8125)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浈杨达陈栋高增元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遗产的“原创性”问题初探——以大木作工艺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遗产的'原创性'问题。在理论上对原创性做了界定,分析了原创性的成因,最后以大木作工艺为例,提出原创性的分析方法。
- 陈栋
- 关键词:遗产原创性大木作
- 查济古村落中某明代民居改造案例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该文以查济古村落中一个明代民居的改造为例,在介绍其真实性改造的基础上,阐述其意义和局限性,希望从这种有益的尝试中明确一些新的保护理念,获得更为合理的保护措施。
- 高增元
- 关键词:查济古村落
- 挖掘地域原创,展现工艺真彩——浙江大木作工艺的讨照付照技术及其思考被引量:4
- 2009年
- 讨照付照是浙江大木作工艺的一种操作技术,是当地大木作营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该文基于对浙江宁海县的实地调查,解读此传统地域技术的操作方法,并与北方大木作工艺的讨退等其他技术做了比较分析,进而论述了传统建筑工艺的原创性问题。
- 陈栋
- 关键词:大木作建筑工艺原创性
- 关于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应用体系的思考被引量:9
- 2008年
- 传统建筑工艺是工匠在意匠支配下,使用相应的工具或器械,按世代相沿袭的手法完成从原材料采集、构件加工制作到安装成型,再到后期装修的一套完整技术过程;是濒危的无形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与系统保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建立保护框架体系的意义和构想,探讨了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可行性,旨在推动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进程,解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工艺失传"和"工匠队伍断层"的迫切问题,为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浈
- 中国传统营造工艺保护特点解析被引量:8
- 2009年
- 中国传统营造工艺是建筑从意愿到实体的过程,与中国本土建筑的发展息息相关。传统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文化和环境等因素是近年对非物质文化概念的更加深入地探索之后必须考虑的问题。传统营造工艺保护中三个层次的组成,是来源于工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特点,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考量所得到的。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从针对性保护到全面细致的保护将是工艺保护工作的方向和趋势。
- 杨达
- 我国隋唐及以后的建筑石作工艺探析被引量:6
- 2009年
- 以我国隋唐及以后的建筑石作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唐宋时代采石技术及石作加工能力的变化,指出了扁棱技术在唐宋时代的新发展。以宋代《营造法式》、清代《河工器具图说》和近世《营造法原》为依照,探讨了宋元时代石作技术的进步及地方石作工艺的发展,并重点对清代的石作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 李浈
- 关键词: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