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4KJ207)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贲道锋韦多王永杰夏照帆陈旭林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烧伤
  • 2篇丝裂原
  • 2篇丝裂原活化蛋...
  • 2篇转导
  • 2篇活化
  • 2篇活化蛋白激酶
  • 2篇P38丝裂原...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类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严重烧伤
  • 1篇烧伤血清
  • 1篇鼠肝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旭林
  • 2篇夏照帆
  • 2篇王永杰
  • 2篇韦多
  • 2篇贲道锋
  • 1篇汪昌荣
  • 1篇邓廿庆

传媒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严重烧伤大鼠肝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肝脏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调控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烧伤+SB203580组: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后15min和12h静脉注射p38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mg/kg);烧伤对照组:同前致伤后给予等量等渗盐水,每组8只。测定3组大鼠伤后24h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变化,并分别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TNF-αmRNA及p38MAPK、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烧伤对照组大鼠血清AST和ALT活性及肝脏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伤组(P<0.05或0.01);烧伤+SB203580组此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5或0.01),但与假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肝脏p38MA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之比———假伤组∶烧伤对照组∶烧伤+SB203580组为1.00∶3.90∶1.10,烧伤+SB203580组与假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烧伤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P<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肝脏中活化的p38MAPK促进了TNF-αmRNA的表达,并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永杰汪昌荣邓廿庆
关键词:烧伤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肿瘤坏死因子Α信号转导
烧伤血清激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模型,根据刺激物的不同分为正常血清组(正常血清刺激)、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刺激)、SB203580组(烧伤血清+SB203580刺激)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烧伤血清+PDTC刺激)。SB203580组和PDTC组在烧伤血清刺激前1h分别加入10μmol/L SB203580及10mmol/L PDTC.于烧伤血清刺激后即刻(0)、6、12、24和36h检测HUVEC内VCAM-1mRNA的转录水平。检测血清刺激24h后HUVEC膜表面VCAM-1表达水平、上清液中VCAM-1含量及HUVEC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之间的黏附情况。结果烧伤血清组刺激后VCAM-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刺激24h时达高峰,随后下降。SB203580组及PDTC组刺激24h时HUVEC中VCAM-1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VEC膜表面VCAM-1表达水平: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66.5±6.2)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19.1±1.9,P<0.05);而SB203580组及PDTC组,分别为21.7±2.3、23.1±2.4,与烧伤血清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上清液中VCAM-1含量: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125±10)n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23±3)ng/L(P<0.05);而SB203580组(27±5)ng/L及PDTC组(29±5)ng/L均低于烧伤血清组(P<0.05).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PBMC与HUVEC之间的黏附数为(197±11)%,较正常血清组(100±4)%显著增加(P<0·05),而SB203580组[(113±7)%]及PDTC组[(97±112)%]却明显低于烧伤血清组(P<0·05),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核因子(NF)κB系统参与了这一调控过程。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永杰邓廿庆
关键词:烧伤NF-K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