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4)

作品数:20 被引量:202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强生张蕾刘勇黄小琴刘红雨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油菜
  • 4篇油菜根肿病
  • 4篇盘菌
  • 4篇肿病
  • 4篇根肿病
  • 4篇核盘菌
  • 4篇菜根
  • 3篇油菜品种
  • 3篇生理小种
  • 3篇小种
  • 3篇菌核
  • 3篇菌核病
  • 3篇抗病
  • 3篇抗性
  • 3篇甘蓝
  • 3篇甘蓝型
  • 3篇甘蓝型油菜
  • 2篇致病力
  • 2篇致病力分化
  • 2篇胁迫

机构

  • 7篇四川省农业科...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大学
  • 3篇内蒙古农牧业...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黄山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黄小琴
  • 5篇李强生
  • 5篇刘红雨
  • 5篇刘勇
  • 5篇张蕾
  • 4篇荣松柏
  • 4篇费维新
  • 4篇余垚颖
  • 4篇胡宝成
  • 4篇侯树敏
  • 3篇陈坤荣
  • 3篇任莉
  • 3篇李子钦
  • 3篇周西全
  • 3篇王淑芬
  • 3篇方小平
  • 3篇郝丽芬
  • 3篇吴晓芸
  • 3篇宋培玲
  • 3篇刘凡

传媒

  • 9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内蒙古农业科...
  • 2篇核农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油菜黑胫病害分布及病原菌鉴定被引量:22
2013年
2008-2012年间,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60个市(县)的冬、春油菜产区进行油菜茎基溃疡病/黑胫病的调查,从14个省的42个市(县)发现黑胫病存在,发病田块约占调查田块的10%,最重的田块发病率达92%,整株死亡率达5%。从病症表现判断,我国冬、春性油菜茎部、基部黑胫病斑与欧洲、北美油菜黑胫病病斑相似。感染病株中,假囊壳成熟时释放子囊孢子,其形态特征符合文献中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描述。分离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至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与对照L.biglobosa菌株相似。共分离纯化了550个病原菌株,对其中的384个纯化菌株和468份感病组织样品,分别提取病原菌DNA后,采用多重PCR鉴定病原菌种类,得到L.biglobosa特异的440bp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病原菌均为L.biglobosa。采用子叶接种的方法,检测了11个省(市、自治区)的22个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强致病力菌株有14个,中等致病力菌株有8个,除来自内蒙古海拉尔的菌株CN-21外,所有试验的中国菌株均较来自波兰的中等致病力的L.biglobosa菌株PL-Lb致病力强。本研究表明,目前黑胫病在我国油菜产区普遍存在,且在局部地区已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尚未发现引起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强侵染型致病菌L.maculans。提出了防止L.maculans入侵我国的监控措施和对策。
李强生荣松柏胡宝成江莹芬侯树敏费维新陈凤祥吴新杰范志雄雷伟侠
关键词:油菜黑胫病多重PCR
依据土壤环境因子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风险评估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解土壤环境因子对根肿病发生的影响,2012年-2013年从我国油菜主产区采集土样12份,在实验室接种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后播种北京新三号(高感白菜品种).实验结果发现:湖北随州和安徽巢湖土壤样品在根肿菌孢子接种量(按每克土壤中的孢子数量计算)为103接种时发病率达到76.7%;而湖北武昌和阳逻、青海西宁和互助、甘肃民乐等地土样在接种浓度为105时发病率仅为0~3.3%.说明湖北随州和安徽巢湖根肿病发生风险高,湖北阳逻和武昌、青海西宁和互助以及甘肃民乐根肿病发生风险小.土样灭菌后进行接种实验和对土样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明确在-些土壤中存在土壤生物因子抑制根肿病发生;使用SPSS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发现,pH、速效钙、全磷、全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因素对根肿病发病率具有抑制作用.
孙超超任莉陈坤荣徐理刘凡方小平
关键词:根肿病风险评估土壤环境因子油菜
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油菜芽期耐旱性的研究
2014年
针对油菜芽期耐旱鉴定,提出了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NIR法)预测油菜吸胀24 h电导率、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的相对发芽率、相对鲜重和鲜重耐旱指数等4个芽期耐旱相关性状的方法。以采集的49份不同耐旱水平甘蓝型油菜近红外光谱数据为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回归算法建立了最优定标模型,并获得较高的决定系数(0.71~0.86)和较低的标准误差(1~15.65)。验证集评估结果表明,NIR法与室内鉴定法测定油菜4个芽期耐旱相关性状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决定系数0.72~0.89)。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油菜芽期耐旱性鉴定是可行的,可用于耐旱育种早代选择。
朱宗河郑文寅周可金张学昆
关键词:油菜近红外反射光谱电导法PEG胁迫
七种除草剂防除冬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14年
比较研究了3种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和4种茎叶处理型除草剂防除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田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土壤封闭型除草剂中乙草胺对杂草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异松·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乙草胺525 g/hm2和1 050 g/hm2喷药60 d后杂草综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2.0%以上。4种茎叶处理型除草剂中,氟吡甲禾灵和精喹禾灵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稳定,2009、2010年喷药60 d后株防效达94.9%~99.3%。烯草酮和草除灵·精喹禾灵对杂草防效受土壤类型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2009年在鄂州市沙窝村喷药60 d后综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85.9%~100.0%和89.9%~100.0%;201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喷药60 d后综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47.6%~64.3%和53.5%~72.3%。
陈坤荣王婧王成玉胡胜武任莉刘凡方小平
关键词:除草剂杂草
丛枝菌根真菌特性及其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丛枝菌根(AM)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互惠共生体。文章总结概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与影响因素,以助于正确理解菌根的抗病作用,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宋培玲郝丽芬李欣州张键云晓鹏包玉英李子钦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抗病性
油菜根肿病病原主要生理小种和品种抗病性鉴定被引量:46
2013年
采用Williams法对采自国内油菜主产区的19个油菜根肿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我国甘蓝型油菜根肿病病原至少存在2号、4号和13号等3个生理小种类型,其中4号小种存在的范围最广泛。湖北省枝江市、当阳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云南省玉溪等4县(市),四川省绵阳等5县(市)共16个采样点的根肿病病原为4号生理小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2个采集地点为13号生理小种;仅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的病原为2号生理小种。分别在枝江、黄山根肿病重发病区对52个油菜品种进行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赣两优三号、蓉油9号、浙双6号、华油杂12号、中油5628、扬油8号、宁油12号、浙油28、中双10号、沣油520等10个油菜品种在枝江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成油杂6号、德68-12、滁杂优3号3个杂交种在黄山对13号生理小种表现出抗病。它们可作为当地根肿病病区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使用。
季海雯任莉陈坤荣徐理刘凡孙超超李俊刘胜毅方小平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生理小种
油菜品种对核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本文采用茎秆牙签菌丝接种法将单一核盘菌菌株接种入不同油菜品种茎秆内部,再从4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茎秆内收集接种后形成的菌核并分离纯化培养,对获得的46个核盘菌菌株分别采用室内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和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法进行致...
张蕾黄小琴刘勇余垚颖刘红雨周西全
关键词:油菜品种菌核病核盘菌致病力分化
四川盆地主栽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评价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人工茎秆菌丝接种法对四川省33个主栽油菜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菌核病抗性评价和稳定性研究,以川油21为耐病对照品种,将供试品种分为耐病、感病两个类型,高抗、中抗、低抗、低感、中感和高感六个等级。结果显示:四川省种植的油菜无高抗菌核病品种,仅27.27%的品种抗(耐)菌核病;35.37%品种表现为低感菌核病,高感、低抗、中感的品种分别占22.23%、20.20%和15.13%。品种的菌核病抗性稳定性受油菜花期环境和基因型影响显著,仅科源油9号和蓉油12号表现出稳定的耐菌核病特性;11个品种菌核病抗(耐)性丧失,20个品种菌核病抗(耐)性不稳定。
黄小琴刘勇张蕾刘红雨周西全余垚颖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抗性评价抗性稳定性
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评价被引量:21
2016年
为了鉴定评价油菜根肿病菌致病性的分化与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利用Williams鉴别寄主系统鉴定了分离自安徽等6个省病区的16个根肿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致病型),并利用温室人工接种技术鉴定评价了12份油菜抗性材料的差异、病圃鉴定了176份油菜品种资源的抗性。结果表明,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湖北(沙阳、当阳)、四川(广汉、眉县、邛崃)和贵州金沙的油菜根肿病菌菌株为4号小种,安徽宁国、云南楚雄、湖南桃江、辽宁沈阳和黑龙江阿城的菌株为2号小种,安徽绩溪的菌株为5号小种,湖北黄陂的菌株为7号小种。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12份抗性资源对2号、4号和5号小种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抗性材料CR5对来自安徽休宁、黟县、广德和四川广汉的4号小种、安徽宁国2号小种和安徽绩溪5号小种均表现出完全的免疫抗性。田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种都油998和蓉油9号两个品种表现抗病(R),富油杂118等11个品种表现中抗(MR)。
费维新HWANG Sheau-fang王淑芬吴晓芸高智谋李强生侯树敏荣松柏江莹芬雷伟侠郝仲萍胡宝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
甘蓝型油菜抗病虫双价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浙双758子叶柄外植体为受体,建立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研究乙酰丁香酮、羧苄青霉素浓度和潮霉素筛选浓度等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羧苄青霉素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以500mg/L最佳,且对子叶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最小,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再生率分别为75.2%和65.1%。5.0mg/L的潮霉素能完全抑制未转化再生植株的生长,使其最终褐化死亡,在此潮霉素筛选浓度下,获得了32株转化再生植株。共培养时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 AS的芽再生率为3.9%,显著高于未添加AS的芽再生率(2.0%),说明共培养阶段添加酚类物质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载体T-DNA的转化。部分转化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呈阳性,病虫害接种试验表明转化植株对菌核病和小菜蛾有较好的抗性。
刘宏波郭翔崔鹏刘旦许玲唐桂香周伟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PCRSOUTHERN杂交病虫害抗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