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K200609)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长建乔彤冉峰卢辉俊冯章启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纳米化左旋聚乳酸有序膜的细胞亲和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制备具有较好细胞亲和性、利于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黏附增殖的纳米左旋聚乳酸有序膜,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改性后纳米纤维膜与细胞复合培养,观察细胞与材料生物亲和性。结果纳米纤维孔径在300—400nm ,孔隙率〉90%。有序和超级有序膜组吸光度A值与无序膜、单纯细胞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无序膜细胞生长较散在、杂乱;有序及超级有序纤维膜有利于细胞沿纤维定向附着、增殖。结论EOCs是理想的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来源。有序及超级有序膜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血管材料。
- 卢辉俊冯章启顾忠泽刘长建
- 关键词:人工血管
- 纳米PLLA膜复合内皮生长晕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与纳米聚-L-NL酸(PLLA)有序纤维膜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及黏附、增殖情况,为构建组织修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PLLA纤维支架,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及I型胶原表面涂覆,与EOCs复合培养,测定细胞黏附率及增殖率,观察细胞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支架材料与种子细胞EOCs形态特征和生物相容性。结果制备的纳米PLLA膜孔径在300-400nm之间,孔隙率〉90%。各组(单纯细胞组、无序膜组、有序膜组及超级有序膜组)吸光度(A)值均随共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升高;从第5天起,有序膜和超级有序膜组A值与无序膜和单纯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细胞组和无序膜组各检测时间点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培养12h及24h后有序膜组和超级有序膜组黏附率则明显高于无序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合培养1d、3d及7d后,有序膜组和超级有序膜组的增殖率明显高于无序膜组(P〈0.05,P〈0.01)。细胞在支架膜上生长良好,纳米无序膜的细胞生长较散在、杂乱;有良好空间定向效果的有序膜及超级有序膜支架有利于细胞沿纤维定向附着、伸展、增殖,以超级有序膜更有利于保持其结构。结论EOCs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来源细胞;纳米PLLA有序及超级有序膜支架能促进种子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并能较好地保持细胞的形态,是一种理想的组织修复材料。
- 卢辉俊冯章启顾忠泽刘长建
-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0
- 2013年
- 背景:内皮祖细胞是成熟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新生血管和新生内皮化作用,在许多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其生物学特征及鉴定方法仍存争议。目的:探索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外周采血后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全培养基重悬后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体外培养扩增获取人内皮祖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生长增殖潜能及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并通过细胞一氧化氮分泌功能测定及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其功能学特征。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后,六七天形成纺锤样细胞簇,两三周黏附细胞发育形成鹅卵石样外观细胞,逐渐融合呈外生性生长。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相比人内皮祖细胞具有高的增殖潜能。人内皮祖细胞表达CD31、CD34、CD144、KDR,表现为典型内皮细胞系表型,此外细胞可摄取ac-LDL并结合UEA-Ⅰ。在功能上内皮祖细胞可分泌一氧化氮并可在Matrigel中形成管腔样结构。提示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黏附诱导培养可获取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细胞形态、增殖能力、生物表型特征结合细胞功能学的综合性鉴定方法用于内皮祖细胞的鉴定具有一定意义。
- 乔威冉峰刘长建
- 关键词: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细胞培养技术一氧化氮
- 脱细胞支架复合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被引量:5
- 2008年
-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c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目的:将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组织工程血管代用品。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体外观察,于2005-12/2007-12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犬颈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内皮系条件培养法,分离扩增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将扩增后的内皮祖细胞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并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方法:20只犬均暴露两侧颈总动脉及一侧股动脉,每只犬在3段血管随机移植组织工程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及自体静脉,分别为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及自体静脉组,每组的移植血管数量均为20例。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术后6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犬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10d后形成"铺路石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内皮祖细胞表型特征;将内皮祖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0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犬动脉移植术6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及自体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5%,90%,均优于脱细胞支架移植组25%。结论:犬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复合脱细胞血管支架,可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率的生物人工血管。
- 冉峰刘长建周敏卫志庆乔威刘昭乔彤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脱细胞支架组织工程血管生物材料
- 脱细胞支架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血管被引量:4
- 2009年
- 背景: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6m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正常血管生物学功能的血管代用品,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与功能研究已成为目前热门研究课题。目的: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血管支架动态复合培养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通过体内移植实验,探讨该组织工程血管的组织相容性及通畅率。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观察,于2006-01/2008-06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通过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兔腹主动脉脱细胞支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分离培养法,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扩增后的干细胞静态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后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方法:60只兔随机均分为3组,剪取一段腹主动脉长约1.0cm,再将移植血管以8/0聚丙烯线间断外翻吻合到腹主动脉上。组织工程血管组:受体为对应抽取骨髓干细胞的实验兔,以组织工程血管为移植血管;脱细胞血管支架组:以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腹主动脉为移植血管;同种异体血管组:以同种异体新鲜腹主动脉作为移植血管。主要观察指标:对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血管移植后3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切片、扫描电镜等观察移植效果。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8d后形成漩涡状排列,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将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置于生物反应器培养12d后,种子细胞在血管腔内黏附生长;血管移植3个月后,组织工程血管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组通畅率分别为90%,80%,均优于同种异体血管组(25%)。移植3个月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组织工程血管组形成清晰的内、中、外膜3层结构,形态接近正
- 冉峰刘长建周敏刘晨乔彤黄佃王炜张明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支架组织工程血管
- bFGF预载脱细胞支架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小口径(<5cm)人工血管因生物相容性差、远期通畅率低,效果不理想。拟通过在脱细胞血管支架表面预载bFGF,制备一种新型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方法采用去污剂-酶消化法制备犬颈动脉脱细胞支架,将bFGF预载在经肝素固化(肝素固化组)和未固化的(单脱细胞组)脱细胞支架表面,ELISA法检测结合的bFGF量及体外释放情况。通过与犬BMSCs体外复合培养1~5d,观察bFGF预载肝素固化脱细胞支架(bFGF预载组)和未固化的脱细胞支架(未预载组),以及各自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情况。取8只杂交犬,切断并剪下颈总动脉造成约5cm缺损,随机选取一侧,将预载组支架行端端吻合于缺损中,作为实验侧;将未预载组支架以同样方法植入对侧,作为对照侧。术后8周取材行DSA、HE染色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犬颈动脉经脱细胞后大体形态完好、细胞基本去除、纤维结构完整。肝素固化组支架表面结合的bFGF量与bFGF反应浓度成正相关,与相同反应浓度下单脱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固化组在浓度为100ng/mL下结合的bFGF可在体外持续释放20d。bFGF预载支架促进BMSCs增殖,MTT显示BMSCs在两组支架表面均可黏附生长,复合培养1、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d,bFGF预载组支架表面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预载组(P<0.01)。异体犬颈动脉移植后8周,实验侧支架均通畅,且有细胞覆盖内膜及浸润管壁,而对照侧通畅率仅为12.5%(1/8),闭塞的移植物腔内均为血栓形成,未见细胞覆盖。结论对同种异体血管脱细胞支架表面进行bFGF预载,初步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通畅性的生物人工血管,其远期通畅率及生物安全性仍待进一步评价。
- 周敏刘长建卫志庆刘昭蒋雪峰乔彤冉峰
- 关键词:BFGF脱细胞支架小口径人工血管
- 纳米PLLA有序膜制备及其对内皮生长晕细胞的促进作用
- 2009年
- 通过观察内皮生长晕细胞(EOCs)在纳米PLLA有序膜表面黏附、增殖的情况,为优化组织工程材料提供一种新途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PLLA纤维支架,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及I型胶原表面涂覆,与EOCs复合培养。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光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黏附、增殖、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得的纳米PLLA纤维孔径为300~400 nm,孔隙率〉90%;有序膜和超级有序膜组吸光度A值与无序膜、单纯细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在支架膜上生长良好,纳米无序膜细胞生长较散在、杂乱;有良好空间定向效果的有序纤维及超级有序纤维支架有利于细胞沿纤维定向附着、伸展、增殖,分泌胞外基质,而超级有序膜更有利于保持其结构。内皮生长晕细胞是理想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纳米PLLA有序及超级有序膜支架能促进种子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并能较好地保持细胞的形态,是一种理想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卢辉俊冯章启刘晨乔彤黄佃顾忠泽刘长建
- 关键词:PLLA
- 纳米多孔PLLA膜对晚期内皮祖细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晚期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纳米多孔PLLA膜表面黏附、增殖的情况,为优化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提供一种新途径。方法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0 kg,雌雄不限。取兔外周血分离和培养晚期EPCs。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无序纤维、有序纤维及超级有序纤维,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及Ⅰ型胶原表面涂覆,制备无序膜、有序膜及超级有序膜。实验分为A(单纯细胞)、B(无序膜)、C(普通膜)、D(有序膜)、E(超级有序膜)组,将原代晚期EPCs(1×105个/mL)复合至支架材料培养,3、5、7、9、11、13、15和17 d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验分A(无序膜)、B(普通膜)、C(有序膜)、D(超级有序膜)4组,取浓度为1×105个/mL的第3代晚期EPCs悬液3 mL滴加至膜上,复合培养4、12和24 h后沉淀法检测细胞黏附率,1、3、7 d测定细胞增殖率,并于复合培养后4、24、72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纳米PLLA纤维直径300~400 nm,孔隙率>90%。培养后3、5、7、9、11、13、15和17 d,各组A值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高,细胞生长良好;A、B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后5~17 d,C、D、E组与A、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培养4 h,A组黏附率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及24 h,B、C、D组黏附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4 h与12、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与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培养1、3和7 d,B、C、D组增殖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除培养后1 d,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示细胞在各支架膜上生长良好,A组及B组细胞生长较散在、杂乱;C、D组细胞沿纤维定向附着、伸展、增殖并分泌ECM,D组细胞结构保持更好。结论纳米多孔PLLA有序膜及超级有序膜支架能促进�
- 卢辉俊冯章启乔彤刘晨顾忠泽刘长建
- 关键词:组织工程血管晚期内皮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