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8C01061-2)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魏方林朱国念刘迎王阳阳王昕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悬乳剂
  • 2篇三唑磷
  • 2篇杀虫
  • 1篇毒死蜱
  • 1篇乳液
  • 1篇乳液稳定性
  • 1篇杀虫活性
  • 1篇杀虫剂
  • 1篇受体激活剂
  • 1篇水乳剂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新剂型
  • 1篇氰氟虫腙
  • 1篇噻嗪酮
  • 1篇酰胺
  • 1篇稳定性
  • 1篇物理稳定性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朱国念
  • 4篇魏方林
  • 3篇王昕
  • 3篇王阳阳
  • 3篇刘迎
  • 2篇杜晓华
  • 1篇徐振元
  • 1篇陈列忠
  • 1篇葛前建
  • 1篇魏晓林

传媒

  • 3篇农药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药新剂型——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以三唑磷为模式农药,研究了一种外观为颗粒状、用水稀释后成微乳液的农药新剂型——微乳粒剂配制的可行性。以乳状液的中位径(D50)为因变量,各表面活性剂用量为自变量,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表面活性剂品种;用比例法与对分法优化各表面活性剂用量;采用旋转挤压造粒法造粒。将筛选获得的农乳500与农乳602号用于配制15%三唑磷微乳粒剂,其乳状液外观为淡蓝色透明状,分散相颗粒迁移速度为0,且不同水质(水硬度:0~3 420 mg/L,水温:10~50℃)下乳液稳定性均合格;乳状液D50为54.2 nm,粒径分布范围为15.7~122 nm,粒径增大速率为0.01%/min;乳状液在相对离心力10 730×g下离心5 min未发生相分离。结果表明:该三唑磷微乳粒剂的乳状液为微乳液,微乳粒剂可以成功配制。
魏方林魏晓林刘迎朱国念
关键词:三唑磷
不同乳化方法对30%毒死蜱·噻嗪酮水乳剂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为研究不同乳化方法对农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稳定性分析仪扫描和粒径测试研究了4种乳化方法制备30%毒死蜱.噻嗪酮水乳剂的稳定性。[结果]溶剂用量12%时,乳化剂加入油相时水乳剂粒径较小;扫描后1#和3#轻微沉降、2#和4#沉降明显,稳定性指数表明1#最稳定。溶剂用量27%时,1#粒径最小;扫描后1#变化不显著、2#沉降明显,1#粒径变化较小且最稳定。样品存放后外观与短期扫描结果一致。[结论]制备工艺对水乳剂稳定性影响显著,当溶剂用量27%时,采取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混匀后再逐渐加入水相中剪切为制备该制剂的最佳工艺。
刘迎魏方林王阳阳王昕朱国念
关键词:杀虫剂水乳剂乳液稳定性
悬乳剂配方筛选工艺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悬乳剂3种常见加工工艺筛选制剂配方的优缺点。[方法]以30%毒死蜱.乙虫腈悬乳剂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筛选配方。[结果]研究发现按悬浮剂方式加工悬乳剂,由于分散润湿剂、乳化剂种类多,配方筛选随机性大,较难得到稳定配方;若先分别制备稳定的乙虫腈悬浮剂和毒死蜱水乳剂,再按比例混合并高速剪切得到毒死蜱.乙虫腈悬乳剂,其热贮析水27.9%;按照直接乳化法筛选配方简便。[结论]直接乳化法是一种较好的筛选悬乳剂配方加工工艺。
王阳阳刘迎王昕魏方林朱国念
关键词:悬乳剂毒死蜱
含吡唑杂环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虫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合成16个含吡唑杂环的新型二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了IR,1H NMR和HRMS的表征,其中目标化合物3h的结构经X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认.初步生测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粘虫和苜蓿蚜有致死活性;在100 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茶尺蠖幼虫具有致死活性,其中毒症状表现为拒食.
葛前建陈列忠杜晓华
关键词:杀虫活性
加工工艺对30%氰氟虫腙·三唑磷悬乳剂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30%氰氟虫腙.三唑磷悬乳剂的物理稳定性影响。[方法]采用3种工艺制备悬乳剂。工艺A:各组分混合后经高速剪切、砂磨后制成悬乳剂;工艺B:先分别配制氰氟虫腙悬浮剂、三唑磷水乳剂,然后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将前者加入到后者中制得悬乳剂;工艺C:先配制氰氟虫腙悬浮剂,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将三唑磷原药与乳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到悬浮剂中,剪切均匀后即得悬乳剂。通过测定悬乳剂的粒径、析水率、悬浮率及采用Turbiscan Lab扫描,分析加工工艺对悬乳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采用工艺A、B、C均可以制备粒径小的悬乳剂;在贮存期间,工艺A制备的悬乳剂粒径增幅最大,工艺C制备的悬乳剂粒径增幅最小;3种工艺制备的悬乳剂其析水率、悬浮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工艺C制备的悬乳剂悬浮率最高、析水率最低,物理稳定性好。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分析结果也显示工艺C物理稳定性最好。[结论]采用工艺C配制的悬乳剂物理稳定性最佳;加工工艺是影响悬乳剂物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王昕魏方林王阳阳朱国念魏晓林杜晓华徐振元
关键词:氰氟虫腙三唑磷悬乳剂物理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