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87)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姚宏志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历程“三问”被引量:1
- 2011年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需要厘清和阐明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十月革命前中国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俄国是否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是十月革命外因决定的结果?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 姚宏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
- 1960年莫斯科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考察和解读过程中,1960年莫斯科会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命题在这次会议上引起一些与会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的公开非议;二是这些非议导致毛泽东1961年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只有也必须本土化、中国化、时代化,才能为自己开辟不断前进的道路,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这是当年大论战给中国留下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启示,其中也包括莫斯科会议的遗产。
- 姚宏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 由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需要厘清和阐明与之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十月革命前中国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俄国是否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途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否是十月革命外因决定的结果?如何解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 姚宏志
- 关键词:毛泽东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
- “新启蒙运动”概念的首倡者是邓演达被引量:2
- 2011年
- 1936年秋,为适应抗日民族斗争的需要,上海、北平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号召一切爱国人士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批判旧礼教,反对武断、盲从、迷信,提倡理性、民主和自由;政治方面主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民动员,抵抗日寇入侵;理论方面主张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与民众斗争相结合。
- 姚宏志
-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者现实政治不抵抗政策民族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