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1)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袁玉江李新建吉春容邹陈张延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商丘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天山中段雪岭云杉森林冬春季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利用天山中段雪岭云杉林区连续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林内外冬、春季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雪岭云杉林对小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影响,冬、春季林内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相对湿度均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冬季、春季气温偏低分别在1.3~1.7℃、0.5~1.2℃之间,且林内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林外。林内风速小,日变化不明显,静风的频率最大;冬、春季林外平均风速分别为2.0 m/s、2.5 m/s,而林内分别为0.2、0.3 m/s。
- 吉春容尚华明范子昂邹陈李新建袁玉江
- 关键词:雪岭云杉小气候特征
- 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小气候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运用自动气象站对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内外气象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晴-多云、阴雨天森林的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季节林冠层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林内均低于林外,平均最高温度林内比林外低2.04℃,平均最低温度林外比林内高1.95℃。冠层相对湿度的平均值较林外高出3.63%,4月相对湿度最大。天山中部白杨沟天然林区森林的防风效果在不同季节均十分显著,各季节平均风速降幅在0.94 m/s以上,冬季的防风效果最好。在春、夏季,林内外土壤温度差值明显增大,且自上而下逐步降低,在秋、冬季节差值较小。
- 马鸿儒吉春容李新建邹陈袁玉江
- 关键词:小气候气温土壤温度天然林区
- 1961—2010年北疆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被引量:15
- 2013年
- 本文利用1961—2010年北疆地区2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国际气候诊断与指数小组(ETCDDMI)所提供极端降水和气温事件的各种指标,对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北疆地区极端降水和气温事件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在北疆不同气候区极端降水指标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其中准噶尔盆地地区增长趋势最慢;冷夜(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为-4.05d/10a(-1.51d/10a),暖夜(日)指数呈现增加趋势,为4.36d/10a(1.64d/10a)。线性趋势分析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极端降水事件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应用M-K检测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发现大多数站点在20世纪80年代后年最高气温和年最低气温也呈现显著增加。这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北疆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加趋势更加显著。
- 张延伟李红忠魏文寿刘明哲史本林
- 关键词:北疆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对低层大气的加热效应
- 利用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2006.08.01~2007.07.31近地层80m铁塔小时温度、辐射和5min PM10、BC浓度、散射系数等数据,结合地面常规气象数据筛选出四季沙尘过程,剔除云的影响,以每次沙尘过程的晴空为大...
- 陈霞魏文寿刘明哲
- 关键词:沙尘气溶胶PM10浓度塔克拉玛干沙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