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12)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启翔潘会堂郝瑞杰彭培好赵印泉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 李冉馨李彦王佳程堂仁张启翔吕英民
- 关键词:梅花新品种选育
- 云南丽江梅花新品种选育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云南丽江地区梅花种质资源性状的观察及评价,采用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两种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制定的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果梅优株中通过实生选育方式选育出了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即‘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拉市优4号’、‘江边7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得到了优株‘七河11号’与‘乌羽玉’的杂交后代。
- 李彦李冉馨王佳张启翔吕英民
- 关键词:梅花选育
- 青岛梅花新品种选育研究
- 2012年
-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 李彦李冉馨王佳程堂仁张启翔吕英民
- 关键词:梅花杂交育种
- 腊梅与蜡梅
- 2015年
- 鉴于当今对植物名"蜡梅"与"腊梅"的混用现象严重,本文旨在通过查阅历史,摸清始源,考证出其正确名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古籍资料,梳理出了从唐代以来,植物名从"腊梅"到"蜡梅"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得出植物名正名应为"蜡梅",而"腊梅"为别名。
- 段美红李庆卫
- 关键词:蜡梅腊梅
- 抗寒梅花品种资源及其在北京地区梅专类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北京地区梅花专类园的实地调查,总结适宜北方露地栽培抗寒梅花品种群9个,其中杏梅品种群与樱李梅品种群抗寒性最强;绘制北京植物园梅园与鹫峰梅园总平面图,分析春夏梅园景观;提出今后北京地区建设梅花专类园建设建议:1)选址需要适当小气候保护,地势高爽,通风向阳;2)选择适合的抗寒梅花品种;3)注重与梅搭配的背景植物,选择观花果的灌木,增加藤本与草本,丰富景观层次;4)适当与山石、水体、道路、建筑等园林要素搭配,深化梅景观内涵。
- 王爽胡伟男张启翔吕英民
- 梅花氧位甲基转移酶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分析
- 2013年
- 氧位甲基转移酶在调节植物芳香类物质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梅花氧位甲基转移酶(Prunus mume O-methyltransferase,PmOMT)可能调控甲基丁子香酚的形成[1]。为深入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梅花氧位甲基转移酶在甲基丁子香酚合成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在梅花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从梅花基因数据库中获得PmOMT基因编码蛋白,对其序列特点、理化性质以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推断甲基丁子香酚的生成可能与其他底物的分布有关,所属反应的逆反应或假底物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导致梅花内部甲基丁子香酚少量生成的原因。
- 李旭东杨炜茹郝瑞杰孙丽丹张启翔
- 关键词:保守结构域结合位点梅花
- 梅花染色体周年性制片技术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实现梅花染色体制片的周年取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宜的制片方法,以梅花品种"粉瓣"为材料,系统研究未成熟种子、种子组培胚根、1a生实生苗顶端生长点、水培接穗茎尖和正常萌动枝芽等分生组织的制片情况,改良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结果表明,各时期分生组织均适宜进行染色体制片,对材料进行低温固定过夜、酶解、染色体制片,能够有效拉伸染色体长度,获得具有良好分裂相的染色体图像。试验克服木本材料染色体制片的季节限制,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制片效率及品质。
- 陈晶鑫杨冰洁杨炜茹郝瑞杰张杰张启翔
- 关键词:梅花染色体制片分生组织
- 垂枝梅花赤霉素GA20ox、GA3ox、GID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以梅花(Prunus mume)品种'单粉垂枝''早花绿萼'为试材,根据已发表GA20ox、GA3 ox、GID1基因序列在梅花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同源序列并设计引物,通过RT-PCR获得基...
- 王富廷杨炜茹张启翔
- 关键词:梅花赤霉素实时荧光定量PCR
- 梅花垂枝性状次生木质部解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探究梅花纤维发育对枝条形态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过氧化氢—醋酸解离法,选取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4个品种一年生枝条,分基部、中部、梢部对枝条重力方向上下侧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观察。结果表明:直枝形梅花枝条基部下侧纤维显著长于上侧,垂枝形枝条基部上侧纤维显著长于下侧,中部、梢部无显著差异;4个品种枝条基部中部梢部纤维直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枝条纤维不均匀发育影响梅花枝条形态。
- 王富廷杨炜茹郝瑞杰王涛张启翔
- 关键词:梅花次生木质部纤维解离
- 4个梅花品种的胚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保存和扩繁梅花种质资源,筛选4个梅花品种,取胚进行胚培养,旨在建立梅花胚培养的无菌体系。以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天然杂交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初步探索‘淡寒红’、‘南京红须’、‘双碧垂枝’、‘粉瓣’等梅花品种的胚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叶片建立了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结果表明:胚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 mg/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最适的叶龄为幼叶时期。梅花的胚培养中,不同品种的萌发率具有一定差异,难易顺序是单瓣品种群<垂枝品种群<朱砂品种群。
- 石文芳郝瑞杰王史琴张启翔
- 关键词:梅花胚培养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