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5075)

作品数:60 被引量:169H指数:7
相关作者:曹毅陈海王强李保坤郭永存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机械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并联机构
  • 15篇构型综合
  • 14篇型综合
  • 11篇混联机构
  • 10篇有限元
  • 10篇机器人
  • 9篇解耦
  • 7篇有限元分析
  • 7篇运动学
  • 7篇柔性铰链
  • 7篇GF集
  • 6篇并联机器
  • 6篇并联机器人
  • 5篇完全各向同性
  • 4篇奇异位形
  • 4篇六自由度
  • 4篇混联机器人
  • 4篇刚度
  • 3篇等效刚度
  • 3篇虚拟轴

机构

  • 53篇江南大学
  • 3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工业职业...
  • 2篇无锡科技职业...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作者

  • 40篇曹毅
  • 5篇陈海
  • 5篇李保坤
  • 5篇王强
  • 4篇贾育秦
  • 4篇郭永存
  • 4篇胡晓雄
  • 3篇周辉
  • 3篇丁锐
  • 2篇桂和利
  • 2篇刘凯
  • 1篇黄真
  • 1篇张志胜
  • 1篇韩迎鸽
  • 1篇王传礼
  • 1篇周睿
  • 1篇张超锋
  • 1篇曹毅
  • 1篇任燕

传媒

  • 8篇中国机械工程
  • 6篇东华大学学报...
  • 4篇机械传动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工程设计学报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机械设计
  • 2篇航空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2篇Journa...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26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ewart并联机构位置奇异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对动定平台为两个非相似的半规则正六边形的Stewart并联机构位于给定姿态时的位置奇迹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基于建立该并联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推导出机构位于给定姿态时的三维位置奇异轨迹的三次符号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机构的对于给定姿态参数的三维位置奇异轨迹相当复杂,其在一般倾斜截面上的投影曲线的几何特征也很难识别。定义动平台所在平面为特征平面,研究表明在特征平面上的位置奇异轨迹曲线均是一条二次曲线,包括无数对双曲线、四对相交直线以及一条抛物线。对于个别特殊姿态,特征平面上的位置奇异轨迹二次曲线退化为平行于脊线的一对或一条直线。提出并证明关于特征平面上的位置奇异轨迹曲线几何特征的两个定理。此外,基于Grassmann线几何以及螺旋理论简要分析了位置奇异轨迹的运动学特性。
李保坤曹毅张秋菊黄真
关键词:并联机构
冗余驱动消除Stewart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被引量:1
2015年
阐述利用冗余驱动消除Stewart并联机器人机构奇异位形的原理。通过添加适当的冗余驱动,可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保持为满秩状态,雅可比矩阵的奇异值大小也相应地保持为非零值。给出数值实例以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当的冗余驱动可有效消除机构的奇异位形,同时机构的运动传递性能得以极大改善。提出的方法对其他类型并联机器人机构奇异位形的消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保坤郭永存韩迎鸽曹毅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冗余驱动
多向气动驱动器软体仿生舌弯曲状态的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以软体仿生舌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向驱动器的变形机理,开展了面向软体仿生舌的单/多向驱动器的弯曲特性研究。首先,设计了气动驱动软体仿生舌,其在单/多向驱动器的作用下可实现吐舌、翻舌、卷舌以及斜翻舌等动作;其次,为进一步研究驱动器的变形机理,开展了针对单/多向驱动器的结构及变形工作原理的研究;然后,基于Yeoh模型应变能密度函数,结合力平衡方程,建立了驱动压强和驱动器弯曲变形后曲率半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最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开展了软体仿生舌的仿真研究及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上述研究为其他基于气动驱动的软体结构变形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董虎林苗顾苏程曹毅李巍
关键词:有限元仿真
Tsai氏并联机构工作空间解析及尺度综合被引量:2
2016年
以Tsai氏异型DELTA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螺旋理论进行自由度分析,简化机构并以无量纲参数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空间解析及尺度综合。利用曲面包络理论求得机构可达工作空间,导出最大内切球优化空间位置与无量纲参数的约束关系。以雅可比矩阵各列单位化所构成新矩阵乘其转置的行列式作为机构操作性能的衡量指标进行尺度综合,最后得到使机构操作性能最优的无量纲尺度参数。
陈桂兰曹毅王强
关键词:并联机构
完全各向同性解耦3T1R型并联机器人构型综合被引量:3
2016年
为综合得到完全各向同性解耦并联机器人构型,基于GF集理论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构型综合方法.阐述GF集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转动特征存在条件;给出机构输入运动副选择原则和分支设计准则,确保了并联机构运动各向同性及解耦性;根据该构型综合原理,实现了3T1R的4自由度完全各向同性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得到了大量新构型;针对所综合的一种新型并联机构,运用螺旋理论求解其机构的自由度并推导其雅克比矩阵,验证了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也进一步证明了该构型综合方法的有效性.
曹毅秦友蕾陈海刘凯周辉
关键词:型综合GF集完全各向同性解耦
Type Synthesis of fully-Decoupled 2T2R Parallel Mechanisms Based on Driven - Chain Principle被引量:1
2016年
Based on the screw theory and the driven-chain principle,a methodology of structural synthesis for fully-decoupled two-translational(2T) and two-rotational(2R) parallel mechanism is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s for fully-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s.Firstly,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fully-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s,a method is proposed by virtue of screw theory to synthesize the desired forms for both the direct and the inverse Jacobian matrices.Secondly,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the direct and the inverse Jacobian matrices,the effective screws,the actuated screws and the mobile un-actuated screws of each leg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screw theory and all possible topology structures fulfilling the requirements are obtained.Finally,the desired fully-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s can b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synthesis rule and structural synthesis of fullydecoupled 2T2R parallel mechanisms can be obtained exploiting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ology.In particular,the direct Jacobian matrix of each synthesized fully-decoupled 2T2R parallel mechanism is a non-zero diagonal matrix throughout the entire workspace.Motors are mounted on each leg and each one of them actuates one degree-of-freedom(Do F) of the fully-decoupled parallel mechanism through a one-to-one velocity relation.
Yi Cao
基于螺旋理论的3T1R完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螺旋理论和独立驱动原则对3T1R类完全解耦并联机构进行型综合。首先根据期望3T1R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的运动特征(沿X、Y、Z轴方向的移动和绕Z轴方向的转动)和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的正逆雅可比矩阵必为对角阵的要求,利用螺旋理论来构造满足所期望形式的正逆雅可比矩阵;然后根据正逆雅可比矩阵所要满足的条件,确定支链驱动副作用于动平台上的使动螺旋,再得到该使动螺旋对应支链上的表示驱动副的驱动螺旋和除驱动螺旋之外的其他运动螺旋系,根据支链连接度的不同,可以配置支链的所有可能构型;最后根据并联机构运动原理依次取出四条支链连接动平台和定平台得到3T1R完全解耦并联机构。综合的并联机构的输出运动是由支链上独立的输入驱动提供的,且机构的正逆雅可比矩阵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为对角阵,所以属于完全解耦并联机构,此类机构控制简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陈海秦友蕾曹毅
关键词:并联机构型综合
抗压内LET柔性铰链的建模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内LET(Lamina emergent torsion)柔性铰链存在轴向刚度低这一问题,基于倒置原则提出了一种抗压内LET柔性铰链.首先,综合考虑各柔顺片段的变形特点,设计了抗压内LET柔性铰链的结构;其次,利用等效弹簧刚度模型推导了该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及抗压等效刚度,并用有限元分析实例验证了2种理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将内LET柔性铰链和抗压内LET柔性铰链弯曲变形及压缩变形的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外形尺寸一致的情况下抗压内LET柔性铰链的弯曲刚度是内LET柔性铰链的1.195倍,而抗压刚度却是其24.532-28.141倍.在弯曲刚度无明显变化的前提下,抗压内LET柔性铰链的抗压刚度大幅提升,该铰链的结构设计完全符合预期要求.
刘凯曹毅周睿丁锐葛姝翌
关键词:等效刚度有限元分析
平面折展机构平面弹簧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常规平面弹簧变形过程中运动端容易产生周向旋转从而造成振动和磨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EMs的平面弹簧,该弹簧由平面薄板加工成形且能实现平面外运动,具有体积小、易加工,结构简单及变形过程中运动端不发生周向旋转等优点。首先,基于悬臂梁模型和伪刚体模型分别推导了LEMs平面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其次,为验证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建立了LEMs平面弹簧的ANSYS仿真模型,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上述两种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变形较小的情况下由悬臂梁模型所推导的公式计算精度更高,在变形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由伪刚体模型所推导的公式更为合适。最后,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推导了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并用一组数值算例证明了其正确性。
刘凯曹毅丁锐
关键词:伪刚体模型有限元分析
固定-导向柔顺杆件6R伪刚体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固定-导向型伪刚体模型的计算精度,基于伪刚体模型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固定-导向6R伪刚体模型。建立了该模型的运动学方程,并根据逆运动学分析方法及优化算法求解了模型的4个最优特征半径系数和3个扭簧刚度系数。通过数值算例模拟固定-导向6R伪刚体模型的末端动作路径,并将其与固定-导向2R伪刚体模型及柔顺杆件的末端路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固定-导向6R伪刚体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相应柔顺杆件的末端动作过程,且其相对误差几乎为0。最后,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实际计算中的精确性。
刘凯曹毅葛姝翌
关键词:伪刚体模型优化算法有限元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