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76016)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崔田邹广田刘志明马琰铭刘冰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金属
  • 5篇第一性原理
  • 4篇压力效应
  • 4篇金属锂
  • 2篇原子
  • 2篇氢化物
  • 2篇金属氢化物
  • 2篇化物
  • 1篇带隙
  • 1篇弹性特性
  • 1篇电子结构
  • 1篇原子物理
  • 1篇原子物理学
  • 1篇氢原子
  • 1篇子结构
  • 1篇自由电子
  • 1篇物理性质
  • 1篇物理学
  • 1篇吸收光谱
  • 1篇相互作用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6篇邹广田
  • 6篇崔田
  • 5篇刘志明
  • 4篇马琰铭
  • 3篇陈长安
  • 3篇何文炯
  • 3篇韦孟伏
  • 3篇陈长波
  • 3篇刘冰冰
  • 1篇何志
  • 1篇尹宏伟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G...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杂质氢原子对金属锂物理性质的影响和压力效应
2006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涵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零温和高压下由16个体心锂原子和一个杂质氢原子构成的体系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氢原子的引入使锂宿主晶格发生显著的畸变.尽管无宿主晶格弛豫下的计算显示,体心锂中的四面体空位(4个近邻锂原子构成的四面体中心,T点)是氢原子的最可能俘获点,但是在晶格充分弛豫的情况下,氢原子实际占据的是由6个锂原子构成的八面体中心(O点),体系具P4/mmm对称性.在所计算的压力范围内(0~6GPa),该体系保持对称性不变,但是在3GPa附近晶格参数比(alc)发生明显的跃变.氢原子带位于价带底,与金属价带分离,表明氢呈现负电性.杂质氢原子导致了体系的带间跃迁光谱呈现低频高反射,并且在低频区约0.4eV处出现特征反射低谷,当压力升高到约4GPa时,又在约4.3eV处形成另一反射低谷.
刘志明马琰铭何志崔田何文炯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金属锂
金属Nb中H的量子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H在Nb晶体中的势场.通过求解H在该势场中的Schrdinger方程,得到了H的振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H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是局域的,第二激发态是非局域的,可以在T点之间迁移以及做4T/6T环运动.
刘志明何志马琰铭崔田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金属氢化物
压力对六角密堆结构金属锂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密度泛涵理论第一原理赝势方法,利用应力和应变的关系计算了压力下六角密堆结构金属锂的弹性常数。计算结果显示,C12、C13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压力对C44和C66的影响并不大。在各个压力点C33值都要比C11的值大,表明金属锂在z方向的硬度要比x、y方向的硬度大。还发现在理论预测的结构相变区域,C11和C33有一个跳跃。通过对压缩波各向异性参数Δp和剪切波各向异性参数Δs1、Δs2的计算发现,零压下Δp=1,并且高压下Δp值也接近1,表明压缩时金属锂表现出各向同性。Δs1、Δs2值远离1,并且随着压力的增加这种远离趋势不断增强,表现很强的剪切弹性各向异性。还讨论了压力对Cauchy关系和相对弹性常数的影响。
陈长波崔田刘志明邹广田韦孟伏陈长安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压力效应金属锂
Pressure effects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Na doped in solid Ar
2004年
In this work, the pressure influence o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Na in solid Ar for various trapping sites is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t T = 10 K and in the pressure range from 0 to 2.4 GPa by using Monte Carlo method with a constant pressure ensemble (NPT). For the trapping sites of nv = 1, 2, the absorption spectral widths increase progressively, the absorption peaks and the centroid spectral shift (CSS) tend to have a red shift with pressure increasing, even though there is no local structural symmetry change around Na atom caused by pressure. Highly symmetrical trapping site structure (nv = 1) determines a highly symmetrical triplet absorption feature at a low pressure. With the increase in pressure, the action from the Ar crystal field on the three energy levels of the 3p excited state of Na atom increases, resulting in the overlap of the three peaks. Low symmetrical trapping site structure (nv = 2) yields a low symmetrical triplet absorption pattern in which a larg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ingle?and the double?peaks exists at a low pressure. With the increase in pressure, the splitting between the singlet and the doublet increases, and the doublet merges as the pressure is larger than 2.4 GPa.
CUI Tian1, HE Wenjiong1, YIN Hongwei1, MA Yanming1, CHEN Changbo1, ZOU Guangtian1, WEI Mengfu2 & CHEN Changan2 1. National Laboratory of Superhard Material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关键词:MONTEABSORPTIONDOPED
压力下替位氢对金属锂能带结构的影响
2005年
利用第一原理的平面波 赝势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零温下体心立方(bcc)金属锂由于氢的替位掺杂和外界压力的改变所引起的电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掺杂体系仍然呈金属性,但是由于氢原子俘获了一个金属自由电子,具有了离子属性,使得费米面以下出现了孤立能带和带隙,最低金属价带偏离了自由电子带,形成鞍型带底,其它价带和导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简并解除和带型畸变。在压力的作用下,带隙加宽,费米面下的孤立带趋向于一条直线,成为一条能级。
刘志明崔田何文炯邹广田韦孟伏陈长安
关键词:费米面带隙价带简并金属锂自由电子
压力及杂质氢对金属锂弹性特性的影响
2007年
针对六角密堆金属锂16个原子超晶胞(supercell)、填隙一个氢原子的周期单元,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零温条件下压力及填隙氢掺杂对体系弹性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掺杂导致体系的体模量增加.常压下掺杂体系的弹性常数C11,C33,C66和C12高于单质体系,剪切模量C44有所下降,而C13则与单质体系持平.压力作用下C11,C33和C66一直大于单质体系,但C12的值低于单质体系.在2GPa—4GPa压力区间内,弹性常数C13呈反常变化,小于单质体系;在高压区掺杂体系的C44和C13则高于单质体系的相应量值,压力导致掺杂体系和单质体系之间剪切模的偏离加剧.掺杂体系在压力作用下依然保持压缩模的各向同性,具有和单质体系相似的特性.
陈长波刘志明马琰铭崔田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压力效应金属锂
Nb_2H的电子结构和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b2H的电子结构和H原子占据点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由4个Nb近邻构成的四面体中心点(T点)为H的稳定俘获点,而由6个Nb近邻构成的八面体中心点(O点)则为相互作用势的极大值点,是不稳定点.相邻T点间存在低能量通道,具有鞍点(S点)结构.在T点及近邻低能通道上,H的1s能级展宽较弱,Nb的4d,5s带部分向下延展,与H带杂化后形成孤立带.当H由T向O移动时,孤立的杂化带向金属价带靠近,带隙逐渐消失.H处于完整宿主晶格中的T点时,布里渊区Γ点处的光学声子结构色散较强,而在远离Γ点处的色散很弱.H在T点邻域及T-T通道上的电子结构稳定性和声子的色散关系表明,H倾向于以稳定负离子形式存在.
刘志明崔田马琰铭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金属氢化物相互作用
压力对固体氩中杂质钠原子吸收光谱的影响
2004年
利用等温等压系综Monte Carlo方法,在低温下(T=10K)研究了压力的变化(0~2.4GPa)对固氩掺钠体系中杂质钠原子吸收光谱的影响.对于替代数为nv=1和2两种掺杂体系,压力的增加都没有改变钠原子俘获点周围的局域对称性,只是减小了钠氩、氩氩之间的距离,使得体系更加致密.但压力的增大导致了钠原子的吸收谱逐渐变宽,峰位以及质心谱移向低能方向移动,即出现红移.对局域结构属于高对称俘获点nv=1的掺杂体系,在较低压力下,吸收谱为高对称三体线形.随着压力的增加,吸收谱开始变宽并移动,吸收谱重叠成单峰形状.对局域结构属于低对称性俘获点nv=2的掺杂体系,在较低压力下,吸收谱为单峰加双峰的吸收线形.随着压力的增大,单双峰之间的劈裂增大,双峰重合成单峰形状.
崔田尹宏伟马琰铭陈长波何文炯邹广田韦孟伏陈长安
关键词:原子物理学压力效应吸收光谱蒙特卡罗计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