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7065)
-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 相关作者:隗黎丽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20
- 2010年
- 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之一是产生的藻毒素对鱼类的影响。在已发现的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分布广、毒性大、危害严重,而备受关注。阐述了MCs对鱼类的影响。微囊藻毒素能干扰胚胎的发育,降低孵化率,增加畸形率,影响存活率,胚胎孵化受微囊藻毒素影响还具有剂量依赖效应;野外室内实验均表明鱼类暴露于微囊藻毒素后不仅可在肝脏中富集还可在肌肉、肠道等组织器官中快速积累;对鱼类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发现MCs可导致肝脏、肾脏、心脏、脑、鳃等组织受损;MCs在鱼体中的解毒过程可能开始于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催化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MCs还可影响鱼类的生长、行为和血清生化指标,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MCs的转运机制和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过程中对人类造成的潜在影响可能成为今后研究重点。
- 隗黎丽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鱼类毒性效应
- 微囊藻毒素-LR对草鱼肝脏超微结构的亚急性毒性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是一种由蓝藻水华产生的环状肝毒素,对鱼类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经腹腔注射MC-LR(纯度>98%,50μg/kg体重),在注射后1、2、7、14和21 d采集肝脏样品,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发现,MC-LR除可导致线粒体水肿、内质网扩张外,还可引起草鱼肝脏细胞连接间隙增宽,胆汁淤积,炎性细胞浸润,细胞质中大量脂滴及脂褐素、溶酶体增多等一系列的病变;但在注射MC-LR 21 d后草鱼肝脏细胞连接又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MC-LR在低剂量下除了对膜系结构存在影响外,对细胞连接间隙等还存在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病变可逐渐修复。
- 隗黎丽
- 关键词:草鱼微囊藻毒素-LR肝脏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