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EA053001)

作品数:27 被引量:172H指数:9
相关作者:陈波许铭本姜发军高程海何碧娟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红树
  • 4篇植物
  • 3篇学成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湿地
  • 3篇化学成分
  • 3篇环流
  • 3篇海域
  • 3篇POM
  • 3篇滨海湿地
  • 2篇遥感
  • 2篇营养化
  • 2篇上升流
  • 2篇琼州海峡
  • 2篇污染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活性
  • 2篇红树林
  • 2篇红树植物
  • 2篇富营养化

机构

  • 21篇广西科学院
  • 4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13篇陈波
  • 6篇姜发军
  • 6篇许铭本
  • 5篇何碧娟
  • 5篇高劲松
  • 5篇高程海
  • 5篇赖俊翔
  • 4篇黎广钊
  • 4篇侍茂崇
  • 4篇张荣灿
  • 3篇雷富
  • 3篇梁文
  • 3篇董德信
  • 2篇庄军莲
  • 2篇易湘茜
  • 2篇田华丽
  • 2篇陈宪云
  • 2篇余克服
  • 2篇农华琼
  • 2篇李谊纯

传媒

  • 9篇广西科学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湿地科学与管...
  • 1篇Scienc...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部湾广西沿岸全新世海侵过程的区域差异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分析北部湾广西沿岸3个地质钻孔的岩性、地球化学和有孔虫含量特征,确定了其沉积相序,在统一的高程坐标内,对各钻地层中沉积相的高程和年代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区全新世以来海侵过程的区域差异;并以东亚全新世海平面波动曲线作为参照,估算了广西沿岸各主要海湾的构造沉降速度。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广西沿岸的海侵开始时间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各海湾构造沉降运动的区域差异造成的,东部的廉州湾构造基本稳定,而廉州湾以西则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构造沉降。构造沉降又导致了海平面波动过程的区域差异,进而影响到了地层形成,如海陆过度相沉积只发育于廉州湾以西遭受海侵时间较晚、相对海平面上升速度较低的区域。
刘涛黎广钊
关键词:全新世海平面构造沉降
广西红树林沉积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广西红树林沉积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特性,以及p H、盐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包括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可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拟合。在p H为3~10时,诺氟沙星的平衡吸附量随p H的增大,先增后减;而平衡吸附量随盐度的上升呈下降的趋势。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5.00 mg/L时,3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对诺氟沙星在红树林沉积物上吸附均有促进作用,
赖俊翔姜发军王一兵许铭本张荣灿雷富
关键词:诺氟沙星红树林沉积物表面活性剂
Summer circulation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Beibu Gulf被引量:7
2015年
Due to limited in situ data and diagnostic numerical models, the summer circulation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Beibu Gulf have always been in controversy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refore, a new three-dimensional hindcast model was built with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SCS), forced with the daily averaged wind, heat flux, lateral flux, as well as tidal harmonic and eight major rivers discharges. And the east boundary was set up far away off the Qiongzhou Strait(QS). Lastly, the model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not only the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e project 908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observed data. As a result, the summer circulation structure was revealed that the southern Gulf was occupied by an anticyclonic eddy whereas the northern Gulf was dominated by a cyclonic gyre. Although the circulation major structure was stable, its area and strength had yearly and monthly oscillation. The other three sensitiv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circulations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Gulf were driven by the SCS circulation and monsoon wind,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budget, it was further revealed the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Gulf was driven by the positive wind stress curl in summer. Besides, the river discharge was also significant as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had two layer structures outside the mouth of the Red River. Generally, this work call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other subjects, such as ocean biogeochemical or marine fisheries.
GAO JingSongCHEN BoSHI MaoChong
近50年北海市海岸线变迁及其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近50年来海岸线变迁的规律及其环境效应。【方法】以北海市1955—2004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南流江三角洲河口区沿岸海岸线变化最大。海岸线长度除1977—1988年略有增加外,整体上呈递减趋势,1998年至2004年变化减缓。北海市海岸线变化的环境效应表现为引起冲淤变化。【结论】海岸线变迁主要是受围海工程影响,海岸的自然侵蚀、淤积作用不明显,海岸线变化总体上是趋于平直,长度减少。环境效应变化较明显的是南流江三角州河口区河道改道导致河道自然冲刷拓宽、部分江心岛受到冲刷侵蚀;人工堤坝保护了海岸,但滩涂可能遭受侵蚀影响,或海浪翻腾沙滩底部影响了沙滩质量。
梁文胡自宁宋垠先余克服黎广钊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遥感
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9
2013年
参照《千年生态评估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了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系。以2010年为评价基准年,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评估方法,对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10个核心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1)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5228×1010元/a,相当于2010年广西全区GDP的6.82%,其中调节服务价值最大,占60.87%,其次为文化服务,占27.74%;(2)供给服务价值较小,占11.38%;(3)各亚类服务价值的排序为:气体调节>食品供给>气候调节>污染物处理>旅游娱乐>基因资源供给>干扰调节>科研文化>生物控制>原材料供给;(4)广西近海生态资源开发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同时要注重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赖俊翔姜发军许铭本陈默李谊纯陈波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北部湾海洋原甲藻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讨广西北部湾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进化意义,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洋原甲藻BBW-01藻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各地理株系的海洋原甲藻的形态特征相似,仅在细胞大小上存在差异。海洋原甲藻BBW-01与采自于广东大亚湾的海洋原甲藻形态特征最为接近,其壳板后端的7个呈"V"字形对称排列的大孔可作为海洋原甲藻鉴定的重要指标。18S rDNA序列同源检索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海洋原甲藻BBW-01与源自中国南海的海洋原甲藻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2株海洋原甲藻聚成一支,属于浮游、兼性浮游类原甲藻。因此,对赤潮原因种的准确识别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赤潮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龙超陈波何碧娟高程海
关键词:海洋原甲藻系统进化
广西钦州湾海域生态健康评价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2009-2011年对广西钦州湾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环境健康指数、生物残毒健康指数、栖息地健康指数、生物健康指数分别为14.61,9.93,9.00,7.50,13.38,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54.42。表明,钦州湾近岸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都处于健康状态,未受生物残毒污染,而栖息地和生物指标分别处于不健康状态。综合5类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判定该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
赖俊翔许铭本张荣灿姜发军雷富覃仙玲
关键词:生态系统近岸海域
北仑河口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及潮间带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调查北仑河口北岸竹山岛沿岸3条潮间带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软体动物29种,甲壳动物18种,多毛类12种,其他类4种。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长腕和尚蟹(Mictyris longicarpus)、智利巢沙蚕(Diopatra chilienis)和艾氏活额寄居蟹(Diogenes penicillatus)。平均生物量为155.06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43.8 ind/m2。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7,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48,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3.53。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3条断面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均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扰动。Ⅰ~Ⅲ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值)分别为2.61、0.16和-17.08。该海域的潮间带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
许铭本赖俊翔张荣灿董德信姜发军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MPI
北部湾环流研究述评被引量:31
2014年
针对北部湾环流的季节变化和琼州海峡水体输送的传统观念,根据近20多年的海流、底质、浮游生物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众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评述。认为:从平均态来说,琼州海峡水体输送全年都是从东向西,冬季多于夏季;冬季北部湾环流是气旋式,夏季,北部湾北部环流是气旋式,南部是反气旋式,其中分界线大致在19°30′N处。北部湾存在多处上升流区域,不计越南沿岸,仅靠近我国大陆,就有广西沿海铁山港和北海的上升流区;海南省西部,从八所—莺歌海的上升流区;海南省南部上升流区。虽然,北部湾环流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潮汐余流的研究:未能在充分考虑水体边界、实际风场、真实地形、潮汐余流、密度流等诸多要素情况下,计算出北部湾真实环流。
侍茂崇
关键词:琼州海峡环流上升流
海南岛西岸上升流与暖池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海南岛西岸的上升流与暖池的特征及生成机制。【方法】首先构建更为全面的控制模型(控制实验),包括日平均风场、热通量、侧边界通量、潮汐强迫以及河流径流等强迫场,然后在控制实验基础上,构建无潮汐强迫、无热通量强迫、无季风强迫等3个敏感性实验来分析3种强迫因子对海南岛西岸上升流与暖池的作用。【结果】夏季海南岛西岸存在上升流,该上升流受热通量和潮混合共同控制,缺乏其中任何一项上升流都会消失,而西南季风起反作用。另外,海南岛西岸在冬半年为暖池控制,秋季更为显著。东北季风引起的垂向混合与潜热通量对暖池起相当作用,ENSO事件对暖池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结论】控制实验结果与"908"调查结果及历史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流场与水团验证方面效果理想。另外,敏感性实验结果得出了比前人更完善的海南岛西岸上升流与暖池生成机制的观点。
高劲松陈波何小英侍茂崇
关键词:上升流暖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