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182)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曾桂根董恒宋荣方酆广增卢敏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分簇Ad Hoc网络场景下的路由发现方案
- 2015年
- 针对分簇结构Ad Hoc网络场景下的路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和邻居先验信息的按需路由发现方案。该方案根据网络的分簇特点,在路由发现RREQ广播中,考虑节点间RSSI和中继节点业务负载情况,引入随机延时退避转发机制,综合判断是否转发RREQ报文,以解决场景中"广播风暴"引起的路由开销问题、优化路由发现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与CBRP协议路由发现的性能相比,该方案大大降低了路由发现过程中控制包的开销,缩短了路由发现的时延,总体提高了网络性能。
- 葛文豪曾桂根
- 关键词:HOC网络路由发现接收信号强度
- 信道预测下的迫零波束形成系统的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分析了反馈时延对于迫零(zero-forcing,ZF)波束形成系统和容量性能的影响,提出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信道预测技术补偿反馈时延.基于ZF系统信干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推导了信道信息存在误差时该系统和容量期望的解析表达式.数值仿真表明,预测器有效利用了信道的时间相关性,补偿了反馈时延带来的容量损失,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 卢敏曾桂根酆广增
- 关键词:信道预测
-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业务自适应的干扰对齐新机制探索被引量:3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干扰对齐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干扰协调新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基于离线搜索的干扰对齐模式优化和基于用户业务需求的自适应最佳模式选择,通过收发两端联合设计的干扰对齐算法实现主次用户的动态信道共享;为了简便有效地构造波束成形矩阵和干扰抑制矩阵,还推导出了一种干扰对齐的闭式解,并且证明了其适用条件;还对所提方法的可达自由度做了分析,得到一个下界。采用统计模型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方法相对于修正的机会干扰对齐和固定模式的干扰对齐具有明显的自由度优势,因而可以有效提高认知用户的容量。由于所提出的方法运算复杂度不高,可望未来应用于低成本的认知终端。
- 董恒宋荣方
- 关键词:干扰对齐认知无线电波束成形
- 基于双绞线的OFDM接收机物理层设计与实现
- 2013年
- 针对远距离、点对多点、多业务、大数据量的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双绞线传输的、基于OFDM的无中心无交换的收发信机系统方案。为了弥补远距离有线传输高频信号的衰减,该收发信机在发送端采用自适应调制和预均衡技术。在接收端采用自绕宽带阻抗匹配变压器,结合数模混合的可变增益(VGA)控制技术实现了AD前端信号幅度的调理。该VGA控制技术采用闭环控制,主要包括4个部分:前置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能量检测电路(FPGA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110.592 MHz的时钟频率下,信号调理的时间不到10μs。在10 km传输距离下,能够满足15对用户同时在线。
- 邱辉曾桂根
- 基于LDPC编码的协作HARQ对数似然比加权合并方法
- 2014年
- 协作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选择信道状况最优的中继节点来执行重传,比传统HARQ更能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为了同时解决HARQ合并方法的性能和适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数似然比加权合并译码方法,将各次接收信号的对应比特对数似然比按信道频域冲激响应功率进行加权合并译码,能显著降低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对数似然比加权合并方法具有逼近最大比合并算法的性能,存储开销和计算复杂度相当,可以灵活用于各种类型的HARQ系统。
- 邢春霄曾桂根
- 关键词:OFDMLDPC对数似然比分集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