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02611)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赵砚丽张凤霞杨宾侠曲振华张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邢台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红细胞
  • 4篇输血
  • 4篇自体
  • 3篇血液保存
  • 3篇血液回收
  • 3篇手术
  • 3篇自体输血
  • 3篇回收血
  • 2篇手术中
  • 2篇手术中患者
  • 2篇细胞
  • 2篇免疫功能
  • 2篇回收式自体输...
  • 2篇ATP含量
  • 1篇蛋白
  • 1篇电镜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异位妊娠

机构

  • 9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河北省医学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赵砚丽
  • 5篇张凤霞
  • 4篇张东
  • 4篇杨宾侠
  • 4篇曲振华
  • 3篇杜彦茹
  • 3篇刘新平
  • 2篇杜迎利
  • 2篇赵晓勇
  • 2篇宋乃庆
  • 2篇程会平
  • 2篇刘玉华
  • 2篇赵鹤龄
  • 1篇张风霞
  • 1篇王丽华
  • 1篇孙素芬
  • 1篇武懿
  • 1篇马洪俊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成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和血液保存对成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50例,患者术中回收的红细胞为Ⅰ组;Ⅰ组患者的术野红细胞50份为Ⅱ组;库存2周的浓缩红细胞50份为Ⅲ组。分别测定三组红细胞的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CD35 阳性红细胞百分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Ⅰ组与Ⅲ组红细胞受体花环形成率、CD35阳性红细胞的百分率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低于Ⅱ组,且Ⅰ组上述指标均高于Ⅲ组(P<0.05或0.01)。三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但术中回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优于库存2周的红细胞。
赵砚丽王丽华赵鹤龄张凤霞曲振华
关键词:血液回收血液保存成年红细胞免疫功能
血液回收对红细胞ATP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ATP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血管外科术中出血量>600ml患者50名,用血液回收机行自体血液回收,取患者术野及回收的红细胞各6ml,另取50份库存2周的异体红细胞悬液6ml,分别检测红细胞ATP含量及G6PD活性。结果回收组和库存组ATP含量、G6PD活性与术野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回收组ATP含量及G6PD活性与库存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液回收处理可使红细胞ATP含量减少,使G6PD活性降低,但未达影响红细胞功能的程度,回收红细胞与库存红细胞相比差别不明显。
赵砚丽杜彦茹赵鹤龄张凤霞曲振华杨宾侠
关键词:血液保存
双瓣置换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张凤霞孙素芬赵砚丽刘新平
关键词:双瓣置换术
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库存血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比较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库存血的红细胞流变学特性。方法择期行腰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30例,年龄44~80岁,ASAⅡ或Ⅲ级,使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回收,取经血液回收机回收处理后的回收血;另取分属不同献血者的库存9~15d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悬液30份。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在高粘场中的最大变形指数(DI_(max))、积分变形指数(IDI)及在低粘场中的最大小变形指数[(DI)_(d,max)]和最大取向指数[(DI)_(or,max)];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的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偏振度(p)及表征细胞膜流动性的微粘度(η);测定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加入红细胞后上清液的透光率,计算红细胞溶血率,并绘制渗透脆性曲线。结果与库存血比较,回收血(DI)_(or,max)升高,在NaCl浓度为0.20%~0.75%时红细胞溶血率低(P<0.05),DI_(max)、IDI、(DI)_(d,max)、p和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血红细胞渗透脆性曲线较库存血左移。结论回收血红细胞流变学特性优于库存血。
赵砚丽张东刘玉华程会平宋乃庆赵晓勇杜迎利
关键词:红细胞血液保存
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术野血红细胞流变学性质的比较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脊柱手术中患者回收血与术野血红细胞流变学性质的比较。方法择期行腰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30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分别采取术野活动性出血(术野血)及经血液回收机回收处理后的自体血(回收血)。用新型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在高粘场中的最大变形指数(DImax)及积分变形指数(IDI),在低粘场中的最大小变形指数 [(DI)d,max]和最大取向指数[(DI)or,max]。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的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偏振度(p)及表征细胞膜流动性的微粘度(η)。测定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加入红细胞后上清液的透光率,计算红细胞溶血率并绘制渗透脆性曲线。结果与术野血比较,回收血红细胞的DImax升高, DImax、IDI、(DI)d,max、(DI)or,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野血红细胞渗透脆性曲线明显右移。结论回收血红细胞流变学性质优于术野血。
张东赵砚丽曲振华宋乃庆杨宾侠杜迎利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性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回顾我院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术中应用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725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回收、回输血液量、术后输注异体血以及治愈情况。比较其中未输异体血的140例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经血液回收机回收血液总量1501920ml,平均每例2072ml。725例患者中,死亡7例术后,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1d与术前比较RBC、Hb、Hct、PLT、WBC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5d与术前各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以减少异体血的输注,缓解血源紧张,降低输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在抢救大出血时发挥着积极作用。
张凤霞赵砚丽刘新平杜彦茹武懿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效果
2007年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尤其并发失血性休克时,尽快手术止血并快速输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输注异体血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感染血源性传染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手术中把术野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的技术,不仅即刻提供完全相容的、常温的、同型的血液,无需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为抢救赢得时间,而且还是减免异体输血的措施之一。
张凤霞刘玉华刘新平张东赵砚丽
关键词: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手术止血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血性休克快速输血
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及ATP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比较术中自体回收处理血和库存两周红细胞的酶活性以及红细胞ATP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估计术中出血量在600ml以上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取患者自体回收处理血及库存两周以枸橼酸钠枸橼酸无水葡萄糖磷酸二氢钠腺嘌呤(CPDA)为保养液的异体浓缩红细胞各50份,每份6ml,分别检测红细胞ATP酶(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及红细胞ATP含量。结果红细胞酶活性和ATP含量回收血与库血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处理的红细胞ATP酶、G6PD活性及ATP含量与库存两周异体红细胞接近。
杜彦茹赵砚丽程会平杨宾侠曲振华张风霞
关键词:自体输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电镜下红细胞形态及膜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术中回收的自体血红细胞质量。方法选取全麻下行择期脊柱手术同时行术中自体血回收的患者30名,术中取患者术野活动性出血及经血液回收机回收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同时另取库存9~15d采用CPDA保养液保存的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悬液各30份。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计算异常形态红细胞的百分比;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红细胞膜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果回收血异常形态红细胞的百分比均低于术野血和库存血红细胞。3组间红细胞膜蛋白α-螺旋结构吸光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回收自体血红细胞的形态优于术野血及库存血红细胞;膜蛋白的二级结构不是造成红细胞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张东赵砚丽赵晓勇杨宾侠马洪俊
关键词:红细胞形态膜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