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0371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龙瑞军孙步功王长庭孔郑冯瑞章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青藏高原冷龙岭南麓高寒小嵩草草甸植物种群物候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通过对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南麓高寒小嵩草Kobrecia pygmaea草甸主要植物种群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排序法将小嵩草草甸26种植物种群划分为不同的物候类群。利用相关系数排序法指出了影响不同物候期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次是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研究结果对放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 孙步功龙瑞军王长庭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青海果洛黄河源区高寒草甸CO_2释放速率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以青海果洛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CO2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选4种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即未退化草甸(A)、轻度退化草甸(B)、中度退化草甸(C)和重度退化草甸(D),其CO2释放速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最大排放速率在15∶00-17∶00左右出现,最低值出现于清晨7∶00-9∶00左右,释放白天大于夜晚;(2)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生长期CO2释放速率明显高于枯黄期,8月为CO2释放高峰期,1月或2月为CO2释放低谷期;(3)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主要受地表温度和5cm地温制约,季节动态与5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进行高寒退化草甸生态系统源江效应的准确估测提供科学依据。
- 孙步功龙瑞军孔郑冯瑞章
-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氮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在青藏高原东祁连山段,嵩草草地、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禾草草地、沼泽草地上,分层(0~10 cm,10~20 cm)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机C、全N和微生物量C、N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青藏高原东祁连山段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与土壤有机C、全N表现出了很好的相关性.不同草原类型的表层土壤有机C含量顺序为: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嵩草草地>金露梅灌丛草地>沼泽草地>禾草草地;土壤全N含量顺序为:嵩草草地>金露梅灌丛草地>高山柳-金露梅灌丛草地>珠芽蓼-嵩草草地>沼泽草地>禾草草地.土壤微生物量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微生物量C变化在251.6~1 562.5 mg/kg之间,微生物量N变化在18.5~50.9 mg/ kg之间, 微生物量C/N在12~32之间.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占土壤有机碳的(Corg)的比例在0.3 %~1.7 %之间.不同草原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差异较大.
- 丁玲玲龙瑞军祁彪陈秀蓉尚占环徐长林
- 关键词: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