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11709)

作品数:25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俞小莉刘震涛魏志明张全中黄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柴油机
  • 11篇柴油
  • 9篇缸盖
  • 8篇气缸
  • 7篇气缸盖
  • 3篇动力机械
  • 3篇动力机械工程
  • 3篇有限元
  • 3篇燃机
  • 3篇内燃
  • 3篇内燃机
  • 2篇优化设计
  • 2篇试验验证
  • 2篇燃烧
  • 2篇热弹塑性
  • 2篇热疲劳
  • 2篇热应力
  • 2篇流固耦合
  • 2篇铝质
  • 2篇发动机

机构

  • 13篇中国北方发动...
  • 8篇浙江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3篇浙江同济科技...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作者

  • 8篇刘震涛
  • 8篇俞小莉
  • 7篇魏志明
  • 5篇张全中
  • 4篇谢辉
  • 4篇吴波
  • 4篇刘长振
  • 4篇黄瑞
  • 3篇尹旭
  • 3篇马军华
  • 3篇张洁
  • 3篇冯燕
  • 2篇王增全
  • 2篇付海燕
  • 2篇陈思南
  • 2篇陈晋兵
  • 2篇王尚学
  • 2篇张志军
  • 2篇王国莹
  • 2篇白军爱

传媒

  • 3篇车用发动机
  • 3篇汽车工程
  • 3篇内燃机工程
  • 2篇汽车技术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小型内燃机与...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柴油机设计与...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气缸盖热负荷分析与优化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评估某新机型气缸盖的热负荷水平和安全性,以某V8高功率密度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侧气缸盖和水套的流固耦合分析以及单侧气缸盖热机耦合应力分析,其中应力分析考虑到各缸爆发的不平衡性.发现在4个缸火力面上最高温度和最大热应力分别出现在第3缸火力面排气门鼻梁区和进气门鼻梁区.在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水套改进,根据上水孔的位置和作用提出一套优化思路,最终得到优化效果明显的方案并与原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火力面最高温度降低6.2K,火力面最高等效应力降低了21.4 MPa,可以为柴油机气缸盖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刘震涛陈思南黄瑞尹旭俞小莉魏志明张全中
关键词:气缸盖水套流固耦合
基于热弹塑性理论的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现有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没有考虑热应力影响、不适用于分析结合部温度变化的问题,基于各向异性分形几何理论的法向接触力学模型,引入表征粗糙表面热力学特性的热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了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模型.该模型是传统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在基础理论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可用于计算和分析工程实际中大量存在的结合部温度发生改变的接触情况.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典型参数对结合部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弹塑性接触法向刚度随线膨胀系数、比例系数、温差、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
冯燕俞小莉刘震涛
关键词:热弹塑性微凸体法向接触刚度
机械约束对缸盖热疲劳模拟试验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研究机械约束对缸盖热状态的影响,自行搭建了可以进行带机械约束的缸盖热疲劳模拟试验台,并以某型号的缸盖为例进行了有机械约束和无机械约束的缸盖热疲劳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施加机械约束的缸盖应力测点最大热应力相对误差比有机械约束高20%,平均相对误差则高于10%,说明在缸盖热疲劳模拟试验研究中机械约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刘震涛孙朝晖潘俊黄瑞陈俊玄俞小莉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发动机缸盖
考虑材料塑性的某柴油机缸盖热状态及疲劳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以某柴油机气缸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单侧气缸盖和水套的流固耦合分析,在计算气缸盖应力场时候考虑到铸铝材料的塑性应变及各缸爆发的不平衡性,并计算了该气缸盖的高周疲劳安全系数和低周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第3缸、第4缸火力面排气门鼻梁区温度较高,温度场作用下各缸火力面最大Von Mises应力均出现在进气门鼻梁区,从高温恢复到300K时,进气门鼻梁区表现出明显的残余拉应力。高周疲劳安全系数较低区域主要在爆发缸缸盖顶端和水套与火力底板接触的圆角区,最高燃烧压力对低周疲劳寿命及位置有影响,不考虑最高燃烧压力的最低寿命出现在第3缸进气门孔与鼻梁区过渡圆角处,考虑最高燃烧压力时最低寿命出现在第3缸进气门孔与气门座圈接触位置。
刘震涛陈思南黄瑞尹旭魏志明俞小莉
关键词:内燃机气缸盖热应力塑性应变
高强化蠕铁气缸盖热强度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经单缸机温度和应力测试验证过的流-固热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某型高强化柴油机蠕墨铸铁气缸盖的冷却传热和热机耦合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缸盖火力面热流量、冷却液进口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对气缸盖温度与热应力的影响,并引入机件热强度系数(C2因子)对气缸盖火力面鼻梁区抵抗热疲劳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2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表征气缸盖的热强度,因而可对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快速定量对比;在高强化蠕墨铸铁气缸盖设计中采用高温冷却的思路,可提高气缸盖鼻梁区的抗热疲劳能力;增加冷却液进口流量能降低气缸盖鼻梁区的温度,但并不利于提高气缸盖鼻梁区的抗热疲劳能力。
吴波王增全解志民宋海涛张晓静张洁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热疲劳
基于声学信号的柴油机燃烧始点观测方法研究
2014年
鉴于燃烧相位观测的重要性和基于缸压信号的传统燃烧相位观测方法成本高、寿命短,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中对采集到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声学信号进行时频联合分析,研究声学信号与缸内燃烧始点之间的关系。将未燃烧阶段的声学信号抽象为高斯噪声,分析了声学信号特征量与缸内燃烧始点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项式回归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声学信号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始点观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观测到燃烧始点,其均方根误差为1°CA左右。
朱仲文谢辉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始点
公交驾驶员驾驶行为对油耗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通过车辆无线远程监控系统采集的天津市某公交线路6位不同驾驶员累计达2.5万km的车辆运行数据,分析了描述驾驶员驾驶行为的车辆相对正加速度、加速踏板行程分布和换挡切换速度分布3个因素对行车油耗的影响。再采用因子分析法将3种影响因素归纳成一个综合评价因子。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因子与行车油耗的相关系数达到0.9,可作为驾驶员驾车油耗的有效评价指标。
刘轩谢辉马红杰陈双喜
关键词:驾驶行为
中重型柴油机SCR系统集成匹配研究
2015年
针对高紧凑高效清洁柴油机的开发,选取了SCR后处理技术路线,为了实现国Ⅴ的排放指标要求,分别进行了SCR催化剂及催化器载体的分析与匹配,SCR尿素喷射系统的匹配标定研究,并通过三维仿真分析方法以及尿素喷射水解、热解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完成了喷射管路布置方式的优化设计及SCR系统转化效率的计算与验证。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通过上述方法匹配的SCR系统可以满足国Ⅴ的排放指标要求。
任贵峰王国莹付海燕仲蕾程秀围任庆霜贾晓亮
关键词:中重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
工程机械独立式冷却模块流动传热仿真对比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了车用冷却模块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车用独立式冷却模块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建立串联结构独立式冷却模块,研究进风口位置与数量对于冷却性能的影响;建立非串联结构独立式冷却模块,研究热交换器数量及其与风扇相对位置对于冷却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热交换器与风扇以串联形式布置时,增加进风口数量对于冷却性能的提升不明显;当热交换器以单体形式与风扇非串联布置时,冷却性能有较大提升,且热交换器间的相对位置对冷却性能有一定影响。另外,从冷却效率分析,双热交换器非串联方案的冷却效率高于单热交换器非串联方案。
傅佳宏俞小莉药凌宇刘震涛黄钰期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工程机械热交换器
基于有限元的柴油机连杆双轴疲劳失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某型高功率密度柴油机连杆在部件级疲劳强度考核试验中的失效情况,对该连杆在装配工况及极限拉、压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连杆小头孔底部的承压区属于典型的双轴应力状态。采用基于有限元的虚拟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对连杆疲劳破坏的危险位置实现了较准确的预估,寿命预估误差小于10.8%,表明采用Mises等效应力为评价参量的FE-SAFE双轴寿命预估精度在工程上是可以接受的。
吴波魏志明刘长振王红丽张洁
关键词:内燃机连杆有限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