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S[2007]1060)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 相关作者:熊康宁邹细霞杜芳娟樊云龙任晓冬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毕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固碳增汇效应研究——基于实地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为了探索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碳汇效应,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清镇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贞丰顶坛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实地监测数据,分别测算了各研究区总碳存量,分析并比较了碳储量在各碳库以及不同等级石漠化之间的分布情况和大小关系。研究发现:三个研究区总碳存量仅为32 434.9tC;各碳库碳存量:土壤层植被层(草本层灌木层);碳密度在不同等级石漠化间关系表现为:轻度>中度>强度;总碳密度在各研究区中的大小关系表现为:毕节>清镇>贞丰,其中土壤层碳密度起决定性因素。此外,本文最后还提出在未来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增加碳汇监测指标、扩大石漠化综合治理碳汇研究的范围、加强岩溶作用碳汇效应基础研究等建议。
- 陈伟杰熊康宁任晓冬周文龙
-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碳循环环境变化
- 毕节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变化原因,调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其进一步恶化,选择毕节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毕节石桥小流域进行4a的连续生态监测,分析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治理费用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监测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良,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局地小气候得到改善。土壤侵蚀深度减小,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效应,经济效益为2 215.2万元,生态效益为3 452.53万元,社会效益显著。对毕节石桥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表明,在喀斯特地区实施综合治理取得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实现了流域生态良性循环,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非常显著,项目切实可行。
- 熊康宁王恒松刘云
-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生态效益石桥小流域
- 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12年
- 本文阐述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开发目的,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影响因赤,并建立问题假设树对社区居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是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模武的成功与否是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喀斯特石漠化旅游发展的状态。
- 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樊云龙
-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影响因素
- 石漠化旅游:生态重建与保护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9
- 2012年
- 石漠化生态系统是结构和功能都退化了的喀斯特生态系统。该系统已不能支持喀斯特系统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出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态文明不和谐现象。要缓冲和改变此现象,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石漠化,另一方面要改变某些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石漠化旅游是以石漠化地质景观、喀斯特本土文化景观、石漠化治理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的旅游类型,它可以作为生态重建和修复的辅助途径和方法,利用经济反哺生态进行生态扶贫,既能解决当地居民生计、促进社会文化转型(改变传统农耕文化),又能改变当地产业结构和丰富小众旅游类型。
- 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樊云龙
- 关键词:生态重建文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