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03046)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范菁董天阳施干卫葛宏立汤孟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L系统
  • 1篇虚拟植物
  • 1篇植物
  • 1篇种群
  • 1篇模块化
  • 1篇OPENGL
  • 1篇层次化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3篇范菁
  • 2篇董天阳
  • 1篇丁丽霞
  • 1篇孙思昂
  • 1篇赵全
  • 1篇施干卫
  • 1篇汤孟平
  • 1篇葛宏立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ipley′s指数的一个新变形--G(d)被引量:8
2008年
在对Ripley′s指数的物理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变形——G(d)指数。原始Ripley′s指数K(d)是一个半径为d(d为尺度)的圆的面积估计量,是有量纲的,且K(d)随着d的增大迅速增大,应用起来不太方便。Ripley′s指数的变形L(d)将K(d)换算成d的估计量,再减去d,使得L(d)在随机分布的假定下有数学期望0,这使得L(d)的应用比K(d)要方便。但L(d)还是一个具有长度单位的量,其上下包迹线呈明显的喇叭形状,对于应用还不是十分方便。提出的G(d)指数是一个比值,无量纲,数学期望也是0。文章给出了4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它保持了L(d)指数区分分布类型的能力,同时具有稳定这个良好特性,到了一定尺度以后,上下包迹线趋向常数。进一步分析得知,这些常数与单位面积的个体密度相关,呈对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2达到0.9左右。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包迹线只要模拟到稳定点即可,余下部分可通过回归公式计算,从而节省计算工作量。
葛宏立周元中汤孟平丁丽霞
关键词:种群
基于环境敏感的植物动态生长模型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在对林学中的植物生长模型和环境模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环境敏感的植物动态生长模型,并对此模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相应的可视化技术将该模型应用于虚拟森林的动态仿真系统。
施干卫范菁董天阳
关键词:L系统
面向森林动态生长过程的场景系统设计和实现被引量:1
2008年
植物的模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提高植物建模的精细度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大规模植物场景建模的体系结构设计问题,尤其是支持动态生长变化的场景体系结构设计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见。针对森林动态生长过程场景系统的仿真应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森林场景架构设计方案,采用了模块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思想构建森林场景系统。该系统不仅支持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用户动态交互(修改场景实体、漫游)的需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
范菁孙思昂董天阳
关键词:层次化模块化
基于L系统的虚拟植物仿真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虚拟植物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在三维空间中模拟植物的具体形态。主要介绍在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L系统对二叉树的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利用OpenGL对树木进行仿真的过程,针对改进模拟树木的视觉效果所进行的一些工作。
范菁赵全
关键词:虚拟植物L系统OPENG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