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035)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吴跃焕赵建青刘述梅王雅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乳液
  • 3篇丙烯酸
  • 3篇丙烯酸酯
  • 2篇乳液聚合
  • 2篇微乳液
  • 2篇固含量
  • 2篇高固
  • 2篇高固含
  • 2篇高固含量
  • 2篇丙烯
  • 1篇乳胶粒
  • 1篇乳胶粒径
  • 1篇乳液聚合法
  • 1篇酸酯
  • 1篇种子乳液
  • 1篇种子乳液聚合
  • 1篇种子乳液聚合...
  • 1篇微乳液聚合
  • 1篇粒径
  • 1篇膜性能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太原工业学院

作者

  • 4篇吴跃焕
  • 3篇赵建青
  • 1篇刘述梅
  • 1篇王雅娟

传媒

  • 1篇化学建材
  • 1篇涂料工业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最低成膜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测试,系统地考察了粒径、成膜温度、水的塑化作用对丙烯酸酯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具有特殊分子形态的寡链聚合物的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液的成膜变形力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聚合物的亲水性越大,水的塑化作用越强;成膜温度太高,分子链在空间构象上的物理缠绕程度减小,形成涂膜抵抗外力的能力下降。寡链高聚物由于分子链间的缠结密度较小和具有较高的构象能,因此成膜变形力大于相互穿透的多分子链聚合物。
吴跃焕赵建青暴志菊
关键词:纯丙乳液苯丙乳液成膜过程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的微乳液聚合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半连续滴加预乳液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出聚合物质量分数40%、乳化剂质量分数2.5%的丙烯酸酯微乳液。考察了单体滴加速度、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电解质用量、温度和搅拌等因素对乳液粒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在相当于Winsor-Ⅰ型的聚合体系中进行,由纯单体相(滴入的单体)和O/W微乳相构成,上层单体只起储存库的作用,它在缓慢的搅拌帮助下扩散进入微乳相中,只要微乳液液面上补加的单体不扰动微乳液的平衡,即不会产生粗粒子。单体滴加时间控制在4h,选择质量分数为2.5%的Dowfax2A1/OP-10乳化体系,NaHCO3质量分数为0.16%,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搅拌速度控制在150r/min,可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得到了m(聚合物):m(乳化剂)=15:1的丙烯酸酯微乳液。
吴跃焕赵建青
关键词: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高固含量
加料方式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粒径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乳化剂含量为1.5%、聚合物含量为50%、粒径为35.6 nm、多分散性指标为0.133的丙烯酸酯微乳液.重点考察了种子乳液制备过程中单体、乳化剂以及引发剂的加料方式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全滴加法制备种子乳液形成的胶束数目多,成核率高,乳液粒径小;底料中乳化剂、引发剂浓度增大,乳液粒径减小.
吴跃焕刘述梅赵建青
关键词:丙烯酸酯微乳液乳胶粒径加料方式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高固含量纯丙微乳液的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乳化剂质量分数小于1.5%,聚合物质量分数大于50%,粒径为35.6 nm,多分散性(PD I)为0.133的丙烯酸酯微乳液[1]。本文用框图的方式,阐述了改进的普通乳液聚合法合成乳化剂用量少、固含量高的纯丙纳米乳液的机理。用普通乳液聚合工艺、胶束成核机理,同样可以合成出性能优异的微乳液;种子聚合阶段,采用全滴加法可使形成胶束数目增加,成核率提高,反应结束体系中空胶束数目尽可能减少;外层单体加入阶段,要控制补加乳化剂的量使体系中乳化剂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
吴跃焕王雅娟
关键词:纯丙微乳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