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982)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冯世庆周先虎孔晓红贾军崔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南开大学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脊髓
  • 6篇脊髓损伤
  • 5篇分化
  • 5篇干细胞
  • 3篇营养因子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神经营养...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神经元
  • 3篇细胞分化
  • 3篇大鼠脊髓
  • 2篇雪旺细胞
  • 2篇神经元分化
  • 2篇轴突
  • 2篇轴突再生
  • 2篇细胞衍生

机构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南澳大学

作者

  • 14篇冯世庆
  • 5篇周先虎
  • 4篇孔晓红
  • 3篇张衍军
  • 3篇范宁建
  • 3篇张彬
  • 3篇张亮
  • 3篇贾军
  • 3篇王奇
  • 3篇崔猛
  • 2篇褚天慈
  • 2篇张超
  • 2篇李付元
  • 2篇周恒星
  • 2篇宁广智
  • 2篇刘燊
  • 2篇姚立炜
  • 2篇王天仪
  • 1篇刘涛
  • 1篇孙景城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5
  • 10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活态雪旺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激活态雪旺细胞(ASCs)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双酶消化组织块法结合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ASCs;Ficoll法分离得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并经贴壁培养、分离后获得HUCBMSCs。采用全反式微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照组)、ASCs培养基半量换液法(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半定量、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神经纤维200(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定量分析等方法在诱导培养后1、2、3、4周进行综合评价HUCBMSCs诱导分化,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HUCBMSCs在ASCs和全反式微甲酸及bFGF、EGF的作用下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不同诱导时间细胞阳性率、Westernblot半定量、Real—time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时间内两种诱导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Cs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促进HUCBMSCs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与传统全反式微甲酸诱导方法比较更简单。
周先虎郝岩冯世庆孟恒星陈有宁广智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雪旺细胞神经修复分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抑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genitor of Brain-deriveneurotrophic faetor,proBDNF)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sor cells,OPCs)增殖、分裂及迁移的影响,探讨pmBDNF与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c receptor,p75NTR)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实验应Ⅲ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系OLN-93作为研究埘象,测定不同浓度proBDNF对OLN-93细胞分裂、增殖活性的影响;心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OLN-93细胞表面p75NTR、sortilin和内源性proBDNF的表达;观察proBDNF抗体治疗对OPCs增殖活性的影响。,体内实验应用proBDNF抗体埘SD大鼠T9脊髓损伤模型进行治疗,观察BBB评分的改善情况;应用荧光染色观察BrdU^+/NG2^+细胞存脊髓损伤后的数量及聚集部化,评估proBDNF及其抗体对OP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观察p75NTR及sortilin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proBDNF埘OPCs的分裂、增殖具有明硅的抑制作用,且可被proBDNF抗体所拮抗。p75NTR的表达水平可被proBDNF抗体下调。结论内源性proBDNF埘OPCs的分裂、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极有可能通过p75NTR-sortilin通路介导。proBDNF抗体治疗可以拮抗proBDNF的作用,提高OPCs的活性许促进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刘燊冯世庆周先虎宁广智YingSunXin-fuZhou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损伤少突神经胶质
酪氨酸激酶2与酪氨酸激酶3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2
2013年
既往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JAK)蛋白家族的JAK2、JAK3与螺旋一环一螺旋转录因子家族(bHLH)的Ngn2、NeuroD均参与调控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我们采用AG490(JAK2阻滞剂)和WHI—P154(JAK3阻滞剂)分别阻滞NSCs中JAK2与JAK3信号通路,观察抑制JAK2与JAK3后对NSCs分化及Ngn2、NeuroD基因表达的影响。
崔猛冯世庆范宁建贾军周先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分化NEUROD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家族JAK2NSCS
脊髓损伤后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恢复困难所面临的最重要因素为损伤局部形成的神经胶质瘢痕,可使再生神经轴突生长锥塌陷,难以跨越损伤区域。胶质瘢痕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和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等组成,近年来针对这两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多,旨在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并取得一定成果。该文就脊髓损伤后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贾军冯世庆马超张超吴英华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瘢痕轴突再生
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及分布变化,探讨SDF-1α在脊髓损伤后脊髓中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n=10),假手术组(单纯椎板切除,n=10)和损伤组(n=70)。损伤组根据损伤后取材时间点不同分为1、2、3、4、7、14、28d组。损伤组按改良的Impactor modelⅡ法,暴露T10脊髓节段,将10g条形重物从2.5cm高度垂直打击该段脊髓,制作脊髓损伤模型。按设定的时间点将大鼠在多聚甲醛灌注下取以T10为中心的2cm脊髓组织,取离损伤中心2mm和7mm处脊髓组织横断切片,使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观察并分析脊髓形态学变化和SDF-1α表达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脊髓形态结构完整,损伤组中灰质神经元数量减少,白质纤维结构紊乱。免疫组化染色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脊髓中均匀分布少量SDF-1α,损伤组脊髓损伤中心近端(2mm)和远端(7mm)SDF-1α表达量都明显上升,损伤近端的SDF-1α阳性细胞数量增幅远多于远端;脊髓灰质中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白质(P<0.05)。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d脊髓组织中的SDF-1α阳性细胞数量开始上升,到损伤后2d时脊髓灰质中SDF-1α阳性细胞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损伤后7d时损伤近端SDF-1α阳性细胞数量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远端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到损伤后14d和28d时近端和远端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DF-1α在Wistar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表达活跃,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
姚立炜冯世庆孔晓红张亮王奇张彬张衍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S31-201经下调p-STAT3与Notch1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对神经干细胞(neuronal stem cells,NSCs)的分化及Notch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STAT3在调控NS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与Notch1的协同关系。[方法]从孕14~15 d的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NSCs,体外培养传代。STAT3抑制剂为S31-201。分组:对照组与三个不同浓度的S31-201组(2.5μmol/L、5μmol/L、10μmol/L)。体外培养48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48 h与72 h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48 h与72 h后,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S31-201对NSCs中Notch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三个浓度的S31-201组均观察到NSCs中p-STAT3表达的下调,以10μmol/L浓度组抑制作用最强(P<0.05)。S31-201在48 h与72h两个时间点均能促进NSCs中MAP-2表达增加并抑制NSCs中GFAP的表达(P<0.05)。S31-201在48与72 h两个时间点均能抑制NSCs中Notch1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31-201可以有效抑制NSCs中p-STAT3的水平;抑制p-STAT3的表达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并抑制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抑制p-STAT3可下调Noteh1的表达,二者可能协同调控NSCs的分化。
崔猛冯世庆范宁建
关键词:NSCSNOTCH1分化
激活态雪旺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胚芽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小鼠胚芽干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Cs)分离、培养的有效方法;观察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小鼠EG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受精11d胚胎小鼠生殖腺嵴及同时取少量的腹键组织共同消化培养,经胰蛋白酶消化制备成EGCs恳液,将细胞种植在饲养层细胞上。观察小鼠EGCs集落形成情况,并采用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对其进行鉴定。采用双酶消化组织块法结合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ASCs。神经诱导实验采用基础培养基+小鼠EGCs(空白对照组)和ASCs培养基与小鼠EGCs共培养(实验组),培养3周后对神经诱导结果进行NeuN、MBP、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计算细胞染色阳性牢,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鼠EGCs呈集落性生长,集落隆起、多数呈鸟巢状、与周围饲养层细胞存在明显界限;集落内的细胞密集,呈现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质比高的圆形或卵圆形;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l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均阳性。小鼠EGCs神经诱导1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EGCs克隆的边缘出现向外迁移的细胞,圆形或椭圆形,部分细胞有突起伸出。3周后,迁移的、有细长突起的细胞越来越多,NeuN、MBP、GFAP免疫荧光染色均阳性。细胞染色阶陆率比较羞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体外成功分离并获得小鼠EGCs;ASCs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小鼠EGCs存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
曹代桂周先虎冯世庆陈家童孔晓红郝岩
关键词:生殖细胞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类细胞分化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研究应用新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技术是21世纪干细胞领域最令人瞩目和期待的新兴干细胞制造技术。2006年8月,日本东京大学的Takahashi等[1]从胚胎干细胞相关的24个基因中。
郝岩冯世庆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实验室重编程
实时导航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实时导航在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术中置钉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实时导航下手术46例(A组);传统X线透视法手术40例(B组)。通过术中影像、术后椎弓根层面CT扫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 A组198枚椎弓根钉,全部螺钉均位于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100%;B组182枚椎弓根钉,176枚位于椎弓根内,6枚突破皮质,置钉准确率96.7%,两组均未造成神经血管并发症。A、B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8±38)ml、(158±42)ml,出血量分别为(307±60)ml、(412±82)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导航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置钉准确率高,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项安全的手术技术。
冯世庆刘涛张宏志孙景城雪原郑永发王沛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实时导航
改良ALLEN法胸椎开窗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创建1种新的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传统蚕食法开窗假手术组(A组)、胸椎揭盖开窗假手术组(B组)、传统蚕食法开窗脊髓打击组(C组)、胸椎揭盖开窗脊髓打击组(D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实验鼠出血量及切口长度,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评价各组大鼠BBB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判定脊髓功能障碍及造模成功与否,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大鼠脊髓损伤程度。结果胸椎揭盖开窗组大鼠手术时间[(20±7)min]、术中出血量[(1.2±0.4)m1]及切口长度[(3.0±0.6)cm]优于传统蚕食法组大鼠[(47.0±10.0)min、(2.3±0.9)ml及(5.0±0.7)cm],感染率降低,死亡率由传统蚕食法的15%降低至胸椎揭盖开窗法的0,BBB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提示以胸椎揭盖开窗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程度与传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揭盖开窗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可降低造模大鼠的感染率并提高存活率。
张超冯世庆刘燊周恒星王天仪褚天慈李付元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