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WW012)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4
相关作者:谭琼琳岳国法仇艳陈登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4篇斯奈德
  • 4篇加里·斯奈德
  • 2篇生态
  • 2篇寒山
  • 1篇神话
  • 1篇生态诗
  • 1篇生态诗学
  • 1篇诗学
  • 1篇自然文学
  • 1篇文本
  • 1篇文本世界
  • 1篇文学
  • 1篇象似性
  • 1篇小说
  • 1篇命题
  • 1篇命题研究
  • 1篇杰克·凯鲁亚...
  • 1篇符号学
  • 1篇符号学阐释
  • 1篇埃兹拉·庞德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谭琼琳
  • 1篇仇艳
  • 1篇岳国法
  • 1篇陈登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国语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达摩流浪者》——杰克·凯鲁亚克的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小说被引量:4
2014年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从变异学角度论述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虚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如何将中国唐朝诗僧寒山的神秘东方形象、《寒山诗》译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主人公贾菲·赖德合为一体的。通过文化迁移的作用,作者成功地将主人公赖德变异,塑造为小说中的美国垮掉派反主流文化的英雄偶像,从而使得现实中的斯奈德成为美国寒山的杰出代表,也使得这本小说不仅是作者献给中国寒山的书,也是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书。
陈登谭琼琳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加里·斯奈德寒山
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被引量:5
2016年
运用生态符号学阐释自然文学中的文本世界,可以发现其可然性模仿的本质。自然与人之间的可然性关系,其本质是创设一个新概念预示自然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自然摹写的象似性不是审美客体的呈现,而是物的可然性存在。在自然与人作为能指符号构成的关系体中,现实元素的减少和理想生态位的对应体现了自然文学创作的美学价值。
岳国法谭琼琳
关键词:自然文学象似性
“道”在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中的构建被引量:5
2016年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诗人,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极具影响力,体现了他对宗教、哲学、生态、文化、语言、人生等多领域的深层思考,其中有些经典作品集中反映了斯奈德对"道"的独特领悟。本文通过语料库数据和文本分析,着重从可循之道、径外之道、行之道、道之道、佛之道这五个方面对斯奈德的作品进行深层解读,以探讨和分析"道"在斯奈德生态诗学体系中所蕴含的哲理。
谭琼琳仇艳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加里·斯奈德的“砾石成道”表意法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汉字表意法始于欧内斯特·费诺罗萨对中国象形文字的研究,后经埃兹拉.庞德对其遗稿整理而发明的一种将表面似无关联的细节或意象并置却能自动生成意义的诗歌技巧,从而给美国诗坛带来了空前的革新变化,影响了一大批美国现代派年轻诗人。与其他作家不同,加里.斯奈德没有直接承袭庞氏表意法,而是受中国古诗的影响独自创作出富有山林生活体验的"砾石成道"表意法,这一技巧在其后来的生态诗歌创作过程中日臻完善。本文主要论述斯奈德表意法的形成、特征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谭琼琳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加里·斯奈德
加里·斯奈德神话长诗中的“寒山—禅—生态”命题研究
2017年
“寒山-禅-生态”能否视为加里·斯奈德作品中的创意诗学传统是学术界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本文对该命题进行逻辑论证,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根据复调神话的观点,基于长诗《神话与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诗人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所寻觅的各种代理人或集体生命力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神话”与“文本”,伴随着诗人或“我”开启了寒山式英雄传奇之旅或悟道之行。在这个创意诗学传统中,寒山只是一个引子,禅宗所蕴含的生态哲理思想则是内核,对解决当今一些生态危机问题是一剂良好的疗方;其叙事模式有助于诗人在创作中达到“孵化一个新神话”的目的。
谭琼琳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