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11B06)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秀芬刘堃徐鹏飞汪苹廖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厌氧
  • 3篇发酵产酸
  • 3篇产酸
  • 2篇厌氧产酸
  • 2篇厌氧发酵
  • 2篇厌氧发酵产酸
  • 2篇乙酸
  • 2篇酱渣
  • 2篇发酵
  • 2篇DNA提取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抑藻
  • 1篇油炸
  • 1篇油炸小食品
  • 1篇预处理
  • 1篇真菌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法
  • 1篇食品

机构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江西省水土保...

作者

  • 3篇李秀芬
  • 2篇徐瑾
  • 2篇任文雅
  • 2篇汪苹
  • 2篇齐希光
  • 2篇廖永红
  • 2篇徐鹏飞
  • 2篇刘堃
  • 1篇孙宝国
  • 1篇黄尚书
  • 1篇牛德奎
  • 1篇王新华
  • 1篇任月萍
  • 1篇沈晗
  • 1篇郭晓敏
  • 1篇赵静
  • 1篇堵国成
  • 1篇陆颖佳
  • 1篇刘萌萌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发酵时间对酱渣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2013年
通过优化酱渣厌氧发酵产酸的发酵时间,将酱渣中的有机成分尽可能多的转化成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可在实现酱渣减量化的同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获得良好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发酵至8d时,酱渣预处理液中剩余溶解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浓度最低,其降解率分别为68.60%和81.21%,相对而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更易为产酸微生物降解利用;总有机酸和乙酸浓度最大,分别为28.82g/L和22.91g/L;乙酸是主要产物,占总酸比例为79.49%。在可溶性底物被逐步消耗时,所产有机酸被微生物作为底物吸收再利用。有机酸中存在一定量的丙酸累积,发酵8d时丙酸累积量最高,约为5.00g/L。
齐希光李秀芬
关键词:酱渣厌氧发酵产酸发酵时间乙酸
米醋中蜡状芽孢杆菌DNA提取及其ERIC-PCR体系建立被引量:10
2011年
以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试验材料,比较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将ERIC-PCR应用于醋液分离菌的研究,对此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适合于此菌种的ERIC-PCR体系。采用改良的传统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所提取的DNA质量较高,能够满足ERIC-PCR反应的需要。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积10×扩增缓冲液(含Mg2+)2.5μL,20pmol/μL ERIC-PCR引物E11μL,20pmol/μL ERIC-PCR引物E21μL,DNA模板2μL,2.5mmol/LdNTPs混合液2.0μL,taq聚合酶1.1μL,双蒸水补齐;PCR反应程序为:94℃变性3min,1个循环;94℃变性30s,55℃退火40s,72℃延伸1min,30个循环;72℃延伸4min。
廖永红任文雅孙宝国徐瑾沈晗
关键词:细菌DNA提取ERIC-PCR
超声波法对微囊藻的去除和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超声波法可以通过破坏细胞壁达到直接除藻和抑制活体细胞生长的2种作用处理废水中微囊藻。以铜绿微囊藻的3种不同藻株为实验对象,对超声法直接去除微囊藻和超声法抑制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平行实验。采用叶绿素a含量作为活体藻细胞指标,分别对超声法除藻、抑藻的最佳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法对铜绿微囊藻不同藻株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选用对数增长期的微囊藻在超声功率为1 200 W、超声时间为7 min时,叶绿素a去除率为82%,对微囊藻的直接去除效果最好。改变超声模式,采用多频次间歇超声模式(超声总能量相同):超声功率为1 200 W、隔1天超声2 min,共超声4次,培养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最终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95%,有更佳的微囊藻抑制效果。
徐鹏飞汪苹刘堃
关键词:超声波除藻抑藻
基质与微生物之比(F/M)对酱渣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2014年
厌氧发酵产酸是酱渣资源化的新途径。研究表明,基质与微生物之比(F/M)越低,酱渣预处理液厌氧发酵产酸的效果越好。当F/M为1∶1时,预处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1.23%和73.43%;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及α-淀粉酶的活性最大,分别为5.336 U/mL、3.964 U/mL、4.726 U/mL及14.04μg maltose/min;单位体积酱渣预处理液发酵所得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和乙酸浓度均最高,分别为0.17g/mL和0.14g/mL,乙酸占总末端发酵产物比例也最大,为82.19%。可溶性蛋白质在发酵初期(2 d内)的转化主要源于酸性蛋白酶的催化降解。发酵产物包括乙醇、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戊酸等,但均以乙酸为主。不同F/M条件下,厌氧产酸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丙酸累积现象,F/M为20∶1时,丙酸累积量最高,约为4.00 g/L。
齐希光李秀芬
关键词:酱渣厌氧产酸乙酸
预处理温度及pH值对废弃菌丝体发酵产酸的影响
2013年
为利用废弃菌丝体生产短链挥发性脂肪酸(Short Chain Volatile Fatty Acids,SCFAs)的资源化方法提供有益参考,研究了废弃菌丝体预处理温度和pH值对总固体(Total Solid,TS)和有机物(Volatile Solid,VS)融出率,上清液中SCOD、可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氮浓度及预处理液发酵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废弃菌丝体预处理温度和pH值有利于TS和VS的融出,所得上清液中SCOD、可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氮浓度均较高。当预处理温度一定(90℃)时,废弃菌丝体预处理pH值对厌氧发酵产酸的效果影响较大,pH值为5.0时,SCFAs的质量浓度最高,为8.01 g/L,但各预处理pH值条件下有机酸的主要成分均为乙酸。由于中性pH值(pH值为7.0)时溶液中氨氮质量浓度高达1.96 g/L,抑制了厌氧产酸微生物的活性,产酸效果较差。
陆颖佳李秀芬王新华任月萍堵国成
关键词:预处理温度PH值厌氧产酸
霉变油炸小食品中鲜绿青霉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2012年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利用稀释涂布法从霉变油炸小食品中分离获得1株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酵母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对菌种的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适培养温度38℃、培养时间75 h、摇床转速200 r/min、碳氮比5∶1。在真菌DNA提取过程中尝试了SDS法和CTAB法。除蛋白采取了酚/氯仿的方法 ,对所得样品进行DNA凝胶电泳、质量检测和PCR扩增产物。用18SrDNA ITS的直接测序法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鲜绿青霉菌(Penicillium viridicatum)。
廖永红任文雅刘萌萌徐瑾
关键词:真菌分子鉴定DNA提取
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及防治对策被引量:9
2015年
在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进行了分区,将其划分为上游中低山中度、中游低山丘陵轻中度和下游丘陵低山轻度三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并结合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赵静唐剑波黄尚书段剑郭晓敏牛德奎
关键词: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
废水生物法除磷技术的新发展被引量:4
2013年
综述了以PAO(聚磷菌)、DPB(反硝化聚磷菌)和磷酸盐还原菌处理含磷废水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聚磷菌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各种改进和发展以及反硝化除磷的单泥、双泥系统的除磷效能和研究进展。
刘堃汪苹徐鹏飞
关键词:生物除磷除磷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