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LSB008)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小田朱小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整体史
  • 2篇社会史
  • 2篇碎片化
  • 2篇村妇
  • 1篇信仰
  • 1篇学术
  • 1篇学术使命
  • 1篇艺术
  • 1篇整体性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生计
  • 1篇思想史
  • 1篇女红
  • 1篇凭据
  • 1篇普遍史
  • 1篇谱系
  • 1篇文化
  • 1篇文艺
  • 1篇梁祝
  • 1篇梁祝故事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小田
  • 1篇朱小田

传媒

  • 2篇河北学刊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社会历史...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社会史的整体性被引量:4
2012年
什么是社会史的整体性?言人人殊。但一个明显的趋向是,社会史总是围绕着完善"历史的结构"书写而展开。与传统史学对历史要素的制度性理解不同,社会史更重视个体意义上的日常生活要素,并以此为中心确定社会结构的边界及其核心要素。在社会边界内尽可能多地充实相关日常要素,使历史趋于全面化,成为整体性的第一重要义;在地方世界中(典型的如共同体)更方便地体现诸多日常要素之间的深层结构性联系,使历史趋于具象化,成为整体性的第二重要义;在人物、事件和时空等历史维度内部和之间更明显地建立起呼应关系,使历史趋于谱系化,成为整体性的第三重要义。以整体性为追求的社会史通过这些方面明显区别于传统史学,亦给未来社会史以"理性的指示"。
小田
关键词:社会史整体性社会结构
近代江南村妇的日常空间被引量:2
2013年
在近代农家生活中,为了满足生计和信仰,以及探访、休闲等生活诉求,妇女们需要与一定地域内的诸多经济结点(主要是市镇)和某些圣址(主要是祠庙)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家庭与边缘点之间构成相应的生计半径和信仰半径;村妇的日常空间就生成于这经常性的关联中,显现出日常空间的"理想类型":以村妇家庭为中心的十里辐射范围及其常态。考虑到相关时地因素,近代江南村妇日常空间的实态当比理想类型更为具体而生动。日常空间关乎村妇生活的有效范围,先行的共同体和"××圈"理论有可供汲取的养分,但我们沿着以村妇为主体的思路探究。
小田
关键词:村妇
论民众观念的日常存续——基于近代“曹娥文化”的扩展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与精英思想的文本呈现不同,民众观念依日常生活而得以存续。在近代浙江上虞,曹家堡周边乡民呈现孝义观念的"曹娥文化"颇具典型性,藉此扩展,可以揭示民众观念的日常存续机理。从存活方式看,民众观念在口传和仪式等社会互动过程中自然呈现;以思想资源言,民众观念主要以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上层意识形态为取资对象,而这种意识形态常常被转换为民众时常接触、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日常版本;就社会基础论,类如孝义的民众观念颇为契合底层民众构建地方生活秩序的逻辑。社会互动、日常版本和地方生活过程的有机结合,构成近代以降民众观念存续的独特机理,体现了传统中国民众观念存续的一般性状,为民众观念史研究昭示了别样路径。
小田
日常史所谓“地方”——由蒋梦麟曾经的日常世界展开被引量:5
2012年
日常生活总是在地方环境中发生并与之相关。在跨学科视野里,日常史所谓"地方",并非纯粹的地理空间,而是包含着源于空间的日常事件和日常时间,即地方、日常、经历(史)三位一体。从蒋梦麟先生曾经的日常江南铺展开去,我们发现,日常史的地方不仅意味着共同体及其类型和区位,更包含了特定共同体的关系生成和话语表达、某类共同体的地域特色赋予,以及共同体在整体世界中的区位转换。由不同的"地方"出发,便于解析"不足为外人道"的地方性知识和当地人观念,细究普通民众的生活样态,把握地方社会的时代特征。日常史的地方视角,多多得益于人类学以及社会学。
朱小田
关键词:共同体
民众思想史的文艺支撑——以江苏宜兴梁祝故事的流布为中心被引量:2
2012年
经典梁祝以其虚饰的性格似乎天生地属于文艺而与注重史实的历史无缘。其实,梁祝故事的流布而非故事本身支撑着民众思想的表达,故事的破绽并不影响流布事实的存在。作为历史素材的梁祝故事不仅仅是传说,还包括文献和实迹。故事中的实迹(依附点)让我们发现了民众思想突出的地方特性,固定故事口传者及其地方生活空间成了揭示民众思想的关键途径;通过传说与地方文献的比勘,民众思想的历史脉络隐约可见;普通民众将传说、文献和实迹杂烩为一体,在梁祝故事的流布中,消解着日常生活的负面状态,表达着他们的生活追求,凸显着特定群体活着的意义,从而与精英阶层表达思想的方式区别开来。
小田
关键词:民众思想梁祝故事
论近代性江南村落女红被引量:7
2010年
囿于经典理论家的社会形态话语体系,与村落女红相关的问题意识十分有限。近代性女红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对于平民生活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地域江南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代性村落女红是地方传统女红纵向濡化与近代世界市场横向渗透相结合的产物,并作为关键性要素,与其它各种劳作形式相互依存,稳定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样态。在村妇,既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或制度环境常常被视作无庸考虑的自然事实,她们的常态行为,总是表现为源于日常生计驱动的对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应时而对,从这一积极的意义上说,村落女红其实是村妇在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比之于片面强调外在结构和环境对个体(村妇)制约的同情式批判而言,社会史更需要置身于实际地域和日常生活的同情式理解。
小田
关键词:近代性村落女红
“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要素谱系与整体史
历史归于时间;历史学者对时间的处理相当灵活。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家布罗代尔有跨越千百万年的所谓"长时段",而似乎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开始,"一年史"在中国风生水起。茅盾先生则别开生面,早在70年前就给中国留下了一部"...
小田
文献传递
“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维度谱系与整体史被引量:10
2010年
历史由诸多维度共同刻画,主体(人物)、时间、空间、行为(事件)是几个基本维度。事实上,每一维度都体现为一种谱系,比如时段的长短便构成时间谱系。特定的时代、不同的考察者常常偏向某一历史维度谱系中的一端,而忽略另一端。茅盾以《中国的一日》留下的"一日史",实际意味着一种历史的时间维度极端,随之,其他历史维度发生了相应变化:人物维度由社会精英变成了平民百姓,由庞杂的个体行为构成无数的社会角色;事件维度由重大社会现象变成了日常生活,由重复的琐事敷演为碌碌的生活影像;空间维度由抽象的全盘世界变成了具象的生活共同体,通过芸芸众生的人际关系呈示出鲜活的历史情境。"一日史"所凸显的历史维度谱系之间,桴鼓相应,以鲜明的平民史观,区别于传统的精英史观,构成史观维度谱系。历史维度谱系的所有端绪合成整体的社会史。整体史需要加强历史维度谱系内部的牵连,通过跨学科的沟通,改变思维方式,克服"碎片化"倾向,在世界视野中观照共同体,在社会结构中考察边缘角色,在特定时代中确定日常事件的意义。
小田
关键词:碎片化整体史
构建整体社会史的学术使命被引量:2
2011年
在对传统史学的反思中,社会史学者大都在整体史的旗帜下力图将社会史研究推向纵深,但整体史的具体内涵只有在不断的史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在近几年的社会史研究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否定性思维确定整体史非"普遍史"、整体史不能"碎片化",接着人们还需要通过肯定性思维确立整体史的学术使命,即思维方式的更新,包括历史理念、知识结构、观察视角、史料样式,等等。以社会史的史料发掘与考证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整体史的构建是在不断改变内部要素以适应整体的结构性更新,许多人们并不陌生的传统和其他领域的方法则是借以更新的基本资源。
小田
关键词:社会史整体史普遍史碎片化
近代歌谣:村妇生活的凭据——以江南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江南歌谣以民间-民众-乡村-妇女-地方-日常的粘着性可以成为村妇生活的凭据,但歌谣首先依循艺术理路:聚焦实际生活,着意渲染情感,凸显主要特征。对歌谣的史料学考量,一方面需要从歌谣中析出相关元素,解构原有歌谣,滤化艺术情感,抽象民众观念,进行"去艺术化"处理;另一方面,依据歌谣的内容和歌谣的存在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对其进行时代性确认。所有这一切,要求我们在史学与艺术的跨学科对话中进行。
小田
关键词:村妇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