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3-07)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晶王姣爱张定一党建友裴雪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2篇性状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1篇氮肥
  • 1篇氮肥用量
  • 1篇氮磷肥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群体
  • 1篇有机肥
  • 1篇育种
  • 1篇育种材料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果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方式
  • 1篇水肥
  • 1篇水肥一体化
  • 1篇主茎

机构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种子管...

作者

  • 5篇张定一
  • 5篇王姣爱
  • 5篇张晶
  • 4篇党建友
  • 3篇裴雪霞
  • 1篇宋健民
  • 1篇戴双
  • 1篇刘建军
  • 1篇钟文
  • 1篇闫翠萍
  • 1篇姬虎太
  • 1篇程麦凤
  • 1篇李豪圣
  • 1篇程敦公
  • 1篇郭军
  • 1篇毛平平
  • 1篇王丽

传媒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农学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喷灌水肥一体化小麦磷钾肥减施稳产提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研究磷钾肥减施及追施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钾肥减施对小麦拔节期总茎数和分蘖数影响显著,生育期灌3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和灌4水(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的P_(底+拔)K(磷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最高,且可以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增加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成熟期籽粒分配量最高。与传统栽培模式及微喷灌常量施肥相比,生育期灌水3次(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水量1 500 m3/hm2,磷钾肥减施30%且磷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与常量施肥高产处理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中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千粒重有增加趋势,品质指标较当地传统栽培模式有所提高。因此,在山西省干旱缺水条件下,利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育期灌水3次(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水量1 500 m3/hm2,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钾肥减30%全部底施、磷肥减30%且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可以实现节水节肥稳产提质。
张晶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裴雪霞姬虎太闫翠萍程麦凤
关键词:小麦
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大田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研究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磷肥种类为锌腐酸磷酸二铵和普通磷酸二铵;氮肥种类为锌腐酸尿素和普通尿素;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处理的拔节期总茎数和单株茎数均较高;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产量最高,达6 730.5 kg/hm^2。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追施普通尿素,增产主要与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有关;底施锌腐酸尿素和锌腐酸磷酸二铵,追施锌腐酸尿素的小麦籽粒品质指标最高,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的提质效果优于普通尿素。
张兰生张晶党建友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关键词:小麦
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张晶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关键词:播期主茎分蘖农艺性状
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临Y7287’产量品质及HMW-GS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给晋南地区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临Y7287’为试材,在玉米秸秆连续还田基础上,于2009和2010年分别研究了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处理随施氮量递增,小麦产量呈先升高后降的趋势,以施氮225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处理小麦的湿面筋、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评价值,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而籽粒蛋白质含量、HMW-GS表达量,随施氮量增加不断提高。不同施用方式处理,随底肥比例增加,小麦产量增加,氮肥全部底施产量最高;随追肥比例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及HMW-GS表达量增加。考虑产量品质两因素,本试验中‘临Y7287’在晋南地区可以选择施氮N225kg/hm2时,采用基肥:拔节肥7:3的施肥方式,实现高产和优质。
王姣爱张定一张晶党建友裴雪霞陈亚俊王荣荣
关键词:小麦氮肥
不同有机肥和氮磷组合对旱地小麦的增产机理研究被引量:51
2017年
【目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为作物提供更全面的养分,改善光合性能而提高产量。为进一步挖掘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2012~2014年,在山西省临汾市丘陵旱地开展了有机肥与氮磷配施对小麦增产效果与机理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裂区设计,有机肥为主区,设施羊粪22.5 t/hm^2(M_S)、猪粪22.5 t/hm^2(M_P)、精制有机肥2.25 t/hm^2(M_O);氮磷配施量为副区,设不施氮、磷肥(N_0P_0),N 105 kg/hm^2、P_2O_5 75 kg/hm^2(N_(105)P_(75))、N 150kg/hm^2、P_2O_5 105 kg/hm^2(N_(150)P_(105))。供试小麦品种‘晋麦92号’,生育期测定旗叶SPAD相对值、籽粒灌浆参数、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期籽粒产量。【结果】有机肥与氮磷配施均使小麦灌浆后期SPAD相对值下降缓慢。单施有机肥时,猪粪使小麦灌浆中期SPAD相对值和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精制有机肥使灌浆后期SPAD相对值最高,灌浆持续期延长最多,茎叶转移量和穗部积累量最高。有机肥与氮磷配施时,M_SN_(150)P_(105)、M_PN_(105)P_(75)、M_ON_(105)P_(75)有利于提高旗叶后期SPAD相对值,延长灌浆持续期,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有机肥与氮磷配施较单施有机肥成穗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以M_SN_(150)P_(105)产量最高,其次是M_PN_(105)P_(75),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山西南部丘陵旱地小麦有机肥与适量化肥配施,使成穗数增加,并可以改善光合特性,延长灌浆持续期,增加千粒重实现增产。本研究中,施羊粪22.5 t/hm^2时,配施纯N 150 kg/hm^2、P_2O_5 105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施猪粪22.5 t/hm^2时,配施纯N 105 kg/hm^2、P_2O_5 75 kg/hm^2可实现减施高产。
张晶张定一王丽毛平平赵娟王姣爱
关键词:有机肥氮磷肥旱地小麦增产效果
1211份山东省小麦育种材料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索山东省小麦近年来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改良情况,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以济麦22为对照,对2010—2015年度山东省参加小麦高肥区域试验的1 211份品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麦22生育期呈显著下降趋势,株高显著增加,容重下降,成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但产量平均每年升高95 kg/hm^(2)。供试材料的生育期总体呈缩短趋势,株高缓慢下降,容重与济麦22差距逐渐缩小。供试材料总体呈减产趋势,其中增产幅度超过3%的材料仅14.86%,提高产量的育种难度加大。从产量三因素看,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提高产量的风险非常大,千粒重的改良也因其较高的遗传力较难实现,而成穗数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因此,在增强抗倒伏性的基础上增加成穗数,目前可能更容易实现。LS系列与烟农系列材料增产效果较好,主要原因也是成穗数较高。
戴双钟文訾妍庞亚男吴德豪郭宪峰程敦公郭军李豪圣刘建军宋健民
关键词:小麦育种材料农艺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