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272)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中双徐长顺陶洋洋曹建国赵彦伟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键合图
  • 17篇键合图法
  • 14篇因果关系
  • 8篇向量
  • 8篇仿真
  • 5篇动力学建模
  • 4篇动力学
  • 4篇动力学分析
  • 4篇动态静力分析
  • 3篇动力学建模与...
  • 3篇多体系统
  • 3篇运动副
  • 3篇运动副间隙
  • 3篇连杆
  • 3篇连杆机构
  • 3篇杆机构
  • 2篇动力学仿真
  • 2篇双曲柄
  • 2篇凸轮
  • 2篇凸轮机构

机构

  • 19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19篇王中双
  • 3篇徐长顺
  • 3篇陶洋洋
  • 2篇吴建华
  • 2篇曹建国
  • 2篇赵彦伟
  • 1篇刘尚
  • 1篇杨洪澜
  • 1篇陈集
  • 1篇王西锋
  • 1篇邹鹤

传媒

  • 8篇机械传动
  • 4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机械设计
  • 1篇机电工程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与技...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向量键合图法的3-PPR型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
2016年
为提高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3-PPR型平面并联机构构件间的运动约束关系,将平面运动刚体、旋转铰及移动铰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3PPR型平面并联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针对该类机构构件间非线性几何约束所导致的微分因果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了其给机构自动建模与动力学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3-PPR型平面并联机构计算机辅助动力学建模与分析。通过实际算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王中双吕航
关键词:因果关系
基于广义速度的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3
2018年
为提高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广义速度的向量键合图法。通过机构运动分析,建立机构速度向量、容性场速度向量、惯性场速度向量、阻性场速度向量及源场速度向量与机构广义速度向量的关系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广义速度的平面连杆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平面六连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自动建模、计算及分析,揭示了脉冲载荷对机构驱动力矩的影响,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王中双徐贺
关键词:平面连杆机构因果关系
基于键合图的平面凸轮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2012年
针对含有凸轮机构的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键合图方法。基于凸轮机构的运动约束条件,阐述了建立平面凸轮机构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揭示了其所包含的动力学原理。在混合因果关系的情况下,结合现有的算法,实现了机电耦合凸轮机构系统一体化建模与仿真,通过实例说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吴建华
关键词:键合图平面凸轮机构机电耦合
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提高复杂平面多体系统动态静力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根据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任意齿廓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的理论方法。针对微分因果关系及非线性结型结构给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所带来的代数困难,提出了有效的增广方法。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含齿轮副平面多体系统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由此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赵彦伟陶洋洋曹建国
关键词:齿轮副动态静力分析因果关系
含铰间隙RRR-RRP六连杆压力机机构动态仿真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含铰间隙RRR-RRP六连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在考虑旋转铰间隙及复合铰的条件下,建立了含铰间隙RRR-RRP六连杆压力机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应用相应的方法,解决了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微分因果关系给计算机自动建模所带来的代数困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含铰间隙RRR-RRP六连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计算机自动建模及仿真,分析了运动副间隙对刀具加速度、机构构件角加速度、质心加速度及运动副约束反力的影响,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王中双韦晶尹久政
关键词:动态仿真
肘杆式压力机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10
2019年
为提高肘杆式压力机机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由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基本场及结型结构的输入、输出向量间的代数关系,推导出便于计算机自动建立的系统驱动力矩及运动副约束反力方程的统一公式;根据运动约束关系,将平面运动构件、旋转铰及移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三角形肘杆压力机机构的向量键合图模型。通过有效的增广方法,消除了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中的微分因果关系,克服了其给机构自动建模所带来的代数困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角形肘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自动建模与计算。结果揭示了脉冲形式的工作阻力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韦静
关键词:因果关系
机电系统一体化建模与动力学仿真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机电系统一体化动力学仿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计算机自动建模的向量键合图法。考虑到系统独立贮能场、耗散场方程是非线性的情况,推导出了系统状态方程;以修正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混合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间隙运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驱动电机、非线性运动副间隙的曲柄滑块压力机机构系统向量键合图模型,实现了非线性机电系统的一体化自动建模及动力学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系统状态方程通用性更强,建模方式程式化;建立的间隙运动副向量键合图模型具有精细度高、模块化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精确计及运动副间隙的机电系统一体化计算机建模及动力学仿真;运动副间隙对机电系统动态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机构连杆两端运动副约束反力、刀具加速度呈高频振荡状态,最大值分别增加3.55%、2.8%、5.7%,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师永珍尹久政
关键词:机电系统运动副间隙动力学仿真
基于向量键合图法的行星轮系动态静力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与动态静力分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平面复合铰的运动约束条件,建立了更加简明的平面复合铰向量键合图模型。根据行星轮系构件间的运动约束关系,将系杆、行星轮、复合铰及齿轮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向量键合图模型。通过有效的增广方法,消除了该类系统向量键合图中的微分因果关系。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双行星轮轮系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动力学分析,说明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井维科
关键词:行星轮系动态静力分析因果关系
平面凸轮机构驱动力矩计算的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凸轮机构的驱动力矩计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方法。基于凸轮机构的运动约束条件,阐述了建立平面凸轮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一般方法,揭示了其所包含的动力学原理。在混合因果关系的情况下,推导出系统驱动力矩(驱动力)的统一公式,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自动计算。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中双曹建国吴建华
关键词:平面凸轮机构
含铰间隙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向量键合图法被引量:7
2018年
为提高含铰间隙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效率及可靠性,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通过无质量杆-弹簧阻尼元件来描述旋转铰间隙,建立其向量键合图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含铰间隙平面连杆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建立方法。针对该类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微分因果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了其给机构自动建模与仿真所带来的代数困难。应用相应的算法,实现了含铰间隙的机电耦合系统计算机辅助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王中双徐长顺杨韬
关键词: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平面连杆机构因果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