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A020602050)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申玉春叶宁李再亮陈文霞刘丽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以及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了探讨投饵对对虾的影响,作者研究了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以及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生长率、饲料系数、氮生长效率以及部分消化免疫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日投喂5次实验组获得较高的存活率、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以及较低的饲料系数。投喂频率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关系,投喂频率为4.45次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投喂频率2次为最低,5、6次较高。高投喂频率组获得较高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
- 陈文霞申玉春李再亮叶宁
- 关键词:投喂频率消化酶免疫酶氮收支
- 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以及氮收支的影响
- 2014年
- 为探讨不同日粮水平对对虾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酶活力及和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率、氮收支、部分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日粮水平7%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日粮水平9%存活率最低,日粮水平2%饲料系数最低;日粮水平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相关,日粮水平为7.92%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粮水平2%最低、7%最高,且2%日粮水平氮生长效率最高;低日粮水平组获得较低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在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日粮水平设定为7%~8%为宜。
- 叶宁陈文霞申玉春李再亮
- 关键词:日粮水平消化酶免疫酶氮收支凡纳滨对虾
- 半叶马尾藻对N、P吸收速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半叶马尾藻对不同浓度N、P以及不同化合态N的吸收速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N、P下,半叶马尾藻对N、P的吸收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叶马尾藻对N、P的吸收速率随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N为200μmol/L、P为20μmol/L时,分别为2.397和0.229μmol·g-1·h-1;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半叶马尾藻对N、P的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氮磷比为10时,在氮磷比为1-30范围内,氮磷比对半叶马尾藻吸收N、P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化合态N对半叶马尾藻吸收N、P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NH4+-N和NO3--N共存时,半叶马尾藻对这2种化合态氮可同时吸收利用,各处理组间,对总无机N的吸收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NO3--N)/c(NH4+-N)为2∶1和1∶2处有两个峰值,分别为2.036、1.862μmol·g-1·h-1,对P的最大吸收速率均出现在c(NO3--N)/c(NH4+-N)值为2∶1时,为0.206μmol·g-1·h-1。因此,在粤西沿海半叶马尾藻在消除养殖水域营养盐、防治海水富营养化方面有很大优势。
- 李再亮申玉春刘丽叶宁
- 关键词:氮磷吸收速率
- 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小穗生长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排卵前后分别采集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珊瑚排卵前后骨骼密度变化在1.541—2.137 g/cm3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珊瑚小穗的生长率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同一规格珊瑚小穗排卵前期生长率明显高于排卵后期;同一时期大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明显高于小规格珊瑚小穗,而且养殖中后期生长较快,养殖前期生长较慢,差异显著(P<0.05)。澄黄滨珊瑚小穗边缘组织延伸度排卵后期大于排卵前期,大管孔珊瑚小穗边缘组织延伸度排卵前期大于排卵后期,以上两种珊瑚的小规格珊瑚小穗与大规格珊瑚小穗组织延伸度相当。随着养殖时间的持续,丛生盔形珊瑚小穗螅体增殖速率加快,各养殖阶段螅体数差异显著(P<0.05),珊瑚小穗规格和养殖季节对其小穗螅体增殖数量没有显著影响。3种珊瑚小穗生长指标间多呈显著正相关,仅大管孔珊瑚小穗初始直径、初始重量与组织延伸度间,以及丛生盔形珊瑚小穗初始重量与初始螅体数量、生长率间相关性不明显。
- 申玉春杨小东刘丽金磊
- 关键词:生长率排卵期
- 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随着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环境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断上升,成为水产养殖中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讨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的毒性以及p53 mRNA的影响,通过预试验以及前期资料获取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效应,选取0 mg/L对照组和20 mg/L浓度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53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应激12 h后,对虾血细胞的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在应激24、48、72 h后有极显著的升高(P<0.01);ROS含量在应激12、48、72 h时有极显著升高(P<0.01),在应激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应激24、48、72 h显著下降(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应激48 h和72 h后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应激诱导对虾血细胞产生了过量的NO和ROS,造成氧化胁迫作用,诱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 郭慧冼健安王安利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亚硝酸盐血细胞基因表达氧化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