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3003)

作品数:22 被引量:187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思敏李叙勇李文赞唐锋兵王朝朝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脱氮
  • 7篇除磷
  • 6篇脱氮除磷
  • 5篇污染
  • 4篇硝化
  • 3篇生物反应
  • 3篇生物反应器
  • 3篇水质
  • 3篇膜生物
  • 3篇膜生物反应器
  • 3篇反硝化
  • 3篇反应器
  • 2篇低碳源
  • 2篇营养化
  • 2篇水环境
  • 2篇碳源
  • 2篇脱氮除磷效果
  • 2篇污泥
  • 2篇污染物
  • 2篇污水

机构

  • 11篇河北工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作者

  • 11篇李思敏
  • 6篇李叙勇
  • 4篇王朝朝
  • 4篇李文赞
  • 4篇唐锋兵
  • 3篇杜国帅
  • 3篇李军
  • 2篇胡栋
  • 2篇王慧亮
  • 2篇闫立娜
  • 2篇刘存歧
  • 2篇吴明丽
  • 2篇贾楠
  • 2篇王占武
  • 2篇张彪
  • 2篇张凯
  • 1篇陈年来
  • 1篇刘雪梅
  • 1篇宋彤彤
  • 1篇杜新忠

传媒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水文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年来密云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总氮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13年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但近年来,密云水库遭遇了氮类污染物浓度逐渐增加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密云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潮河和白河在1990—2010年的总氮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潮河、白河的总氮浓度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且TN浓度随流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经流量校正后,潮河在非汛期和白河的TN浓度显著增加,2000年后汛期潮河的TN浓度减小;总氮主要以硝态氮存在,与总硬度的相关系数最大;20年来,区域人类活动逐渐增强,水利水保措施并未改变总氮浓度增加的趋势.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和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增加是入库河流总氮增加的主要原因,径流量减少又放大了这一效应,污染物主要通过淋溶作用补给到地下水,再补给到河流水体中.研究表明,要有效控制河流的总氮浓度,应把重点放在减小地下水的过度利用和控制区域内的非点源污染上.
李文赞李叙勇王晓学
关键词:总氮地下水
SRT对UCT-MBR反硝化除磷性能与膜污染行为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UCT-MBR)工艺处理冀南地区城市污水,考察了SRT对UCT-MBR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与膜污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短(15d)与较长(40d)SRT均不利于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富集;SRT控制在25d时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强化,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数量比例及缺氧除磷率达到最大值,分别稳定在50.9%和88%,并且此时系统总磷(TP)、总氮(TN)去除率也达到最大值91.7%、73.6%,出水浓度分别稳定在0.48,13.3mg/L左右;SRT对系统COD、氨氮(NH_4^+-N)的去除效能影响不大,COD、NH_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99.7%,出水浓度分别稳定在30.8,0.15mg/L;随着SRT的延长,膜池混合液固体(MLSS)浓度升高,分子量大于100k Da、小于1k Da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浓度和胞外聚合物(EPS)比污泥浓度升高及污泥粒径(PSD)减小,是导致膜池污泥可滤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从而致使系统膜渗透性加速降低、持续运行周期缩短,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SRT对膜污染物质的组成无显著影响,光谱折射率与SMP、EPS含量呈现一致性.
王朝朝闫立娜李思敏唐锋兵张凯李军
关键词:反硝化除磷膜污染
一株高效亚硝化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从养殖水体底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水体氨氮具有良好脱除功能的菌株Y907,在实验室条件下,48h可使水体中的氨氮消解50%以上,72h消解90%以上.经表型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菌株Y907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采用密闭生物反应器,以氨氮为唯一氮源,Y907为唯一微生物,进行了脱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5℃下培养48h,氨氮质量浓度从85.0mg/L下降为62.185mg/L,总氮从85.0mg/L下降为81.328mg/L,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水体中有少量积累,菌体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密闭容器上层气体中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升高,氧气含量下降.说明Y907对水体氨氮的脱除有3条途经:一是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菌体蛋白或其他组织成分;二是转化为少量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是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黄石张翠绵胡栋赵宝华贾楠孙佳瑞王铱王占武
关键词:氨氮亚硝化细菌芽孢杆菌脱氮途径
不同密度人工水草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城市公园景观用水,已成为我国北方缺水城市的通遍做法。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景观水体极易发生富营养化。本实验利用碳纤维人工水草作为生态基形成生物膜,对景观水体进行脱氮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试验共布设2株/m^2、4株/m^2、10株/m^2、16株/m^2、20株/m^2 5种水草密度,通过SPSS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密度人工水草对氮,磷去除效果存在差异,明4株/m^2、10株/m^2,20株/m^2对总氮、氨氮、溶解性磷酸盐具有显著去除效果,对总磷去除效果不明显。叶绿素a浓度与氮、磷去除率呈正相关,表明在流动水体中藻类优势群落的形成对微生物膜快速形成以及污染物的去除有重要影响。
张彪吴亦红刘存歧李橙王叶娇魏全伟李楠
关键词:人工水草富营养化叶绿素A微生物膜
臭氧投加量对二级出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混凝沉淀-臭氧(O3)-生物砂滤-活性炭(GAC)"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在1~5 mg/L时,组合工艺对NH4+-N、NO2--N、UV254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70.61%、54.92%、20.63%和42%,其中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时,组合工艺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其NH4+-N、NO2--N、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9.41%、80.13%、28.06%和58.33%。"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组合工艺深度二级出水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深度处理出水水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思敏李贝刘雪梅
关键词:二级出水臭氧投加量去除率
污泥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与膜渗透性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中试规模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考查了在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对膜渗透性及渗透性恢复的的影响.在试验中通过投加蔗糖溶液使系统维持恒定污泥负荷(food to microorganisms,F/M)在0.13,测定了活性污泥的一系列的生化与理化参数,并通过SPSS软件对污泥性质与动态变化的膜渗透性及渗透性恢复水平的相关性做了进一步的评估.结果表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对膜渗透性的影响最大(rp=-0.958,P=0.000);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 COD)浓度、污泥粒径(PSD)及毛细吸水时间(CST)对膜渗透性的影响属于同一个水平(|rp|=0.82~0.85,P=0.000);而污泥沉降性能与丝状菌指数对膜渗透性的影响不大.并且发现随着MLSS浓度的增大,膜丝廊道内积累的堵塞固体(ACS)的质量以及膜渗透性的绝对恢复量(ΔL)也有增加的趋势,表明MLSS浓度直接影响着膜生物反应器的堵塞性能,也进一步证明了膜堵塞是除膜污染之外影响膜渗透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低通量[5~6L/(m2·h)]的操作条件下离线清堵联合强化化学反洗(CEB)的方式可以保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高MLSS浓度运行下实现膜渗透性的可持续恢复。
王朝朝李思敏郑照明李军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浓缩生物特性
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耦合混凝过程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UCT-MBR)工艺处理碳源受限型市政污水,考察氯化铁(FeCl_3·6H_2O)的投加对UCT-MBR工艺运行效能与膜污染的影响,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能谱(EDX)对膜污染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的投加强化除磷效能,在最优除磷投加浓度运行时(投加浓度为1.8 mmol/L),能够最佳协同生物除磷的作用使得系统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氯化铁主要是通过增加污泥粒径、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5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来实现减缓膜污染程度。在最佳污泥可滤性投加浓度运行时(投加浓度为2.6 mmol/L),UCT-MBR工艺的膜污染速率达到最小,但该投加浓度严重地影响污泥的生物活性,降低污泥的硝化与释/吸磷性能,成为制约脱氮除磷效能的主要因素。铁盐的投加没有改变膜污染物质的组分,无机污染对膜污染速率的影响程度比有机污染的小,无机元素协同有机高聚物形成密实滤饼层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王朝朝李思敏徐宇峰任金柱李军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氯化铁混凝过程膜污染
O_3/生物砂滤/GAC深度处理二级出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混凝沉淀/O3/生物砂滤/GAC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考察了组合工艺及其核心单元(O3/生物砂滤/GAC)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中的浊度、色度、UV254、COD 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4%、80.33%、67.43%、56%,出水平均值分别为0.57NTU、7.05倍、0.05 cm-1、5.68 mg/L,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生物砂滤池的除污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砂滤池,O3/生物砂滤/GAC工艺和O3/普通砂滤/GAC工艺对混凝沉淀出水中的浊度、色度、UV254、COD 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8%、71.6%、61.4%、47.1%和54.44%、63%、50.2%、29.5%。
李思敏赵娜
关键词:二级出水颗粒活性炭生物砂滤
改良型A^2/O工艺对低碳源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被引量:11
2013年
以城市污水为原水,考察了一种分点进水的改良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原水按照6∶4的体积比分别进入厌氧池和缺氧池后,增加了缺氧池的碳源浓度,提高了该系统的脱氮效果。当进水中碳氮质量比平均为6.84、硝化液回流比为200%,CODCr、TN、NH3-N和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7.02、36.39、22.99和4.98mg/L时,出水CODCr、TN、NH3-N和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29、10.70、0.18和0.46mg/L,去除率分别为85.53%、70.60%、99.22%和90.76%。
李思敏刘佳孙冬岳杜国帅
关键词: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回流比
改良A^2/O工艺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针对低C/N值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低的问题,介绍了几种改良A2/O工艺,并指出了其在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基于现有A2/O及其改良工艺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改良A2/O工艺,原水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厌氧池和缺氧池,以合理分配用于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在好氧池和缺氧池中分别投加填料,使该工艺兼具悬浮污泥和生物膜的优势,以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出水都直接进入好氧池。试验结果表明,改良A2/O工艺对低碳源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李思敏杜国帅唐锋兵
关键词:脱氮除磷低碳源城市污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