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321605)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晓维李华伟边计年吕涛赵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测试数据
  • 4篇数据压缩
  • 4篇测试数据压缩
  • 3篇寄存器
  • 3篇寄存器传输级
  • 2篇RTL
  • 2篇SAT
  • 2篇SOC
  • 2篇MT
  • 2篇测试集
  • 1篇电路
  • 1篇电路测试
  • 1篇压缩率
  • 1篇游程
  • 1篇游程编码
  • 1篇噪声
  • 1篇指令集
  • 1篇设计自动化
  • 1篇时延测试
  • 1篇事务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李晓维
  • 7篇李华伟
  • 4篇边计年
  • 4篇梁华国
  • 3篇赵阳
  • 3篇吕涛
  • 2篇韩银和
  • 2篇邓澍军
  • 2篇詹文法
  • 2篇张颖
  • 1篇蒋翠云
  • 1篇吴为民
  • 1篇叶益群
  • 1篇陶珏辉
  • 1篇欧阳一鸣
  • 1篇詹凯华
  • 1篇张旻晋
  • 1篇黄正峰
  • 1篇童琨
  • 1篇时峰

传媒

  • 1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全国第18届...

年份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响应分块相容的测试数据编码压缩方案被引量:3
2008年
提出一种测试数据压缩方案,利用测试向量与扫描链中响应数据的分块相容来增加被编码测试向量中的无关位,降低了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编码种子的度数,且不必增加额外的测试向量,最终达到压缩测试数据的目的.该方案的硬件解压结构仅需一个LFSR和简单的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压缩方法,如基于部分向量切分的LFSR重新播种方法、混合码方案和FDR码方案等相比,该方案在压缩效率和硬件开销上都有明显优势.
叶益群梁华国詹凯华
关键词:测试数据压缩
结合ATPG和SAT的无界模型检验前像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提出一种无界模型检验的前像计算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结合ATPG和SAT引擎,充分利用引擎各自的优点.SAT用来判断是否已经穷尽所有解;每次SAT枚举出一个前像解后,采用一个专门的ATPG过程减少状态变量上的赋值,从而减少前像解的总个数,加快后面的不动点迭代处理.最后通过在ISCAS89和ITC99电路上的实验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刘领一赵阳吕涛李华伟李晓维
采用部分增强型扫描提高跳变时延故障覆盖率的触发器选择方法
2010年
选择关键的常规扫描触发器进行置换是采用部分增强型扫描时延测试方法的核心问题.通过定义常规扫描触发器和未检测跳变时延故障的相关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提出一种触发器选择方法.首先找到被测电路中采用捕获加载方法不可测,但采用增强型扫描可测的跳变时延故障;然后依据常规扫描触发器与这些故障的相关度把少量关键的常规扫描触发器替换成为增强型扫描单元,从而有效地提高电路中跳变时延故障被检测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在可以接受的硬件开销下能有效地提高被测电路中的跳变时延故障覆盖率.
裴颂伟李华伟李晓维
关键词:时延测试
基于集束式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的专用指令集自动定制被引量:2
2007年
提出集束式整数线性规划形式化模型,利用指令间的功能依赖性解决专用指令集处理器中指令集自动定制的指数性空间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前端和后端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指令定制实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指令定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专用指令集的自动设计,并使最终处理器的运算性能得到优化.
赵康边计年董社勤
关键词:设计自动化专用指令集处理器
SOC总线串扰的精简MT测试集
在超深亚微米工艺和GHZ的时钟频率下,长互连线之间的串扰现象严重,影响VLSI系统的整体性能。研究人员提出了MT故障模型,这种模型同时考虑了耦合电容和电感的影响,故障覆盖比较全面,但是存在严重的向量冗余。本文通过分析MT...
张颖李华伟李晓维胡瑜
关键词:测试向量
无界模型检验中融合电路信息的SAT算法研究
2009年
针对从电路转化而来的SAT问题,通用SAT求解器存在一个缺陷——电路互连信息的缺失,这是造成很多无关推导的根源.文中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基于CNF数据结构的电路SAT无界模型检验框架.首先作者提出了定值子句的概念,利用这一概念可以在CNF结构中保存电路的互连信息,在搜索过程中更早地识别可满足解,减少不必要的搜索.其次,文中提出了在CNF结构上的状态变量赋值精简方法,摆脱了以往基于SAT的无界模型检验中这一步骤对门级电路结构的依赖.实验数据表明,利用文中方法进行前像计算能够取得明显的加速.同时,文章比较了两种搜索顺序在多时帧搜索中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方法可以验证传统模型检验方法难以验证的复杂电路属性.
赵阳吕涛李华伟李晓维
基于卷积编码的SOC测试响应压缩研究
2006年
提出一种单输出压缩方法.首先提出了码率为n/(n?1)、距离为3的卷积码的设计规则,利用这些规则可得到卷积码的校验矩阵,该校验矩阵的实现电路即是能够提供单输出压缩的响应压缩电路.所设计的压缩电路可避免2个和任意奇数个错误位的混淆、避免一个未知位(X位)对特征的掩盖.利用概率论分析了未知位掩盖效应.如果未知位分布具有聚簇特征,那么提出的多重量校验矩阵设计算法能够大大降低未知位的掩盖效应.最后用一些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压缩电路能够提供较强的未知位容忍能力和非常低的错误位混淆率.
韩银和李华伟李晓维AnshumanChandra
关键词:SOC测试卷积码
基于CLP模型的HDL设计可观测性分析
2009年
为了提高模拟验证中的可观测性覆盖率,建立了一个逻辑约束编程(CLP)模型,定义了变量之间单步传播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借助通用CLP系统自动地完成路径搜索、冲突发现、回溯和约束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LP的可观测性分析技术一方面可以生成更有效的测试向量,使得特定语句上的错误能够被传播到输出,加快模拟验证发现bug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识别出不可观测的语句,避免盲目追求高覆盖率,节约模拟验证的资源.
赵阳吕涛李华伟李晓维
关键词:可观测性
片上系统设计中事务级建模技术综述被引量:9
2007年
随着集成电路复杂度的提高,事务级建模成为了片上系统设计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事务级建模技术的研究热点及设计者关注的问题,介绍了该技术在建模与模拟验证中的作用与优势;分析了事务级建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童琨边计年
关键词:片上系统事务级建模
一种基于测试集分组的广义交替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数据编码压缩方法,称为广义交替码,将FDR码、交替码都看作它的特例;又扩展了两步压缩的思想,将原测试集划分成多组,每组采用不同的比值进行交替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综合了交替码与两步压缩各自的优势...
张磊蒋翠云梁华国陶珏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