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BL2012021)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祖茂衡胡琳华浅近王丹徐浩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综合征
  • 6篇细胞
  • 5篇静脉
  • 4篇腔静脉
  • 4篇下腔静脉
  • 4篇布-加综合征
  • 3篇碘离子
  • 3篇血管
  • 3篇增殖
  • 3篇离子
  • 3篇布加综合征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预后
  • 2篇增殖作用
  • 2篇溶栓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切除

机构

  • 8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祖茂衡
  • 5篇胡琳
  • 4篇华浅近
  • 3篇徐浩
  • 3篇魏宁
  • 3篇王丹
  • 2篇顾玉明
  • 2篇庄银苹
  • 2篇滕飞
  • 2篇许伟
  • 2篇吴康
  • 1篇崔艳峰
  • 1篇万豪光
  • 1篇张庆桥
  • 1篇张科
  • 1篇方林
  • 1篇王磊

传媒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离子与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在我国70%的布加综合征为下腔静脉隔膜型,已知隔膜的组织成分为横向生长的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然而隔膜形成的机制尚未清楚,国内研究结果显示饮用水碘浓度与布加综合征发病率呈正相关,而且患者尿碘水平升高,基础实验也发现一定浓度的碘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我们对目前国内碘离子与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引出一些设想,为该型患者下腔静脉隔膜形成原因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王丹魏宁夏风飞祖茂衡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碘离子下腔静脉
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因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入院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接受尿激酶足背静脉注射和抗凝治疗,B组20例仅接受抗凝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彩超表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彩超复查结果显示肌间静脉血栓完全消失21例,部分消失13例,无变化9例.其中A组完全消失17例,部分消失4例,无变化2例,血栓清除率为91.3%;B组完全消失4例,部分消失9例,无变化7例,血栓清除率为65.0%;2组血栓清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7,P〈0.05).A、B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尿激酶足背静脉注射治疗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可明显提高血栓清除率,预防肺栓塞发生及血栓延伸,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肖晋昌顾玉明祖茂衡张庆桥魏宁许伟崔艳峰
关键词:足背静脉溶栓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动物实验研究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评价一款新型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置入及回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24头健康幼年家猪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于支架置入3、7、11、15d后回收.全麻下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行支架置入术,支架主体跨越肝右静脉;造影观察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通畅情况,测量支架释放前后肝右静脉压力.按设计时间回收支架,支架回收前后均造影复查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情况,测量支架取出前肝右静脉压力.术毕处死动物,取支架段下腔静脉血管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等.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或Dunnett T3法;多个不同时间点进行测量的均数比较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24头实验猪均成功置入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支架展开良好,无移位或脱落.各实验组测得不同时间点的肝右静脉压力并组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P>0.05;F =0.41,P >0.05;F =0.50,P>0.05;F=0.62,P>0.05).3d组及7d组支架均顺利取出,11d组及15d组支架无法取出.3、7、11及15 d组支架段下腔静脉新生内膜厚度分别为(41.82 ±7.15)、(200.32±66.67)、(416.32 ±21.22)、(646.38±37.53)μm,结果显示随着支架放置时间延长,新生内膜增生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60.52,P<0.0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8.25±1.63)、(19.77±3.59)、(40.52 ±5.23)、(59.38±3.5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46,P<0.01).结论该款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支架在动物实验中表现了良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支架在短期内不会影响肝静脉血流,且7d内均可顺利回收.
吴康许伟夏风飞祖茂衡魏宁徐浩顾玉明佴启元
关键词:下腔静脉可回收
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下腔静脉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浓度,探讨BCS隔膜组织形成的机制。方法选取74例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MOVC)BCS患者作为实验组,74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介入治疗造影前抽取2组患者的下腔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GF—β1、bFGF的浓度。结果实验组TGF—β1浓度为(7.3±3.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bFG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S下腔静脉隔膜形成与血管损伤后细胞增殖、纤维化有关。
华浅近祖茂衡庄银苹滕飞胡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布-加综合征
碘离子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碘离子(I-)对血管内皮细胞(VEC)迁移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表达的影响,探讨细胞迁移与Budd-Chiari综合征隔膜形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V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I-浓度实验组,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数、I-与Cdc42抑制剂ML141作用后VEC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I-浓度培养环境中Cdc42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I-可以促进VEC迁移(P<0.05);ML141可抑制VEC迁移;100μg/L I-组、300μg/L I-组、500μg/L I-组VEC Cdc42相对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碘能促进VEC迁移,该效应可能与调整Cdc42表达有关。
王丹祖茂衡魏宁胡琳方林
关键词:碘离子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迁移
Budd-Chiari综合征伴下腔静脉混合型血栓机械性抽吸联合溶栓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伴下腔静脉(IVC)混合型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22,机械性血栓抽吸后辅以尿激酶溶栓和血管成形术)和对照组(n=21,单纯尿激酶溶栓后辅以血管成形术)。结果研究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5.2±4.1)cm H_2O改善至术后(9.1±1.6)cm H_2O,对照组IVC-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前(23.3±5.1)cm H_2O改善至术后(8.9±1.9)cm H_2O,两组间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完全溶解率分别为68.2%(15/22)和57.1%(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天数、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3.4)d、(25.4±13.9)×105U、0%,低于对照组(10.3±4.1)d、(40.8±15.7)×105U、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4.5±12.7)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再狭窄率分别为9.1%(2/22)和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溶栓治疗BCS伴IVC混合型血栓效果与单纯导管溶栓相当,但溶栓天数较少、尿激酶用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吴康许伟祖茂衡徐浩顾玉明王丹宗迎迎万豪光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放射学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碘离子与MEK1表达及磷酸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过程中碘离子(I-)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EK1)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关系,探讨高碘促VEC增殖效应的作用通路。方法 1将体外培养的V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碘离子浓度的实验组。2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碘离子浓度培养环境中MEK1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1在300μg/L碘离子浓度组,MEK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P<0.05)。2 500μg/L、1 000μg/L碘离子浓度可促进MEK1(Ser298位点)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3各实验组MEK1(Thr286位点)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结论碘促VEC增殖可能与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激活有关。
胡琳祖茂衡华浅近王丹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碘离子
高碘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高碘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GFR2)的关系,探索高碘因素在布-加综合征(BCS)隔膜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成对照组、溶媒组、KI组、FGFR抑制剂组和KI与FGFR抑制剂共同作用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率。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碘浓度(0、250、500、1 000、2 000、3 000μg/L)培养环境中bFGF、FGFR2蛋白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结果①在1 000μg/L碘浓度组,KI与FGFR抑制剂共同作用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率(1.06±0.13)高于FGFR抑制剂组(0.40±0.12),而低于KI组(1.73±0.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500、1 000μg/L碘浓度组,F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碘浓度组,而1 000μg/L组高于500μg/L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碘浓度组间bFGF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碘因素可能通过上调FGFR2蛋白表达量而引起成纤维细胞增殖;②高碘导致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与隔膜形成相关。
华浅近祖茂衡滕飞王磊胡琳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成纤维细胞
双介入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探讨双介入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双介入技术治疗1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7例均超声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即拔出球囊及一侧导管鞘,12 h后如无再次出血给予拔出另外一侧导管鞘,如有出血,给予急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球囊置入照射剂量,子宫切除情况,对胎儿有无影响等。结果 17例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均成功;17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加部分膀胱修补术,1例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余14例术后均无出血;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120 s(最长时间为 200 s,最短时间为65 s),放射线剂量平均为20 mGy(15~35 mGy);术中出血量平均为 1 600 ml(300~6 000 ml); 所有胎儿术后均给予随访,至今未发现畸形等情况。结论 双介入技术不仅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术中出血量,同时大大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
肖晋昌祖茂衡顾玉明徐浩张庆桥崔艳峰
关键词:髂内动脉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
五种预后模型对中国布-加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Child-Pugh评分、Clichy PI(克利希预后指数)、New Clichy PI(新克利希预后指数)、Rotterdam BCS index(鹿特丹BCS指数)及BCS-TIPS指数5种预后模型在中国布-加综合征(BCS)应用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23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组99例,死亡组24例,分别按相应模型公式计算5种预后模型的指数,应用F检验计算各预后指数在生死两组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各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及各预后模型预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Child-Pugh、Clichy、New Clichy和Rotterdam BCS模型的预后指数在死亡组中分别为8.792±2.0、5.924±0.783、5.695±1.81和0.615±1.133,均大于各模型在生存组中的相应指数(分别为7.141±1.443、5.221±0.834、3.981±1.033和-0.148±0.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仅BCS-TIPS模型预后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预后指数的AUC依次为0.738,0.720,0.776,0.721和0.502,约登指数依次为0.370,0.410,0.439,0.473和0.051。结论Child-Pugh评分、Clichy PI、New Clichy PI和Rotterdam BCS index这4种模型能够区分我国BCS生死两种预后结果,其中又以New Clichy PI的预测价值最高,较适用于中国BCS患者,值得推广,另3种模型的预测价值相对较低,而BCS-TIPS模型不宜应用。同时我们仍需致力于自己的BCS预后模型。
张科徐浩祖茂衡魏宁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预后模型预后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