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32012013)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振文李开绵姚庆群陈松笔古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与淀粉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以华南系列的SC205、SC5、SC6、SC8和SC10五个木薯品种为材料,于采收后不同时间分析其块根生理变质程度、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支链淀粉比例和淀粉透明度等指标,探讨木薯生理变质与块根淀粉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生理变质对块根淀粉特性有明显影响,所有品种淀粉特性指标在采后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快的是SC205。对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支链淀粉分别与淀粉含量和淀粉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可见,生理变质可导致淀粉透明度的下降,影响淀粉的商品品质。
- 姚庆群张振文
- 关键词:木薯淀粉
- 木薯块根采后腐烂及贮藏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2年
- 木薯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用途广泛。由于其采后迅速发生腐烂质变而极大影响了木薯块根进一步推广运用。随着木薯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块根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不断地获得重大突破,笔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块根采后腐烂的机理及采后贮藏方法,总结木薯块根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研发快速、有效的处理技术,包括短波紫外线处理技术。
- 张振文李开绵
- 关键词:木薯块根采后腐烂采后生理
- 木薯块根采后贮藏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木薯是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是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的主要口粮。由于其采后易腐烂(2~3 d)导致木薯块根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木薯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块根采后生理的研究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对木薯块根采后贮藏的生理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和主要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木薯块根采后处理技术和木薯选育种提供参考。
- 张振文姚庆群陈松笔李开绵
- 关键词:木薯采后腐烂蛋白质组学
- 9个木薯品种酒精加工特性综合评价被引量:9
- 2014年
- 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居民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也是酒精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由于不同木薯品种其加工利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酒精加工过程的酒精产率。对9个木薯品种块根的淀粉和酒精加工特性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检测指标可以分为5个评价因子,根据F1和F22个因子将9个品种进行分类,且SC6、SC8和SC93个品种自成一类,并获得5个因子的评价得分,其中SC8在F2因子即淀粉加工特性因子中的得分最高,达到2.49,说明SC8的酒精加工特性主要受到块根淀粉加工特性影响,这为选育不同加工类型木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 张振文古碧
- 关键词:木薯酒精
- 近缘两个木薯品种块根蛋白质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栽培种华南9号(SC9)及其近缘野生种W14的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这两个品种块根的蛋白质差异情况,并对差异蛋白质的功能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主要有22个蛋白质出现较大的差异表达,其中16个为已知功能的蛋白质,可分为7类,包括信号传导、核酸代谢和碳与能量代谢等。其中,与碳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果胶酶,以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苹果酸合成酶在SC9块根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W14中的。进一步的RT-PCR定量分析发现PME3基因在SC9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W14中的。
- 张振文罗秀芹林立铭陈松笔
- 关键词:木薯块根野生种栽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