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437)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朱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企业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社会治理体系
  • 1篇社会组织
  • 1篇企业
  • 1篇网络
  • 1篇网络结构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型社会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篇朱晓红

传媒

  • 1篇学习论坛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社会企业:北京市构建节能型社会的创新机制被引量:7
2009年
社会企业游走于公益与营利之间,采用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益目标,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要素,是节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在节能减排领域,发达国家社会企业有着成功经验,而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还是空白领域。社会企业是北京市节能型社会建设的创新机制,实现节能型社会建设主体结构创新、资源动员形式的创新,以及节能与发展目标的创新性结合。北京市发展社会企业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制定相应促进策略,使北京市节能型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朱晓红
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组织节能型社会
浅析社会治理体系的网络结构及其过渡形式被引量:3
2008年
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结构是一种网络结构。类网络化结构是单一主体治理结构向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结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是通向网络结构的过渡形式。网络结构改变了官僚制的中心—边缘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框架,打破了组织的边界,社会治理主体之间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其主要特色。网络结构内部权力关系、法律关系被新生的伦理关系融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结构关系。
朱晓红
关键词:社会治理网络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