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335)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贺荣芳甘润良谢黎明唐运莲赵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恶性
  • 3篇恶性淋巴瘤
  • 3篇EB病毒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免疫组化
  • 2篇E2F1
  • 2篇LMP-1
  • 2篇PLK1
  • 1篇原位
  • 1篇原位分子杂交
  • 1篇增殖
  • 1篇人乳
  • 1篇人乳腺癌
  • 1篇人乳腺癌细胞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 2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贺荣芳
  • 5篇谢黎明
  • 5篇甘润良
  • 4篇唐运莲
  • 4篇赵强
  • 3篇张小丽
  • 3篇龚邵新
  • 2篇罗春艳
  • 2篇阳帅
  • 2篇张杨
  • 2篇王婧
  • 1篇谭美英
  • 1篇彭金昀
  • 1篇文龙
  • 1篇汤石林
  • 1篇罗招阳
  • 1篇谢晓利
  • 1篇彭娟
  • 1篇胡义燕
  • 1篇何洁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EBV相关胃癌临床及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癌细胞中存在EB病毒的胃癌被称为EBV相关胃癌(EBVaGC),约占全部胃癌的9%,男性居多,好发于近侧胃,以弥漫型为主,分为三种组织学亚型:淋巴上皮瘤样癌、克隆氏病样淋巴反应性癌和普通型腺癌。大量的CD3+和CD8+TILs以及成熟的CD83+树突状细胞的存在是EBVaGC的局部免疫特征。EBVaGC属于EBV潜伏I型,表达的病毒潜伏期基因有EBNA1、EBERs、LMP2A和BARTs。此外,EBVaGC也显示出一些特殊的分子异常,其中主要的是整体的和非随机的癌症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如P16、P73和E-cadherin,通常这些基因的表达下调。
谭美英甘润良
关键词:EBVEBV相关胃癌DNA甲基化
EB病毒诱发淋巴瘤中LMP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一种病毒癌蛋白,可能在淋巴瘤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了解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诱发淋巴瘤细胞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LMP-1、LMP-2A及LMP-2B)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MP-1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EBV诱发淋巴瘤的动物模型获得诱发淋巴瘤,检测LMP-1、LMP-2A、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及正常人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255.7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2A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7.74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30.63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上调。结论:在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发生过程中LMP可能起重要作用。
罗春艳贺荣芳唐运莲甘润良
关键词:EB病毒LMP-1
B细胞淋巴瘤中E2F1、BIRC5、PLK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E2F1、BIRC5、PLK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B细胞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E2F1、BIRC5、PLK1的表达差异。结果 B细胞淋巴瘤中E2F1、BIRC5、PLK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组(P<0.05),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年龄、发生部位无关(P>0.05)。E2F1、PLK1蛋白表达与组织学亚型及恶性程度相关(P<0.05),BIRC5表达与此二者无关(P>0.05)。E2F1在男性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女性患者(P<0.01),BIRC5、PLK1蛋白在不同性别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E2F1、BIRC5、PLK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E2F1、BIRC5、PLK1对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贺荣芳谢黎明赵强胡义燕龚邵新阳帅张小丽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E2F1PLK1免疫组织化学
肝X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XRs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采用LXR激动剂T0901317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rdU标记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LXRα和LXRβ在乳腺正常组织基本不表达,但LXRα在不同乳腺癌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增高(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尤为明显;LXRβ在不同乳腺癌病变中不表达。②T0901317(10μM)处理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LXR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激活LXRα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涂光辉汤石林谢黎明贺蓉芳曹武罗招阳
关键词:乳腺癌肝X受体细胞增殖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7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8例,霍奇金淋巴瘤(HD)19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结果:108例NHL(包括鼻腔及鼻咽、胃、表浅淋巴结部位),EBER检测46例阳性,阳性率为42.6%。鼻腔/鼻咽NHL的EBER阳性率为58.3%(35/60),其中NK/T细胞淋巴瘤29例,EBER阳性19例,阳性率为65.5%(19/29);B细胞淋巴瘤31例,EBER阳性16例,阳性率为51.6%(16/31)。胃部NHL的EBER阳性率为30.0%(9/30),其中B细胞淋巴瘤28例,EBER阳性9例,阳性率为32.1%(9/28);T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EBER阴性。表浅淋巴结NHL18例,EBER阳性2例,阳性率为11.1%(2/18);表浅淋巴结HD19例,EBER阳性5例,阳性率为26.3%(5/19)。结论:本组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42.6%)略高于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2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腔及鼻咽NHL的EBV感染阳性率(58.3%)高于胃NHL(30.0%)和表浅淋巴结NHL(11.1%)(P<0.05)。研究提示各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均有密切关系,且存在部位依赖性。
彭金昀唐运莲何洁张杨彭娟贺荣芳甘润良
关键词:淋巴瘤EB病毒EBER原位分子杂交
miR-23a与RUNX1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miR-23a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检测miR-23a与RUNX1基因3′UTR区结合情况。收集150例恶性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手术标本,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miR-23a、RUNX1的表达。结果:RUNX1是miR-23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miR-23a在150例恶性淋巴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6.7%,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30.0%,P<0.01),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RUNX1蛋白在150例恶性淋巴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4.7%,显著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53.3%,P<0.01),且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恶性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3a与RUNX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RUNX1是miR-23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miR-23a的高表达和RUNX1蛋白低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贺荣芳赵强王婧谢黎明张小丽龚邵新
关键词:MIRNA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中E2F1与BIRC5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E2F1、BIRC5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恶性淋巴瘤及15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E2F1、BIRC5蛋白的表达。结果恶性淋巴瘤中E2F1、BIRC5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组中的表达(P<0.05)。E2F1、BIRC5蛋白在侵袭性及高侵袭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惰性淋巴瘤中的表达(P<0.01),而两者在侵袭性与高侵袭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2F1、BIRC5蛋白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中的表达(P<0.01)。此外,经统计学分析,E2F1、BIRC5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2F1与BIRC5蛋白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2F1和BIRC5的高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贺荣芳谢黎明赵强王婧王艳文龙甘润良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E2F1免疫组化
Survivin与PLK1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对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表达的研究,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探讨Survivin、PLK1与T细胞淋巴瘤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T细胞淋巴瘤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Survivin、PLK1的表达。结果 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PLK1蛋白在不同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T细胞淋巴瘤中Survivin、PLK1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Survivin、PLK1蛋白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PLK1在T细胞淋巴瘤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与临床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发生部位无关。两者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和PLK1的高表达可能是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贺荣芳赵强谢黎明龚邵新胡义艳张小丽阳帅唐运莲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SURVIVINPLK1免疫组化
EB病毒转化淋巴母细胞LMP-1,LMP-2A及LMP-2B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EB病毒转化淋巴母细胞LMP-1,LMP-2A,LMP-2B基因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并比较同一献血员来源的正常人淋巴细胞与EBV转化淋巴母细胞前后LMP基因(LMP-1、LMP-2A、LMP-2B)的表达改变。采用Western bolt检测LMP-1蛋白表达。结果 LMP-1、LMP-2A、LMP-2B基因在转化淋巴母细胞比在正常人淋巴细胞的表达分别上调863倍、1 763倍、90 078倍。Western bolt检测LMP-1蛋白在转化淋巴母细胞中的表达比正常人淋巴细胞明显增强。结论在EBV转化淋巴母细胞过程中LMP-1、LMP-2A和LMP-2B表达均上调。
罗春艳谢晓利张杨王湘屏贺荣芳唐运莲甘润良
关键词:EB病毒LMP-1
共1页<1>
聚类工具0